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限定!K11設藝術互動體驗店 鍛煉Digital Muscles 健身操fit手指練眼力
【明報專訊】手機之於現代人,大抵是cyberpunk裏生化人的義肢。手機成了身體的延伸,互聯網就是我們的命脈。科技新知一浪接一浪,既然我們無法抵禦這股潮流,不如好好鍛煉digital muscles,適應更快節奏的科技世界。本地藝術組合大腦出租Brainrental便將各種健身器材,變成鍛煉手指與眼睛的設備,帶來健身「新常態」。
步入Digital Fitness藝術互動體驗店,迎接觀眾的是一幅巨型黑白手繪風壁畫,描繪各人健身的情景,當中那個肌肉「爆棚」的巨型手掌主角Jimmy,就是藝術組合Brainrental特別設計,「指導」觀眾健身的私人教練。現代人碌「芒」成習慣,Jimmy壯實的拇指就是大家「健身」的「終極目標」。
跑步機畫滿meme 邊跑邊練眼
「來到K11 art space,看見場地這堵落地玻璃窗,我們馬上聯想到灣仔地鐵站往入境處的那條行人天橋。一旁的大廈有很多健身中心,健身人士與行人透過玻璃窗互相觀察,這種『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微妙關係很有趣。」Brainrental 3名成員突發奇想,假若把體驗店變成健身房會怎樣呢?經過1年時間策劃與準備,便成了今天的「數碼健身房」。
Brainrental是由Chu、Kevin、Roger 3人在2012年創立的工作室。他們常以大都會荒誕面為靈感,設計不同類型的創作和實驗,由平面插畫到立體裝置把概念實體化,加以幽默反諷,呈現給大眾討論和感受,最新創作Digital Fitness也是一樣。穿過第一道門,大家可能已迫不及待要舒展筋骨。Brainrental設計的第一個鍛煉,是針對手部肌肉:手指做gym,讓你打字靈活,打機也更得心應手。藝術家模仿用拇指與食指放大手機熒幕的動作,把原本鍛煉胸部肌肉的chest press變成鍛煉拇指和食指的zoom press;食指與中指則練習swipe up的動作;還有像彈鋼琴般練習手指點擊力度的訓練,或能令大家打字更靈活。看着這些幽默的設計,令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早在2009年,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發表的研究指出,人每天要接收約34GB信息,大量數據令人腦不勝負荷。12年後的今天,相信這個數據更是有增無減。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不勝枚舉,我們時刻被目不暇給的信息轟炸,眼睛和腦袋也一樣需要「訓練」。Brainrental便創作了「眼睛訓練機」Feedmill,內置感應器,當你望着畫滿網絡迷因(meme)的跑步機履帶時,跑步機速度會加快。看得久覺得眼花?我們平時碌「芒」不是也差不多嗎?或者現代人早已習慣,視之為正常。
籠內窺視 大數據下「赤裸」生活
大家在場內邊訓練手部肌肉和眼球邊拍照打卡,最後會來到命名為Data Cage(數據籠)的展品。踏入用銀色太空棉砌成的圓形舞台,眼前12個熒幕讓人一覽無遺體驗店內各人的舉動。原來體驗店內早已佈下天羅地網,在各個展品裝上微型攝錄機:你上一秒還在「健身」,下一秒則在黑暗的環境中,以上帝視角窺視着不知情的人們。進入大數據時代,我們在網上甚或現實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均被記錄在案:今日瀏覽了什麽網頁、聽了什麼歌,甚至手機中的GPS每分每秒都在記錄行蹤。網絡或者讓我們有隱身的錯覺,但在科技巨企面前,我們卻近乎赤裸。繞到Data Cage後方,才發現圓形舞台的外形原來是一隻「眼球」,凝視着玻璃窗外的行人。
Kevin說,這次藝術體驗的參觀路線亦有特別含義,「大家首先用觀察者的身分看壁畫裏的人健身,再用被觀察者的角色與展品互動。對於玻璃窗外的行人而言,觀眾亦是展品的一部分,而到最後,觀眾又會在Data Cage變回觀察者」。Brainrental幽默趣怪的展品除了給人打卡,也令參觀者在當中不斷變換身分角色,讓大家思考:在凡事皆可數據化的年代我們還有私隱嗎?我們又應該如何自處?
Digital Fitness藝術互動體驗店
日期:即日至5月9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10:00
地點:尖沙嘴河內道18號K11 Art Mall地下中庭及地庫2樓chi K11藝術空間
查詢詳情:bit.ly/2OUdbpc
備註:免費入場
文:沈晴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