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新手攻略】本港野生雀鳥逾550種 最佳觀鳥季9月至翌年5月 香港島邂逅「極度瀕危」小葵花鳳頭鸚鵡

【明報專訊】在郊外,你總會看見觀鳥者背着大袋裝備,再配上那支「長炮」相機在山林間游走。這一身「重裝備」, 讓不少人把觀鳥聯想到「辛苦」兩字, 嚇退了觀鳥興致。

觀鳥達人余暢恒說:「觀鳥並不是很難,只要肯花時間、肯落街,每個人都做得到!」甚至毋須走到郊外,市區附近也有不少雀鳥等你發掘,常見如麻雀也有其可愛之處,眼耳兼用更可找到極度瀕危的小葵花鳳頭鸚鵡。學懂觀鳥新手攻略,你和我也可以做個輕鬆觀鳥達人。

夜鷺–有企鵝站在樹上?雖然牠們的外形與企鵝有幾分相似,但別誤會了,牠們是會飛的夜鷺。這種中型鷺鳥愛吃魚,常在水邊出沒,訪問當天就有一群夜鷺聚集在九龍公園水池旁的大樹上。(黃志東攝)
小葵花鳳頭鸚鵡–屬「極度瀕危」物種的小葵花鳳頭鸚鵡,全身白色,頭上有醒目的黃色羽冠。牠們主要棲息於香港島,記者在龍虎山遇見牠們成群出沒,叫聲嘈吵,令樹林變得好不熱鬧。(黃志東攝)
鵲鴝–鵲鴝俗名「豬屎喳」,是常見城市鳥類。雄鳥羽毛黑白色,雌鳥灰白色,叫聲響亮、變化多端,時而發出「喳」的低沉聲音。圖中是雌性鵲鴝,攝於九龍公園噴水池。(黃志東攝)
長尾縫葉鶯–長尾縫葉鶯是「巧手」裁縫,會以喙為針,蜘蛛絲或植物纖維為線,將葉子縫合,再在內裏築巢。想尋找嬌小玲瓏的牠們,可以認住牠頭頂的橙色羽毛及平板而高音叫聲!圖攝於龍虎山。(黃志東攝)
龍虎山的髮冠卷尾(左)和栗耳鳳鶥(中),以及九龍公園的黑領椋鳥(右) 。(黃志東攝)
杜振南(黃志東攝)
余暢恒(黃志東攝)

9月至翌年5月 香港最佳觀鳥季

香港「麻雀雖小」,但錄得的野生雀鳥逾550種,其中大多數的是春、秋季過境遷徙鳥和冬候鳥,後者顧名思義是秋季飛到香港過冬,到了春季(3至5月)就會離開;而較少數的是全年可見的留鳥。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高級主任杜振南(Hugo)指,9月至翌年5月是香港最佳的觀鳥季節。去戶外活動,一般都會等待天晴才起行,但Hugo表示觀鳥不一定要好天氣,只要不是大雨,也適合觀鳥,「有時毛毛雨和陰天反而會幸運遇上候鳥,因為候鳥會等待好天氣才繼續遷徙」。


相關閲讀:觀鳥入門丨春夏限定!濕地公園常見雀鳥你認得幾多隻?邊隻品種有粉紅色長腿?


麻雀沙堆洗澡 躲排水渠休息

米埔、大埔滘等是觀鳥熱點,但山長水遠,難免令人動力大減。「時常有錯覺認為觀鳥要帶很多裝備、去很遠的地方,但其實我們都忽略了身邊的社區內有多種城市雀鳥。」香港觀鳥會助理教育經理余暢恒(Arthur)說。不少雀鳥在石屎森林中老是出現,但大家對牠們的了解又有多少?例如,雖然麻雀(樹麻雀)是大街小巷的常客,但可知道牠們有獨特的洗澡方法?「麻雀洗澡不是用水,而是用沙,好像在沙堆玩耍一樣」;另外,嬌小的牠們「有時會躲在護土牆的排水渠休息,拍照很有趣」。他表示,只要多加留意,既能了解雀鳥的生活習性,也可發現有趣的打卡位。

夜鷺貌似企鵝 愛水邊覓食

再走遠一點,市區的大型公園也是觀鳥好地方。Arthur推介,觀鳥新手不妨到四通八達的九龍公園探索,「九龍公園裏有多種不同植物,這個綠化地帶很適宜雀鳥居住」。除了留意正在開花或結果的樹木,有沒有鳥兒在上面覓食,也可在水源附近尋找雀鳥蹤影。Arthur和記者就在九龍公園的噴水池旁邊看見一隻鵲鴝「玩水」,亦在水池附近看見一群驟眼看似企鵝的鳥類,「那些是夜鷺,牠們會吃魚,因此常在水邊出沒,如池塘、碼頭等」,牠們的頭頂及背部為藍黑色,與翅膀和腹部的灰白色對比鮮明,因此會讓人誤以為是企鵝!

Arthur指出,在市區觀鳥其中一個優勢是城市雀鳥比較不怕人類,有時會在路人面前「企定定」,觀鳥人士可細心觀察,甚至用手機替牠們拍照,例如有一群黑領椋鳥在草地上與麻雀搶食,即使近距離拍照也可以。在這個城市綠洲走一圈,可以「捕捉」到多種城市雀鳥,幸運的話更可遇上較罕見的鳥類。如全身亮綠色的亞歷山大鸚鵡,牠的特徵是紅領、紅肩和黃色眼圈,在高高的樹上也十分顯眼,牠們常見於九龍公園。

小葵花鳳頭鸚鵡「極危」 全球僅2000隻

在九龍可以看見亞歷山大鸚鵡,渡過海港就有機會遇到小葵花鳳頭鸚鵡。這種鸚鵡全身白色,頭上有黃色羽冠,牠們喜歡群居和在樹洞中築巢,叫聲嘈吵。Hugo說,牠們是從外地引入的品種,原生於印尼;屬「極度瀕危」物種,全球只剩下約2000隻,在香港約有200隻,主要棲於香港島,可以在香港公園、香港動植物公園及龍虎山等地方找到牠們的蹤影。


相關閲讀:鳥語知多少?知唔知咩雀叫聲係「咕姑固」?漁護署、觀鳥會拍片教你憑聲識鳥(附12種雀鳥叫聲任你聽)


長尾縫葉鶯「巧喙」築巢

龍虎山毗鄰香港大學,交通便利,Hugo帶記者登山,沿途不但看見鸚鵡,還有多種不同雀鳥!由於龍虎山上的鳥類多屬體型較小又活躍的林鳥,Hugo教授觀賞技巧,「觀察林鳥很少只集中注意一棵樹,我們會將眼前所見的景觀當作是看電影的大銀幕,如銀幕中有黑影飛過或樹葉不正常地擺動,就用肉眼鎖定該位置,然後快速把望遠鏡放在眼睛上面,再對焦觀察,如果鳥兒不斷移動,可不斷重複以上動作」。

細聽鳥鳴也很重要,例如聽到沙啞嘈吵的「啞啞」叫聲就知道是小葵花鳳頭鸚鵡。另外,Hugo指長尾縫葉鶯的叫聲也容易辨認,牠們會發出很響亮的「超超超」叫聲,有規律而沒有起伏。牠們是常見留鳥,比麻雀細小,頭頂有橙色羽毛,背部至尾部橄欖綠色,「雌鳥和未成鳥尾部較短,而雄鳥的尾巴長度與身體差不多1比1,所以叫『長尾』」。英文名是Common Tailorbird,名副其實是個小裁縫,「牠們會以尖細的喙作針,以蜘蛛絲及植物纖維等將大片的葉子縫合,形成杯狀再在裏面築巢」。

觀鳥要細心看和聽,也要「眈天望地」。有些雀鳥愛在溪澗旁、草地上覓食,當然也不少在枝椏間休息,例如Hugo向記者指示,有「法官」在高高枯枝上鳥瞰樹林。原來是髮冠卷尾,牠是香港能看見的3種卷尾之一,身披亮黑羽毛,頭頂幾條幼長羽毛就是其「髮冠」;尾部闊大、沒有開叉,末端微微翹起。牠們是冬候鳥(部分留鳥),因此在冬天常見。

候鳥混入留鳥 避免落單

有的鳥獨來獨往,也有的愛成群結黨。當看到一群鳥在樹上,細心觀察,有時在一群常見留鳥中,或混入候鳥。Hugo解釋,因候鳥人生路不熟,「與留鳥一起飛,像搭順風車,人多勢眾就不怕落單」。有些時候,樹葉把細小的鳥遮掩了,仔細一看或有意外收穫,Hugo就發現一群體型有如麻雀的栗耳鳳鶥在鴨腳木上開餐,「牠們跟相思(暗綠繡眼鳥)有點相似,差點錯過」!「栗耳」是指其臉頰呈栗子色,其領圈帶有白色斑點,有灰色冠羽。牠們是冬候鳥,愛成群於樹林中層至樹冠活動。

「初學者毋須追求品種和數量」,Hugo說,單純享受觀鳥過程就能令人心曠神怡,也會留意到以往忽略了的事物,「 我(在龍虎山)觀鳥這麼久,今天突然發現,山上的樹木很美很綠,平時不覺得這麼綠油油」。●

文:李欣敏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裝備篇:初哥輕裝上陣   手機拍攝兼導賞

觀鳥裝備–不論陰晴,只要身穿迷彩服裝,一手執圖鑑,一手拿望遠鏡,就可出發去觀鳥。(黃志東攝)
觀鳥天書–左起:《香港觀鳥全圖鑑》1、2冊及《香港及華南鳥類野外手冊》(新版),涵蓋多種鳥類資料,均是實用的觀鳥工具書。(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觀鳥要什麼裝備?望遠鏡、「長炮」(專業級的超遠攝鏡頭)相機是必備嗎?衣著又有什麼要注意?觀鳥達人教路,新手只要拿起智能手機便能起行,發掘觀鳥樂趣後再慢慢upgrade!

衣著忌鮮艷

Hugo表示,鳥類視覺靈敏,因此衣著可選擇不鮮艷的顏色,選如大地色和迷彩,能融入大自然;陰天觀鳥,可穿有帽風衣或戴帽遮擋微雨。

望遠鏡8至10倍雙筒為佳

「初學者用肉眼也可以,若想仔細觀察或深造,就需用到好質量的望遠鏡,坊間一般售價為1000元以上。」Hugo說,選擇時可留意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和鏡筒的最大直徑。放大倍率為8倍至10倍的雙筒望遠鏡為佳,再大的放大倍率容易震動及難以追蹤目標;直徑愈大,蒐集的光愈大,視野更加明亮。

手提電話

.近距離拍攝記錄

Arthur指,高質素相機價錢昂貴,又大又重,操作也較複雜,建議新手可用智能手機先拍照記錄,增加觀鳥樂趣。用智能手機較適合拍攝近距離的雀鳥,「隨手拿起手提電話就可以zoom in拍攝,十分方便,但要注意的是很多時候大家太興奮衝過去,便會嚇走雀鳥」,他提醒,走近鳥兒時宜放慢腳步,動作別太大。他亦鼓勵拍下距離較遠的雀鳥,即使相片模糊,也屬個人觀測紀錄。

.觀鳥Apps搜尋資料

智能手機不但可拍照,還可下載觀鳥Apps,隨時隨地搜尋雀鳥資料。例如,由香港觀鳥會與香港大學合作推出的「香港鳥類」流動應用程式,是Arthur平日觀鳥或導賞時的好幫手。App內有觀鳥貼士、守則和常見鳥類資料庫「鳥類列表」,使用者可根據鳥的種類,或以中文名、學名去搜尋,圖文並茂,部分更有聲音檔。當聽到或看到不熟悉的鳥類都可立即掏出手機搜尋,然後,亦可利用「觀測列表」功能,簡單記錄時地和鳥類。

圖鑑鑽研雀鳥知識

「觀鳥時用筆記記下不認識的雀鳥特徵,回去在書本中尋找,找到牠的名字後,就像完成了挑戰,很有成功感!」Hugo指,比起相機,觀鳥圖鑑或書籍更重要。Arthur亦表示,用Apps搜尋雀鳥方便快捷,「但回家後可安靜坐下來打開書本慢慢了解、鑽研雀鳥知識,從中有不少樂趣」!

Arthur推介初至中級觀鳥人士閱讀《香港觀鳥全圖鑑》,分為1、2冊,以中英文和相片介紹500多種鳥類,部分附有QR Code,一掃就可以看到雀鳥影片或聽到牠們的叫聲。

若想再進一步鑽研,有必讀書籍嗎?Hugo和Arthur不約而同稱,《香港及華南鳥類野外手冊》是觀鳥人士的「天書」,觀鳥發燒友無不將它讀得滾瓜爛熟。但此書的對上版本已是17年前出版,香港觀鳥會於2022年重新編輯後推出新版,內容記錄及描述香港及華南地區逾700種鳥類。Arthur指,「要辨認雀鳥,需知道牠們的羽毛圖案和全貌,而相片會有偏差」,書中的彩繪圖畫就能把鳥類特徵描繪得更仔細、清晰,方便比對不同鳥類。●

模特兒: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項目主任薛佩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