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縐大師Issey Miyake三宅一生逝世】回顧日本殿堂級時裝設計師Issey Miyake國際時尚設計路 以一塊布為起點 開創立體褶縐美學
【明報專訊】日本殿堂級時裝設計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8月初因肝癌逝世,終年84歲。作為第一代進軍國際的日本時裝設計師之一,其名字在時尚界無人不曉,尤其對於較年長的時尚愛好者而言,Issey Miyake的不朽設計成就以外,更代表着一個對時裝有意涵、前瞻及開創的年代,哀悼大師,同時也懷念着時尚仍滿有知性的那些年。
日本時裝設計師今日在世界時尚舞台能佔上一席之位,實有賴一班前人奠定的發展基石,三宅一生就是其中一位建基者。早在1970至1980年代,與其他殿堂級日本設計師如高田賢三、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一樣,三宅一生勇闖原本只有歐洲設計師獨領風騷的巴黎時尚界,這群日本設計師各擅勝場,共通點卻是設計上總帶有一種引人入勝的日式風尚和意涵,能以此遠征歐洲市場,實在殊不簡單。那回顧他一生的經歷和設計時,究竟會發現怎麼樣的特質?
勇闖巴黎時尚界
三宅一生1938年在日本廣島出生,經歷過二戰的原子彈爆炸,他的成長同時也經歷戰後1950年代的日本經濟騰飛。他對時尚的興趣始於姊姊的時裝雜誌,曾就讀東京多摩美術大學(Tama Art University)並主修平面設計。1964年畢業後,三宅一生參加了東京的文化服裝學院(Bunka Fashion College)舉辦的時裝設計比賽卻無功而還,繼而前往法國入讀巴黎時裝工會學校(lÉcole de la Chambre Syndicale de la Couture Parisienne),學習裁縫和製衣。求學期間他曾於Guy Laroche和Givenchy當實習學徒,一如很多日本設計師在外求學,明白在知名品牌實習汲取經驗,往往更勝學校所學。1969年三宅一生由巴黎遷往紐約,於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學習英語,同時亦為設計師Geoffrey Beene工作,在外打拼多年擷取充足養分後,他於1970年回老家日本,並創辦了三宅設計工作室(Miyake Design Studio)。
具平面設計背景的他,首個系列以日本刺青圖案為靈感,製作上亦加入一種名為Sashiko的日本傳統縫紉技術。系列的樣品被他一名紐約朋友引進到美國時尚雜誌Vogue及大型百貨公司Bloomingdale’s,結果備受推崇,百貨公司還為此特設專櫃,從此其設計生涯正式衝出日本,邁向國際時尚舞台。1973年三宅一生受邀前往巴黎與Sonia Rykiel和Thierry Mugler等年輕設計師一起參加群展。兩年後,他在巴黎開了首家精品店,後來更成為法國prêt-à-porter組織的正式成員,自始品牌一直參與巴黎時裝周。
品牌DNA:褶縐 賦予衣服起伏輪廓
充滿詩意的印花圖案確實是Issey Miyake其中一個設計特色,但讓三宅一生進身神級地位的,卻有另一更重要的品牌DNA。他在2016年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訪問時表示:「我所有的工作都源於最簡單的想法,回到最初的文明:用一塊布做衣服。這是我的試金石。」三宅一生視創作如實驗般考究,其概念源於A piece of cloth(簡稱A-POC,這亦是Issey Miyake其中一個支線品牌的名字),衣服就是簡單以一塊布為起點。傳統洋裝以剪裁展現身體輪廓,他卻以寬大的結構去模糊廓形,亦以最少的細節去挑戰西方服裝構造的常規,例如衣服的4個洞口好像可以穿在胳膊或脖子,形成非常前衛而具雕塑效果的廓形。
他與品牌的紡織總監皆川魔鬼子早在1970年已惺惺相惜,並共同創造膾炙人口的品牌DNA——褶縐。1993年,他們和日本紡織廠一起推出了Issey Miyake在商業上最成功的系列——Pleats Please。傳統上,在裁剪服裝之前,褶縐會被永久壓制,但他們卻反其道而行。他們先剪裁併組一件兩倍半到三倍大於正常尺寸的衣服,然後將之摺疊、熨燙和縫合,使褶縐的線條保持在原位,最後把衣服放在壓機中將褶縐永久固定。這個方法有如將織物雕刻,褶縐提供的伸縮和彈性,賦予衣服起伏的輪廓和變化多端的質感,穿起來亦顯得特別靈動飄逸。
將日式風尚引入西方
三宅一生多年來努力不懈地開發研究物料和剪裁,將日式風尚引入西方時尚世界,他曾言道:「我意識到我的劣勢,就是缺乏西方傳統背景,但這也是我的優勢,我擺脫了西方傳統或慣例……缺乏西方傳統正是我創造當代和普遍時尚的所需。」其充滿意涵的設計理念不但改寫了時尚史,亦影響往後多輩的日本設計師。他自1999年退休後致力推廣設計和美藝文化,例如於2004年成立了三宅一生基金會,並運營21_21 Design Sight(一個博物館式設計研究中心),組織展覽和活動並出版文學作品。而Issey Miyake及其各支線品牌均由年輕的日本設計師接手,在三宅一生指導下,他們不但傳承其理念,而且不斷推陳出新,例如Issey Miyake女裝設計師近藤悟史(Satoshi Kondo)就有青出於藍之勢,2020春夏系列的時裝騷將如夢幻般的褶皺長裙從天而降,直接套在只穿上內衣的模特兒身上,這美麗一幕至今依然歷歷在目。2022秋冬系列亦將褶皺與紮染(Shiborizome)和手繪染色(Hikizome)融合,秉承品牌以至日本的美藝精髓,大師九泉之下定必感懷安慰。
說起Issey Miyake與香港的關係,令人想起三宅一生對Women’s Wear Daily的記者Dana Wood所說的話:「1980年代,日本時裝設計師帶來了一種新的創意;他們帶來了歐洲沒有的東西。有一點震撼效果,但它可能幫助歐洲人喚醒一種新的價值觀。」而這種震撼效果同樣來到香港。1980年代正值香港經濟騰飛,人們開始對時尚趨之若鶩,歐美品牌的強勢進駐,以及那種突顯優越又奢華的風格當然得到垂青,卻也有脫俗的一群渴望更知性的選擇,而Issey Miyake所提供的,正是一種要以感性直觀來領悟的品味。1980年代香港的吸引之處,莫過於由思想開放而又不凡的人、事、物互相激盪而成。多年後的今天,香港沒有發展出一套獨有的品味,也再難看見有人會穿上一條Issey Miyake飄逸的褶皺裙裝走在街頭。難怪三宅一生的離世,也令人連帶懷念香港過去的美好,和對這裏有過的憧憬。
文:溫兆明
編輯:陳淑安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