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新手入門丨揀單車8大貼士 車種、車架、煞車都有學問
【明報專訊】最近天氣颯爽,涼風陣陣,是踩單車出遊,自由自在「呢度去、嗰度去」的好日子。想隨時隨地出發,最好當然是出番部「私家車」,究竟入手邊款單車最好?是否愈貴愈好?今次請來幾個單車專家一同分享選車要訣,以及提醒不少人會忽略的重要事項,希望幫助大家選到最適合自己的「兩個轆」。
選購單車,價錢當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幾名專家都表示,人人有自己的預算,「平有平買、貴有貴買」。鎮洋兄弟單車公司市場部員工麥瀚殷指,新手對單車未有深入了解前,最好選擇大牌子,有認證和規管;龍記單車負責人Addy Law亦表示不要購買來歷不明、沒有任何認證資料的網購車,光顧老字號單車店舖較有保障。綜合專家意見,歸納出8個重點貼士供單車愛好者參考。
1.) 車種:登山/公路/混合/城市
參與單車比賽多年兼為Decathlon單車運動大使尹星嵐和麥瀚殷都表示,選單車第一件事是要確定自己的需要,因為踩不同的路和用途(如休閒、鍛煉、比賽等)都需要配合不同車種。車種一般可分為4大類:「登山車」適合走在相對崎嶇的路段;「公路車」講求速度感,是比賽常見車種;「混合單車」則有登山車的外形但配合公路車的輪胎,相對省力;「城市車」則適合休閒娛樂,着重舒適感。
2.) 車架:鋁材常見 碳纖維輕而吸震
市面上主流的單車材質大概有鋼材、鋁材、鈦金屬和碳纖維。當中鋁材最為常見,是中價位的主流車架材質,相比鋼材輕,而且不易生鏽。鋼材車架常見於較便宜的單車,有時候也會出現在一些古典、復古單車上,相對較重,而且容易生鏽,保存上需要更注意濕度。鈦金屬相比鋁材更輕更硬淨,是相對奢華的選擇,除了本身材質價格高,尹星嵐補充生產鈦金屬車架的質量控制(QC)相對嚴謹,可能10個車架中最後只有2至3個及格成品。碳纖維則是現在主流的貴價車架,比鈦金屬更輕且柔韌,吸震效果較佳。同時基於材質的特性,車架形狀相比其他金屬材質可以有更多變化,比如某些破風車架,目前只有碳纖維才製作得到。
3.) 變速系統:新手選至少7波段
3名專家都建議,即使是新手,也應該選擇配備變速系統的單車,有基本的變速系統可以適應更多路段,用途較廣。部分單車左右手柄各有一個「轉波掣」(變速器):一邊控制後輪飛輪,另一邊控制位於腳踏上的大齒盤(大餅),飛輪與大齒盤相互配合,可以變化更多的波段。另一些可變速單車只有一個不可調校的大齒盤,因此只有一個控制飛輪的變速器。大家可以基於路段需求和個人預算來選擇。麥瀚殷補充,兩個變速器的單車,新手操控或許難以兼顧,需時間練習。尹星嵐則表示香港路段有不少上落斜地形,建議新手至少買有7個波段的單車。
4.) 煞車系統:框煞易維修 碟煞不怕雨
市面上一般分有碟煞、框煞。尹星嵐指框煞為最「大路」,佔市面大約六成,原理是用兩個橡膠夾住車輪,藉摩擦力使單車停下。框煞相對容易維修,但維修率也相對頻密,可能半年就要更換零件。另一缺點是在下雨天會因為雨水「潤滑」令煞車效能下降。碟煞則為近年新技術,可以做到慢慢停下、漸進式煞車效果,同時不容易受環境(如下雨天)影響煞車效能;缺點是煞車組件相對較重,影響速度,同時也較昂貴。
5.) 把手:Y形易操控 踩公路宜耷頭
尹星嵐表示,把手的設計一般基於單車的類型與功能的需要。公路車把手選用往下彎的設計(彎把,俗稱「耷頭」),讓車手長時間踩單車時可切換不同握手位置,避免同一組肌肉長時間用力,導致疲累或勞損。登山車把手為長形一字把的設計,踩崎嶇路面時,車手容易穩定車身。至於Y字形把手,一般毋須太多技巧或經驗就能好好控制,在租用單車或共享單車上很常見。
6.) 輪胎:幼胎快而靈活 粗胎抓力好
3名專家都指出,基本上身高與「胯高」愈高的人,輪胎直徑便應愈大。女生或體型較矮小的人,適合車輪直徑較小的單車。至於輪胎的粗幼選擇則要視乎路段,踩公路、追求速度,一般會選擇幼胎,能減少地面摩擦帶來的阻力,操控也更靈活;粗胎一般表面也佈滿坑坑窪窪的紋路,藉以增加抓力與摩擦力,適合在凹凸不平的路段使用。
7.) 籃子:掛籃款或阻礙煞車
以單車代步或載物的人,一般都希望在前或後方加上置物籃或置物架。現時法例對此並沒有規管,但尹星嵐提出設置兩大原則:「不影響平衡、不影響視線。」Addy也特別提到,很多「前籃」為求方便安裝和拆卸,使用簡單鈎住把手的「掛籃款」,卻可能壓住煞車、變速線材,構成煞車失靈等安全隱患,應避免使用類似設計。
8.) 坐墊:追求舒適揀寬大
單車座位也因應不同人士需求,衍生出不同的材質與設計。綜合3名專家意見,追求悠閒、舒適的人,可選擇設計較寬大的坐墊,通常比較厚身和柔軟。如果是追求速度的公路車,身體多會前傾,更多重量會分散到把手與腳踏之上,因此多選擇更薄更窄的設計。
文:唐可怡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foo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