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專家教路:從「想、說、做」入手 助孩子克服英語學習焦慮


【明報專訊】香港大部分孩子從幼兒時期開始就學習英語。有些孩子長大後仍然自信滿滿,樂意跟師長、甚至外國人以英語溝通;另一些則含蓄害羞,非到必要時絕不開口。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胡瀟譯博士的團隊發現,華裔學生學習英語時,主要的焦慮來自溝通憂慮、評價憂慮、對英文堂的憂慮,以及測考焦慮。綜合而言,「外語焦慮」會影響孩子學習第二語言的動機,亦會影響孩子在語文解碼、串字及閱讀理解等方面的表現,着實令人擔心。

要協助孩子克服英語焦慮,家長可以從「想、說、做」三方面着手:

想法:轉化為正面感覺

有些孩子一開口說英話便會「騰騰震」。如果孩子每次均未能得到及時安撫,焦慮感便會累積,長遠不單會影響孩子的英語學習表現,更會影響整體學習態度。一方面家長可以使用「感覺重估」,引導孩子將對英語的焦慮演繹為「身體提醒自己要專注」的正面感覺,促使孩子持續練習、面對挑戰。同時,家長鼓勵孩子學英語是為溝通,而不是「鬥聰明」,所以說英語時只需要簡單清晰,就能夠做到有效溝通,根本不用怕犯錯;到還有「餘力」和空間時,才慢慢「雕琢」出高質素、艱深的英語。

說法:遇說錯淡定糾正

倫敦大學學院周詠妍博士的研究指出,家長對英語的焦慮水平,對孩子的英語焦慮感亦有相當的影響。因此,當孩子說英語犯錯時,家長的回應宜顯得「淡定」,以免導致孩子對學習英語有強烈負面感觀。例如,當孩子說錯、做錯時,家長只需向孩子示範何謂正確,好讓孩子模仿跟從,而不用反覆點出孩子的錯處,孩子就不會重複感到自己不濟,能夠保持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動機。


相關閲讀:【英語學習】提早放暑假足不出戶趣味學英語 外藉導師教小學生英語寫作做小作家


做法:多元學習提升能力

要促進孩子的英語學習,家長不妨參考簡單的英語學習方法,例如英語拼音解碼練習、組詞遊戲、多感官輸入學習法等,均能有效提升孩子的串字及英文閱讀能力。香港教育大學鍾杰華教授的團隊,自2021年起透過研究和課程發展,在小學推動英語學習計劃,以提升初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機、能力感和整體水平。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瀏覽《賽馬會「童步向前」英語學習計劃》網址(bit.ly/3MGbAO3)。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