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教科動態》電子通訊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是一個非牟利的教育科技交流服務機構,旨在促進內地與香港以至海外間開展學術、科技交流和科技產業合作之活動,提供諮詢、聯絡及資助等服務。近日,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發布《教科動態》電子通訊:
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 展現音樂與腦電波科技的交匯
浸大交響樂團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周年音樂會。表演融合了古典音樂、合唱藝術、科技創新。在演奏馬勒《D大調第一交響曲》第四樂章《激烈地》時,團隊運用了便攜式「功能性近紅外光譜」儀器實時監測演奏者腦部的血氧飽和度,透過 AI技術將腦電波轉化為動態視覺影像,為觀眾創造獨特的音樂體驗。
中國農學會 港澳台暑期實習五周研學之旅
參加活動的香港、澳門、台灣地區高校學生,將赴內地(大陸)開展爲期五周的「實習 + 研學、參訪、交流」行程。實習學生在內地(大陸)的費用由主辦單位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港大李湄珍教授、中大黃輝教授 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港大李湄珍教授的得獎成果是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發表的論文Qigong exercise enhances cognitive functions in the elderly via an interleukin-6-hippocampus pathway。中大黃輝教授的得獎成果是其著作《Fintech Regulation in China: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城大張勇教授 膺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學會會士
張勇教授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他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教務長,後加入香港城市大學。他在生物醫學工程方面擁有超過二十年經驗。
城大曹之胤博士獲香港工程科技獎
曹之胤博士的研究專注於熱傳導、能量轉換及先進工程材料等領域,結合理論分析與實驗研究,為建築熱管理、室內環境優化、空間降溫、冷藏技術及節能建築技術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科大「數字化深海典型生境」西太平洋航次 科研進展研討會+科普講座
科技大學將舉行「數字化深海典型生境」西太平洋航次科研進展研討會,內容包括科普講座、知識競賽、深海生物樣品展、及學術報告會。科普講座主題包括: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威脅海洋鯨豚的隱形殺手
探索海底沈積物類型
深海珊瑚——我們知道什麼,還有什麼需要學習?
深海海參的奇妙世界——(海洋的外星生物?)
探索多金屬結核區的生物多樣性
港大研發全球首創的光敏混合型免疫療法 突破癌症治療
港大醫學院涂文偉教授及團隊,成功將γδ-T細胞外泌體與光敏劑氯e6(Ce6)脂質體結合,開發出光敏混合型γδ-T細胞外泌體。此一混合療法可減少誤傷正常細胞,並促進免疫記憶,有助達到長期的腫瘤控制。此外,因γδ-T細胞源自健康的捐贈者,可實現標準化生產,讓治療有機會普及。
科大研發 全球最小多功能手術機器人+ 2款AI智能醫械
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副教授申亞京博士及團隊,在香港創新科技署「產學研1+計劃」的資助下,開發了三款智能醫療器械,分別是:全球最小多功能手術機器人、AI居家肺部功能檢測儀、AI 手部觸覺交互系統。
脂肪如何和腦損傷一起累積 理大研究肥胖對大腦及認知健康的長期影響
現有的研究大多依賴橫斷面樣本,因此難以區分慢性肥胖與暫時性肥胖,一般亦未清楚解析不同程度的肥胖是否會隨時間對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理大仇安琪教授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
兒童牙科檢查時可一併篩查自閉症 港大發現相關的口腔微生物
根據香港政府數字,每49名學童便有1名患有自閉症。然而,現時的自閉症兒童一般要到約五歲才能確診,且常常依賴成年人的主觀觀察。近年的研究指出,人體生物標記可作客觀篩查,不過針對口腔微生物群與自閉症關係的研究則尚待深入。
香港大學+InnoHK 研發禽流感H5N1鼻噴疫苗
目前廣泛使用的疫苗(包括mRNA疫苗)雖能有效防止嚴重疾病和減少死亡,但未能有效降低病毒流行,主要原因是這些疫苗都是通過肌肉注射的,較難誘導上呼吸道的免疫力。
打印月餅的缺點 科大加以破解 新式AI輔助3D食品打印
傳統的3D食品打印,通常需要額外的後處理步驟,不僅可能導致食品成分不理想、形狀不完美,還可能帶來微生物污染的風險。
不跑一次熱帶森林,又如何好好研究昆蟲的多樣性? 港大率領國際研究計劃
港大Louise Ashton博士表示:「大多數關於昆蟲數量下降的研究,都來自歐洲及北美洲的人為改造景觀。然而,昆蟲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其實在熱帶。」
四肢發達 心臟也會變強 港大證實肌肉有助預防糖尿且不受遺傳影響
團隊發現,較強的肌肉力量反映患病的風險相對降低了約44%。此外,高遺傳風險的患者如擁有較強的肌肉力量,其患上二型糖尿病的絕對風險,可能低於遺傳風險屬較低或中等、但肌肉力量較弱的人。
港大揭示的城市人口流動的普適規律
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黃波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來自全球多個主要城市的大規模移動設備數據,從而揭示了支配城市人口動態的基本時空尺度法則。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網址:https://www.bhkae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