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隱形殺手肌少症 醫生倡早預防早治療可逆轉

香港正經歷快速且持續的人口老齡化,隨著老年人口比例不斷攀升,預計到2046年,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將佔總人口的三成以上。脊骨肌腱痛症關注協會創會會長、脊骨神經科醫生汪家智(Dr. Joe)表示,肌少症作為長者的頭號隱形殺手,已成為一項疾病,但經常被忽略,最終導致患者出現殘疾等嚴重後果!但他強調,只要「早正視、早預防、早治療」,就能逆轉肌少症。

60歲後肌肉流失迅速   呈現五大症狀

為了引起社會對肌少症的關注,由非牟利組織詠翔主辦,脊骨肌腱痛症關注協會及百本醫護協辦的「認識肌少症講座及新書發佈會」於9月6日(星期六)舉行,吸引百人參與。身兼脊骨肌腱痛症關注協會創會會長的脊骨神經科醫生Dr. Joe表示,「人類在30歲以後,身體肌肉會以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流失,到了60歲以後,肌肉流失的速度更快!肌少症有五大症狀,包括走路緩慢、手部握力下降、體重減輕、反覆跌倒和上下樓梯困難。」但是否患肌少症可透過(SARC-F)自我測試,一但分數高過4,代表自我篩查呈陽性,建議要進一步進行醫學檢查並確立診斷和治療介入,便可逆轉病症。

Dr. Joe 親自執筆撰寫了全港首本關於肌少症的著作《Dr. Joe教你逆轉肌少症》。

撰全港首本肌少症著作  講解應對方法

隨著年紀漸長,肌肉質量減少,導致肌肉力量與體能表現衰退與下降,影響活動能力,包括步行速度變慢、行動能力減弱及身體平衡力變差,令自理能力降低,影響生活質素,並增加了跌倒及骨折的風險。

Dr. Joe指出,肌少症三部曲分別是力弱、肌少和殘障。為提高公眾認知度,以達到「早正視、早預防、早治療」,減低肌少症對健康及生活質素的影響,讓長者可以繼續在香港這個全球最長壽地區,他早前親自執筆撰寫了全港首本關於肌少症的著作《Dr. Joe教你逆轉肌少症》。除了講解肌少症及應對方法之外,昨日亦宣布正式成立「脊骨肌腱痛症關注協會」,冀引起各界更多的關注及重視,以減低肌少症對長者的禍害。

Dr.Joe 向參加者講解肌少症及其應對方法。
活動吸引百名餐參加者出席,並擁有購買Dr. Joe著作。

組鐵三角辦講座工作坊   提高公眾認知

「鑑於公眾對肌少症的認知度不足,詠翔與脊骨肌腱痛症關注協會及百本醫護,三方連結將成為守護健康的『鐵三角』,在各自的領域上發揮所長,詠翔負責推動、脊骨肌腱痛症關注協會提供資訊、百本醫護給予場地,協助長者認識及預防肌少症,以免因肌少症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詠翔會長尹美玉女士表示,「鐵三角」年底亦會舉行大型工作坊及製作YouTube影片,深入講解肌少症的成因及預防方法。第二次肌少症講座已定於10月11日(星期六)舉行,現時已開放報名。

百本醫護主席及行政總裁奚曉珠女士則表示:「百本醫護紮根於香港,關心及尊重社會上每個人。我們作為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先驅,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竭力關愛社群,希望透過一系列關注肌少症的推廣活動,提高大眾的認知,以便提早預防及治療。」

現場嘉賓和參加者在Dr.Joe的帶領下,進行一系列簡單運動,以提升身體機能。
詠翔會長尹美玉(左)、副會長黃美慧(右二)和創辦人黃元環(右一),以及Dr. Joe(左二)和百本醫護主席奚曉珠(中)三方合作將成為守護健康的「鐵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