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學年】訂立目標需按小朋友學習特質訂製 最忌有始無終 能力較弱者須按部就班 宜量化執行細節

– 訂好目標做好準備 開學Get Ready!(設計圖片,Tomwang112@iStockphoto)

【明報專訊】還有約一星期便展開新學年,爸媽和孩子,你們準備好了嗎?或許不少家長都喜歡給子女訂立新目標,期望小朋友來年的學習有一番新景象。但專家提醒,假如訂下目標後沒有周詳的執行方案,那往往只會「爛尾」收場;而不斷累積「爛尾」經歷,更會對孩子的成長構成負面影響。因此,如何替小朋友訂立目標,箇中大有學問,家長必須從長計議!

文︰沈雅詩

落實執行——莘莘學子在新學年訂立新目標,或會帶來新景象,但必須落實執行。(設計圖片,real444@iStockphoto)

「成就型」未必需要設目標

 按部就班——針對能力較弱的小朋友,可由訂立小目標開始,按部就 . . . . . . (CreativaImages@iStockphoto)

從事生命教育工作逾20年、經常應邀到學校主持講座的EDIT Workshop創辦人陳志耀(Tommy)先釐清,並非每個小朋友都需要在新學年訂立新目標,「要視乎孩子的學習特質,若是『成就型』,本身已經有很強的自我推動力,家長就用不着再給什麼目標,意義不大;反之,屬於『關係推動型』者,自我推動力不算最強,這類孩子的動力源自跟他們有感情聯繫的人,由家長給他們訂下目標便較適合」。

 陳志耀(受訪者提供)

當家長認為有確切需要給子女訂目標後,下一步就要細心思量,有沒有周詳的方案,讓這個目標在未來一個學年達成。Tommy說︰「假若新學年興致勃勃訂了目標,最終卻虎頭蛇尾,大家在毋須付任何代價下,翌年又重新訂一次,這樣其實只是在建構孩子的負面經歷。當不斷循環這種『有始無終』的經驗,長遠就會變成他們的行為模式,是要不得的。」但他強調,並不贊成懲處未能實踐目標的孩子,因此唯一方法是勢在必行,必須達標!


相關閲讀:【開學倒數中】小一新生開學準備攻略:專家教路3招迎接新學年 助紓緩焦慮 順利過渡有法


如能力較弱 量化執行細節

Tommy說,鑑於每個小朋友的特性不同,家長有需要個別「度身訂做」落實大計。概括而言,對於動力和能力都不算太弱的孩子,可提出大方向的指導;相反表現相對遜色的孩子,便需要把執行細節量化。以提升中文能力為例,「對於成績中游的孩子,可能在開學初期便商量好,今年要多看哪類型的書本、哪個作者的作品,之後家長就毋須每天指指點點,待半年或一年後檢視就可以;但若然要幫助那些缺乏動力的小朋友,就可能要限定他們每天閱讀數篇文章,或每天必須持續看半小時中文書等。不過,這個光譜亦很闊,也視乎孩子的特性,量化可短至逐天計算,亦可以一個星期、一個月去計算」。

他又特別提到,針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必須按部就班,讓他們先由小目標開始,而在過程中,家長的陪伴也十分重要。「寧願起步時,只是簡單的小目標,當孩子實踐到,便會帶來成功感,之後持續完成,就會有滿足感。而隨着把握感、方向感、目標感等也累積足夠,家長便可以把目標上調,所以需要有節奏地慢慢加速,不能操之過急。此外,家長更要從旁協助,指導他們去完成哪些任務,避免子女因為應付不到而產生挫敗感。」

特殊情况可微調目標 堅持完成

帶來滿足感——當孩子能落實自己的計劃,會帶來成功感和滿足感。(szeyuen@iStockphoto)

談到開學後,孩子總有機會面對很多突如其來的狀况,例如某天功課量特別多,或者要參加比賽訓練等,令生活變得忙亂,Tommy建議此時寧可稍稍調節每天擬定的小目標、小任務,也不要輕言放棄。「舉例,原本說好每天要閱讀半小時英文書,那天可縮減至15分鐘、10分鐘;但仍要堅持,因為要形成軌迹,最終才能變為習慣。」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2期]

重返校園:加插學習環節 今日開始重啟上學引擎

良好溝通——開學前,家長可多抽空與子女傾談,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omwang112@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悠長的暑假踏近尾聲,孩子又是時候收拾心情,準備上學了。臨牀心理學家張展圖(Felix)建議,家長由現在開始,可每天安排子女於固定時間,做些跟學習有關的活動,目的是令孩子感受到暑假即將結束,同時有助他們重新掌握學習的節奏,「即是要重啟他們的學習引擎!因為已經是8月下旬,假如仍任由小朋友每天什麼都不做,只管玩的話,而轉眼又突然要上學,屆時需要做很多功課,反差太大,他們會較難適應」。但Felix強調,不一定要強迫子女做紙本練習,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包括看教學影片、閱讀,甚至用遊戲形式去學習,只要每天的日程都有學習元素在內,已經足夠。

張展圖(受訪者提供)

分享「過來人」經歷助增強信心

接觸新環境——新學年,孩子或要接觸許多新老師、新同學,都會構成壓力。(monkeybusinessimages@iStockphoto)

此外,部分孩子或會對新學年的「未知」感到擔心。Felix建議家長主動跟子女傾談,助他們解開心結,「有些小朋友可能會憂慮升班後,要跟好朋友分到不同的班別,或者會轉換一班不熟悉的老師。家長可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做足心理預備」。然而,他提醒家長不要馬上否定子女的擔憂,取而代之,可用同理心去回應,「先同理孩子的感受,『是啊!這樣真的會令人有些擔心』,之後才慢慢跟他們分析其他可能。例如說,縱使新學年未能和好朋友同班,但不代表不能見面,大家在同一校園,仍然有機會一起玩,况且新學年也有機會認識新朋友;而轉換新老師,或許也會相處愉快,上課同樣開心」。他補充,家長還可以用「過來人」身分,跟子女分享兒時經歷,「當小朋友知道,原來爸媽也試過面對這些困難,但最終都解決得到,對他們來說,信心會增強一些」。

陪視察校園 選購書包文具

至於一班由幼稚園升上小學的準小一生,面對的轉變更多,忐忑感可能更大。Felix稱,家長有需要在開學前做多些準備工夫,幫小朋友順利過渡。雖然現時學校普遍在8月尾或9月初舉辦小一適應周,但Felix認為如情况許可,父母最好在適應周前,陪同子女親身到學校外圍視察,「讓他們知道,未來幾年都會在這裏讀書。有爸爸媽媽陪同一起去看,效果很不同,孩子的安全感會大些」。家長亦可充分利用學校網頁,預告一下各個學科、校園設施、課外活動等資料,使孩子更具體知道,小學和幼稚園校園生活的分別。

由於幼童一般較信服父母的權威,Felix指出,這時家長的身教尤其重要,「可以多分享自己當年入讀小學的經歷,那時遇到的憂慮是如何解決。這些經驗之談,都是孩子的強心針」。

Felix還教路,家長可透過陪伴子女選購喜歡的書包、文具,增添他們對上學的期待和愉悅感,「小朋友一般都揀選印有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或圖案款式,容讓他們自由選擇,一來可逗他們開心,二來這種父母陪同選購的感覺,會投射到這些物品上,當他們看見這些文具,會產生『父母陪伴』的安心感覺,對紓緩緊張情緒很有幫助」。

文具良伴——帶着自己喜歡的文具上學,可令小朋友更雀躍、更醒神。(資料圖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