【世界精神健康日】關注港人精神健康 Mind Hong Kong推出「#口罩日常」活動 以短片、援助計劃鼓勵大眾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下,香港人經歷了各種負面情緒,長期感到身心俱疲、情緒不安,精神健康受到莫大影響。有醫生更指出,持續應付長期困難、面對重大事件或會令人受情緒困擾,甚至演變成精神病,需要加倍關注[1] 。 而10月10日為世界精神健康日,Mind Hong Kong(下稱Mind HK)推出了「#口罩日常」 計劃(#BehindTheMask),希望能提高大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並鼓勵港人在有需要時分享心情,尋求適當的精神健康協助。

Read more

好去處:回到爸媽童年時 分享美好1980s

【明報專訊】不少爸媽都成長於1980年代,那時候的香港繁榮安定,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好時間。有沒有想過和孩子分享昔日的精彩時刻?近日有推動家庭關係的團體舉辦「80年代的日與夜」親子導賞美食團,帶爸媽及子女時光倒流,重回上世紀80年代,讓小孩認識父母的成長經歷,加深親子間的認識。

Read more

【虛擬銀行】高息吸客 香港第6家虛銀螞蟻銀行開業

【明報專訊】臨近第三季末,本港再有第六家虛擬銀行開業。螞蟻集團旗下螞蟻銀行(香港)昨宣布正式投入服務,該行亦選擇以高息招徠吸客,推出「存款寶」活期存款服務,首2萬元或以下存款可獲年利率2.5厘,即一年可賺息最多500元。該行又稱,將與支付寶香港(AlipayHK)合作,逾200萬名用戶可透過小程式進行遙距開戶。

Read more

百年巴士線遊車河 7號城巴 穿梭香港前世今生

疫情限制外遊,但香港人還是幸福的,小城交通便利,隨意跳上一輛巴士,靜享窗外流轉風光,興之所至,下車漫步,已是一趟趣味十足的旅程。新系列「搭通香港」,精選不同公共交通路線,跟大家一起發掘香港各區的歷史建築、自然風光、食玩買景點。打頭陣是港島歷史最悠久的巴士線——城巴7號。這條「人瑞級」巴士線,年資可從1910年代尾算起,歷經香港仔街坊汽車公司、中巴、城巴3朝營運,見證香港重光、經濟起飛、主權移交等大時代。從港島心臟中環登上7號巴士,沿途可細味西營盤、摩星嶺、薄扶林、香港仔的百年風霜。

Read more

網上展覽睇非遺藝術品 認識吹糖、麵塑、紮作、長衫工藝

嶺南大學和香港藝術學院合作,早前於銅鑼灣舉辦的第二屆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周年展覽,展出6大非遺項目課程導師與學生的作品。實體展覽結束後再搬到網上,推出「非遺教育數碼畫廊」,讓疫情期間未能到訪的市民在網上欣賞。

Read more

體驗日系和服着裝、做一日武士 解日本旅行癮 和服小道具營造飽滿感

到京都旅遊,租著和服是不少旅客的指定動作,原來在香港也可以親身體驗。由和服愛好者Iris於2008年開設的「月夜和裝」,由婚嫁使用的「白無垢」、色打掛/紗打掛,到日常穿著的小紋、浴衣等一應俱全。顧客可按場合需要,先在網上諮詢適合穿著的和裝種類,然後再到工作室試穿或預約外出著裝(註:疫情期間,不接待未經預約的顧客)。

Read more

【有片】50年老店紮作傳人堅持手紮燈籠最愛楊桃燈籠載父子回憶

中秋傳統燈籠買少見少。開業57年的老字號紙紮店「寶華扎作」第二代傳人歐陽秉志表示,傳統燈籠一般是用竹紮的楊桃及玉兔,用蠟燭點亮燈籠,不像現今的燈籠都用電燈。可惜本地傳統燈籠紮作行業式微,面對大量從內地入口的燈籠,歐陽秉志堅持人手做的傳統燈籠獨一無二,與外面一式一樣的燈籠相比,傳統燈籠更有溫度。

Read more

10展品打入健力士紀錄 鑽石結他閃爆博物館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語,刻劃出鑽石在人們心目中高貴永恆的形象,不過也正因為價格高昂,一般人總覺鑽石高不可攀,沒有太大心思細賞和琢磨鑽石之美。然而在去年開幕的Amazing Museum,其展品有鑲滿鑽石的電結他,全黃金打造並綴以鑽石的小黃鴨,甚至有以黃金與鑽石鍛造的馬桶;琳琅滿目的鑽石展品,盡是在生活物品中取材,無疑拉近了平常人與鑽石之間的距離。

Read more

【中秋禮品推介】小董中醫博士:關節與氣血失調息息相關(限時優惠)

根據2017年衞生署長者健康中心的統計, 在4 , 5 0 0 多名的 6 5 歲以上的社區長者中, 1 0 . 1 %曾於半年內至少跌倒過一次,曾跌倒的長者中,有10.2%因而骨折。長者跌倒可以導致嚴重的後果,影響長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及生活質素。

Read more

可口可樂期間限定店 走進130年品牌時光隧道 展出經典搖搖、聯乘汽水杯

避疫留家留到悶?趁第3波疫情漸漸紓緩,也想出外看看展覽、打打卡。荃灣南豐紗廠最近開了可口可樂期間限定店,市民可免費欣賞過千件可樂收藏品之餘,亦可以即場付費自拍後將相片印製於可樂瓶的招紙上,製作出自家專屬可樂;部分收益會撥捐予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家庭,消閒之餘又可做善事,一舉兩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