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創設計系畢業展|小誌作成果載體 梳整知識體系 擺示學科如何從社會中實踐

【明報專訊】五六月,畢業季,畢業展之重複成為見證。學生見證,前人經驗續承至一己作品。觀展者見證,藝術、設計等一代代創意人才的年輕聲音。對院校而言,見證而驗證的是大學之本的知識結構——特別是,應當代處境催生的新學系,一切未定,畢業展成了課程方針、教學方法的最直接反饋。如開辦學士課程才7載的理大社會創新設計系,以小誌(zine)作為9個畢業專題的成果載體,更有3日校外預展,皆為這年新嘗試。「關係」、「過程」等不可見之狀何以成為設計材料?替劏房戶整理家居、教人執牛屎堆肥、重探角落頭空間用途……畢業展倒映的,是學科以至學校的知識景觀。

理大社會創新設計系畢業展(鍾林枝攝)

最先留意到這屆社會創新設計系,是5月,他們一整周末在啟德商場AIRSIDE「約好村莊|復修社群」擺了100本小誌辦了18個工作坊——集結8個月研習成果,那規模相當一次畢業展。「某程度上,我和學生更重視AIRSIDE展覽,次序上也是它先(於理大設計年展)。不是說不重視校內展,都放了很多心機,但學生平時讀書,已經常常留在學校,不是嗎?這科講求與校外的人合作、回饋community(社群)」,有份指導畢業專題的潘雋希(Charis Poon)解釋。這做法,固然回應學科自身「以關係為本」的特殊性質,但也適用於其他設計分支。畢業展一定要妥妥放在校內?傳訊設計展示符號圖案,產品設計展示器物用具,環境及室內設計展示建築模型——「設計—流程」置於客戶、受眾、生產商等社會網絡的前設下,畢業成果的「展示」難道不能擺回公共領域來發酵、生成?

潘雋希把小誌記錄方式引入理大社會創新設計系。(鍾林枝攝)

梳整知識體系 擺示設計科怎進入社會

事實上,20世紀後工業年代興起的「社會設計/社區設計/社群設計」,所叩敲的正是物料(material)之上的社會物料(sociomaterial),那些無形卻左右物料被有效使用(of use)的社會制度、現象、規限。理論層面聽上來晦澀。Charis坦言,不止外界,連設計院校內部都不太明白這一科7年以來究竟在學些什麼、做些什麼(難以說明,或因這學科屬「後/post-」位置,需掌握相應脈絡才可全面認知其省思、批判)。換句話說,在系方,畢業展的迫急任務,其實是在香港語境下簡化並梳整一套可見的知識體系(「創新」一詞涉更龐雜的討論,且不詳談)。與別系的個人展位相比,社會創新設計系的展區以學系為單位:較之去年展題「Design Care」,這年「Design Before-After Design」的策展更明確且進取:一方面,其摘錄Albert Borgmann〈The Depth of Design〉(1995)、Marzia Mortati〈New Design Knowledge and the Fifth Order of Design〉(2022)等框架,顯示了學科作為設計科的依據;另一方面,其引列山崎亮《社區設計的時代》、周綺薇《推土機前種花》等文本,再接駁9組學生作品的方法論,擺示了學科進入社會的實踐路徑。

之前—之後。關係之裏,過程之間,流於變與不變時程的「設計品」,如何具現人前?小誌是一記錄媒介。是次畢業展,正中央長枱擱着一份份小誌,內容如人物介紹、照片圖輯、原型計劃,形式如騎馬釘掀頁、風琴式摺頁、立體砌裝……各組各異。往昔赴英專研小誌,Charis兩年前從理大傳意設計系轉至社會創新設計系,順帶引入了這種文化政治意味強烈的刊物。從雜誌(magazine)蛻變,由創作者就單一主題自行出版、發行的低廉小誌,便攜流通,在歷史上向來具反抗主流、連結小眾的意義。製作流程相對簡單、複印發售較為容易的這類紙本,扣合社會創新設計系的行動目標,「你見到的(畢業展)小誌,掃QR code便可下單。這過程,使它成為真實世界一部分。即使沒人真的購買,但定價令它不僅僅是學生項目,不僅僅是學校展覽,更是一些可以帶回家、可以參與的東西,改變了人們的目光」。慮及成本及印數,小誌售價由港幣30至150元不等,不算太便宜但也未到負擔不起,Charis回想,曾有AIRSIDE觀眾一口氣花數百元買下某組全套作品。

這年的理大社會創新設計系畢業項目,首度以小誌展、工作坊形式進駐AIRSIDE 。(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展覽。惜字|以舊字型為媒介 社區向度觸發時空聯想 詮釋寂寂民間墨寶


展品載體與開放度 反映價值取態

站在系方視角,這年畢業展確有長足調整,而箇中主角們能否互動、回應又是另一回事。約了「Reflation」和「水牛の使」兩組共6位同學談談,大略有些觀察。前者伙拍明愛荃灣社區中心,與區內劏房戶一同執屋,想像理想家居的模樣;後者隨嶼南水牛學會主席「牛媽」,將牛糞化為栽植肥料,探討人牛共生方法。她們之中, 大概一半人曾就讀廣告設計、環境及室內設計等學系,的確有人指出因傳統設計學科某種「FF腦補出來」的離地感,才升讀這兩年課程。不約而同地,在研習初期,兩組皆曾困惑,所做一切似乎與「社工」職能重疊(相信也是坊間迷思之一,用Cameron Tonkinwise在〈Is Social Design a Thing?〉(2021)的說法,社會設計的價值恰恰在於,讓一群非專業的業餘者「天真地提出問題,非常規地解決問題」)。縱然要道明畢業展牆上那堆學說理論仍有難度,但她們能道出學科的設計重點為「工具」(tools),譬如,用單位平面圖助劏房戶釐清心底願望,或用牛屎這看似髒污之物去改變人們觀感(Mortati的5層級設計模型裏,「工具」對應「互動:服務、經驗、界面、資訊」的設計級別;註)。

「水牛の使」製作的小誌如《如果我是一隻水牛。。。》、《九型牛格》,概述香港流浪水牛生態。(受訪者提供)
「水牛の使」一組伙拍大嶼山「牛媽」,探索人牛共生。(受訪者提供)
以水牛糞製成的堆肥盒,供梅窩居民免費取用。(受訪者提供)

小誌的話,兩組同學皆未在課堂以外實驗這一傳播媒介。瞥瞥她們的畢業作品,卻不乏有趣詮釋,如把劏房戶的圖文故事填入四方立盒,讓讀者感受當中的擠迫感,或將牛糞堆肥盒連同簡介疊卡放入店舖內,供梅窩居民拿取。「Reflation」一組指,比起大範圍入鏡的攝錄,小誌的呈現形式更能保障受訪者私隱,降低其住址或身分泄漏的機率(介入社會項目的道德責任,是另一大議題)。

「Reflation」成員助劏房戶執屋。(受訪者提供)
以單位平面圖為工具,「Reflation」一組嘗試了解街坊的理想家居。(受訪者提供)

畢業展並非人頭湧湧的展覽類型,可絕對是大學之為大學的重要敘事。簡單如,畢業展陳列的小誌是否要封入玻璃櫃內防止偷竊,抑或擺在枱面予公眾自由翻閱,已反映了一種價值取態。若Gen Z世代的教學法已然不同,畢業展的模樣也應有所改變吧。除了進駐商場擺展、手作集體小誌,方法還有很多很多,記及理大社會創新設計系學生去年曾在本報副刊《星期日生活》開拓欄目「創意公民」,便為考保安牌、cosplay保安員的3學分課程留下了大眾傳播的紙媒印記。學生要創新,學系先要創新。

註:模型內的5層級分別為形象(graphic)、產業(industrial)、互動(interaction)、系統(systems)及轉變(transformations)

文:吳騫桐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