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音樂會|爵士鋼琴家為漁歌重新編曲 跨樂種具挑戰但好玩
【明報專訊】「唉誒親乎啊我爹啦,爹啦佢山外攞魚唉……」昔日漁民在船上和岸邊嘆唱水上人的捕魚生活,頌揚父母的辛勞。獨特的漁歌依靠口耳相傳一代接一代,漸隨漁業沒落,那裊裊餘音已難以聽見。受香港藝術發展局邀請,爵士鋼琴家張貝芝(Joyce)正在策劃漁歌文化主題的爵士音樂會《創》。即使Joyce試過各類型的跨樂種合作,她為漁歌重新編曲時也不禁叫喊:「超難,哈哈!」爽朗笑聲之下,她表示接受挑戰。
藝發局黃竹坑新址去年7月啟用,繼開幕展覽《南區旁注》後,今年陸續推出演出節目,《創》是其中之一。Joyce將會聯同歌唱家張國穎(Margaret)、歐陽豐彥(Freddy)、爵士樂鼓手陳衍光和低音結他手曾浩威一同表演。與Margaret和Freddy開會時,他們回想起小時候學習音樂的經歷,例如Joyce每晚臨睡前,她的公公都會唱歌哄她入睡,那是她最初對音樂的認知;Margaret媽媽就每天要她學一首歌,然後在睡前唱一次。他們認為這種接觸音樂的途徑與漁歌傳播、流傳的方式相似,因此他們決定表演除了講香港仔和漁歌文化,也將生活回憶片段與觀眾分享。音樂會一共演出8首歌,包括兩首漁歌《嘆生禮嘆阿爹》和《攞魚歌》。Joyce在編曲時已覺得很好玩,笑言想像不到年輕人會怎樣演繹《攞魚歌》。
同具「變奏」精神
Joyce自小學習古典音樂,後來到美國及西班牙研習現代作曲及爵士演出,對漁歌可謂毫無認識,她說《創》是其中一個最具考驗的音樂會。漁歌光靠口頭流傳於水上人家,沒有紙筆或樂譜記載,也沒有樂器伴奏,沒有固定的歌詞,唱的內容時不時重複,再加上拍子不穩定,音域窄到只得一個八度音階,與平常人學音樂接觸到的範疇截然不同。如何在有限材料內,炮製出兼具漁歌及自己拿手的爵士樂風味,Joyce花了很多心思拿揑兩者之間的平衡。「某些音我要轉一轉,令到那首歌有起伏,亦都可能要將它的拍子改變,令它有格式,即是別人會跟到,分到這個是A段,這個是B段。還有一樣東西好得意的就是會有鄉音在裏面。」她希望重新編曲後,除了融入她的音樂元素,觀眾也能清楚聽得出漁歌表達的情緒,留心歌詞,而不是轉移過多注意力在音樂之上。與此同時,正因為漁歌的不規律,Joyce發現了漁歌和爵士音樂的共通點。漁歌經口耳相傳,多年來一直都有變化,漁民亦會因應心情或天氣,改變漁歌歌詞和節奏,恰好就如爵士即興彈奏的狀態。兩個原以為差天共地的音樂類型,背後的精神也可以很類近。
「我是一個不甘於寂寞的人,即是如果要我練死同一個genre(類型),或者同一首歌的話我應該一早放棄了。」Joyce很享受每一次的跨界音樂合作,縱然與新的音樂人合作,或做新的表演,對她來說都是挑戰,但她已經預視到完成演出後的滿足,包括見證自己和音樂家成長,並讓大家看見音樂會隨着時代變遷,或不同人去玩而有不一樣的演繹,「要觀眾get(理解)到Jazz這件事可能沒那麼快,但是至少你知道這是一個開始。我想觀眾看完這個表演會有heartwarming(暖心)的感覺」。
相關閲讀:知多啲:學聽爵士樂|Jazz曲風多元 從人氣新生代歌手作品入手
《創》
日期及時間:1月27日晚上8:00至10:00
1月28日下午5:00至7:00、晚上8:00至10:00
地點:香港藝術發展局展藝館(黃竹坑業勤街39號地下高層)
門票:$200
文:何詩韻
[開眼 藝述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