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唯一軍事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重開】追上全球博物館潮流 更新軟硬件、着重互動 新增逾七成展品 沉浸式影片解說香港保衛戰

【明報專訊】十年人事幾番新,4年人事又有幾多番?香港海防博物館4年前受颱風山竹吹毁天幕,沒法像港人在颱風過後火速復工,只得休養生息數年。雖然香港海防博物館閉關,但博物館團隊可沒偷懶,硬件、軟件盡皆更新,務求在上月重開的香港海防博物館不單天幕全新,整個形象也是煥然一新——塑造博物館品牌。

鯉魚門海峽之所以叫做鯉魚門,出自鯉躍龍門的典故:「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鯉魚門海峽恰好狹如龍門,故英軍二戰時在海峽兩岸駐紮重防,打算挾擊日本海軍。「但是日軍從陸路來,而不是海路。」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伍志和帶點無奈地說,精心設防的鯉魚門軍營頃刻間陷落。有時如意算盤真的不易打響,前身為鯉魚門軍營的香港海防博物館早打算更新展館,但2018年再度陷落——今回被颱風山竹吹毁天幕,繼而遇上疫症拖緩更新工程,4年以後終在上月重開。

4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社會面貌足以翻天覆地。伍志和表示,計劃營造「香港海防博物館」新品牌形象——新標誌以英文簡稱MCD為基礎,加入代表不同軍事設施的圖案,如堡壘槍眼的長方形,象徵從香港海防博物館窺探世界。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藏品及海防博物館)何惠儀透露單是維修天幕已花費1800萬元。世界上戰禍頻仍,香港海防博物館作為香港唯一軍事博物館,背負着宣揚和平、反戰的人文使命。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香港海防博物館(楊柏賢攝)
反思戰爭——走出香港海防博物館的戶外空間,便可看到鯉魚門海峽。劍拔弩張的戰意不再,館方擺設不少和平鴿子和軍人雕像,陪着觀衆吹着海風反思戰爭與和平。(楊柏賢攝)
新元素新標誌——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伍志和(左)及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藏品及海防博物館)何惠儀(右)講解香港海防博物館重開後的新元素。圖右熒光幕上亦有香港海防博物館新標誌,寫着英文簡稱MCD。(楊柏賢攝)

主題式展覽 新增逾七成展品

戰爭對港人而言,這麼近那麼遠——從波斯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到仍然膠着的烏克蘭戰爭,港人從未經歷卻耳熟能詳。然而,對上一場在香港發生的戰爭——香港保衛戰百年未夠。軍事博物館的責任是讓人正確地記住發生過的戰爭,而非盲目為民族主義助燃。何惠儀說,香港海防博物館的展覽形式由時序式轉為主題式,新增逾七成展品,更增設數十件多媒體展品,其中將香港放置國際脈絡,銳意反映香港在世界歷史上的國際軍事角色;同時軍人再不是一堆血肉模糊的數字,而是細說駐守香港的軍人生活。戰爭與我們的距離,是那麼的近。


1:96模型 重現添馬艦風采

何惠儀指出,由古代中國到英治時期,香港都是海防要地。古代中國政權主要在屯門與大嶼山之間海峽佈防,因為那是進入中國的重要水道,同時也反映了香港海防在中國的重要位置。1857年2月,英國艦艇在東涌對出海面曾與清廷水師船交戰,後來在東涌海面發現清代斷炮。有時隨着城市發展,突然在你我生活的社區中發掘出軍事文物。英國管治香港後,英方絕對同意古代中國政權的想法——香港扼守珠江口,乃中國船隻來往東南海域的必經之路。同時英國意識到香港的海事戰略價值,發展香港成維護遠東利益的海軍基地——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沿着海岸部署炮台,並設置海底電報網絡與海外屬地通訊。

如今繁鬧的金鐘一帶曾為海軍船塢和海軍倉庫,容讓艦隊駐留、補給和維修等。其中最為港人熟悉的添馬艦,二戰時由英軍在金鐘對出海面自行炸沉,免得淪為日軍軍備。添馬艦實物沉沒在維港深處,館方便展出1:96的添馬艦模型供觀衆欣賞。隨着國際形勢改變,英國留意到日本蠢蠢欲動,更進一步準備應對日本入侵,以及鞏固香港防務,並設置醉酒灣防線。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短短18日的香港保衛戰爆發,守軍終在聖誕節投降。18日的保衛戰爭往往被略過或大致概括,但館方設有香港保衛戰沉浸式影片,讓觀衆巨細無遺地投入合共18天的香港保衛戰每一日事態發展。抗日相關展廳由2個增至4個,伍志和笑言因為多媒體展品較佔空間;更重要是近年不少學者研究抗日戰爭歷史,如學者劉智鵬、鄺智文等,豐富了抗日戰爭這方面的研究資料。

添馬艦模型——館方根據添馬艦在1890年改裝前的面貌,特邀專人製作1:96的添馬艦模型,重現添馬艦在二戰沉沒前的風采。(楊柏賢攝)

着重互動 摒棄生硬展示方式

香港的軍事歷史並非在香港保衛戰後戛然而止,自發成立的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在香港淪陷後一直以游擊方式對抗日軍。二戰以後,駐港軍人的歷史還繼續書寫。通常市民大衆比較熟悉英軍全職軍人,但還有統稱「義勇軍」——在民間招募的志願兵。

因為其稱銜時常轉變,故統稱「義勇軍」。起初因克里米亞戰爭爆發,駐港英艦調往北太平洋,香港兵力不足,故1854年在民間招募了99名歐籍人士,義勇軍因而誕生。直至上世紀20年代,才首次招募本地華人,當時義勇軍的宗旨:「防禦外侮,以及在本地出現嚴重騷亂時協助警隊和正規部隊。」上世紀20年代發生多番工潮,如1920年機工罷工、1922年海員大罷工及省港大罷工,義勇軍亦派上用場。1934年甚至開設首支女性部隊——護士分隊。

在香港保衛戰期間,義勇軍動員2200人,172人陣亡、39人失蹤,78人在戰俘營拘留期間離世,英勇貢獻有目共睹。1993年3月,其中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先告解散,改組成大家熟悉的「政府飛行服務隊」。整支義勇軍也在1995年9月解散,長達140多年歷史畫上句號。一衆退役義勇軍成立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協會,展品亦有4名退役義勇軍錄下口述歷史的紀錄片段。

每年11月第2個星期日和平紀念日的悼念儀式則由香港退伍軍人聯會籌辦,即退役的全職軍人。今香港退伍軍人聯會多為華籍成員,守衛香港的還有啹喀、印度和英籍軍人,但香港華人因語言不通,也不大了解這班共處了百多年的鄰居。

起初駐紮香港是英軍外駐軍團的苦差,軍隊僅僅居住在帳幕和茅屋。隨着1841年兩場颱風吹襲、今中環一帶發生大火,以及香港熱症橫行,當時香港甚至有「白人墳場」之稱。隨後政府建立起永久軍營及軍事醫院等基礎設施,漸漸改善駐軍條件,英軍反倒願意到香港駐守,甚至覺得是優差。

印度軍人和啹喀兵跟隨帝國的步伐來到香港。根據全新第6展廳「多元族裔的軍人」,早年印度軍人居住在茅屋,至1892年方在今九龍公園範圍興建威菲路軍營供印度軍人居住。英軍允許印度軍人佩戴頭巾,更因應他們的宗教,1896年在威菲路軍營旁興建九龍清真寺,現在所見的九龍清真寺則在1984年重建而成。伙食上,亦因應印度軍人不同宗教——伊斯蘭教、錫克教、印度教等,可能不吃豬肉、牛肉或茹素,特別安排專屬肉販及廚師。

至於啹喀兵原來是戰後駐港主力,一般服役15年,每3年獲半年休假。軍營內設有學校供幼童就讀,亦有合作社、戲院和寺廟等設施,宛如一個小社區。啹喀兵退役後獲安排職業培訓,如農業、畜牧業和工匠等,退役後亦能維生。香港回歸後,啹喀兵有3條出路:派駐英國、回鄉或逗留香港。

香港海防博物館期盼以全新品牌形象示人,追上全球博物館潮流,着重與觀衆互動,摒棄舊有生硬的展示方式;並反思全港唯一軍事博物館在全球的定位,透過展示戰爭和軍人生活面貌,傳揚和平、反戰信息。到底香港觀衆捧不捧場?倘若成功就如同鯉躍龍門,叫人拭目以待。

沉浸式影片——沉浸式影片讓觀衆巨細無遺地投入合共18天的香港保衛戰每一日事態發展。(香港海防博物館提供)
尊重宗教傳統——因尊重印度士兵的宗教傳統,故允許他們佩戴頭巾。上世紀30年代英籍軍官與印度士兵一同戴上頭巾合照。(香港海防博物館提供)

香港海防博物館

地點:筲箕灣東喜道175號

網址:bit.ly/3XqWD7c


文:嚴嘉栢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