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向大師致敬 彭修文作品音樂會 創環保胡琴可持續發展世界紀錄
香港中樂團將於4月11日及12日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一連兩場「彭修文作品專場 II —— 圖畫展覽會與秦.兵馬俑」,呈獻「一代宗師」彭修文三首經典之作,包括其改編的《圖畫展覽會》與《春江花月夜》,以及原創民族管弦樂鉅作幻想曲《秦.兵馬俑》,向這位影響深遠的中國民族音樂大師致敬。同時,樂團將攜手觀眾挑戰「累計最多人體驗環保胡琴系列」的可持續發展世界紀錄,見證音樂與環保科技的結合。
民族音樂巨匠——彭修文
彭修文是中國當代民族音樂的奠基人之一,畢生致力於民族管弦樂的創作、改編及指揮工作,曾創作及改編超過四百首作品,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現代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參照西方古典音樂的和聲學、配器法、樂器製作標準和樂隊編制建立起來的中國民族樂隊被稱為「彭修文模式」,是中國在 20 世紀中葉最有代表性樂隊形式。
香港中樂團在藝術總監及終身指揮閻惠昌的指揮下,將演奏彭修文改編的《圖畫展覽會》,這部原為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所作的鋼琴組曲,彭修文以民族管弦樂全新詮釋,運用二胡、高胡、琵琶等樂器描繪音樂畫面,帶領觀眾漫步展覽會,讓觀眾透過中國樂器重新感受畫作的躍動與張力。
樂團將演奏由彭修文把古曲重新編曲的《春江花月夜》,樂曲音樂清新流暢,富有詩意;壓軸之作幻想曲《秦.兵馬俑》,則是彭修文於1984年創作的民族管弦樂作品,描寫兵將久戍不歸,思鄉心切的痛苦心情;作品曾登上多個世界級音樂殿堂包括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等著名音樂殿堂演出,獲海外內樂迷讚譽,印證彭修文作品的跨文化吸引力。

共創世界紀錄 累計最多人體驗環保胡琴系列
香港中樂團將於4月11日與全場觀眾攜手挑戰「累計最多人體驗環保胡琴系列」之紀錄。樂團將於音樂會入口設置「環保胡琴系列」展區,向大眾介紹環保胡琴的研發,讓觀眾近距離欣賞並親身體驗這套由香港中樂團歷時20年研發的環保樂器,見證樂團如何結合藝術與科技,為中樂開創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
樂團自2005年開始研發出第一代環保高胡,至2009年整體完成,登場比利時音樂節,多年來揚威世界各地,更於2012年獲國家頒發「第四屆文化部創新獎」。環保胡琴系列包括環保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和低音革胡,這些都是樂團編制中常規樂器,以可分解的PET聚酯纖維取代傳統蟒蛇皮,確保樂器在不同氣候條件下保持穩定的音色與演奏性能。作為全球唯一全面採用自行研發樂器的樂團,香港中樂團一直使用環保胡琴演奏,以樂韻喚起大眾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並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及終身指揮閻惠昌表示:「彭修文是備受推崇的中國音樂大師,畢其一生所創作和改編的作品無數,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奠下根基,開創了大型民族管弦樂藝術之路。今次香港中樂團很榮幸以三首作品向他致敬,同時運用全套由本團研發的環保胡琴演出,希望讓觀眾親身見證傳統與創新如何互融互進。」

彭修文作品專場 II圖畫展覽會與秦.兵馬俑
日期/時間: | 11-12/4/2025(五、六)晚上8:00 |
地點: |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
票價: | $380, $300, $250, $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