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祠創壇百周年|民間策劃「聲音記錄車」 收集社區記憶 聲畫導賞帶領大家遊覽黃大仙區 了解「有求必應」的故事

【明報專訊】黃大仙祠扎根獅子山下100年,今年因疫情關係,首次取消年三十晚上頭炷香活動。黃大仙,由一間大殿開始,漸漸變成一個住有約43萬人的社區。關於黃大仙的關鍵詞,你可能只知「有求必應」、夏蕙BB,其實這間祠與社區共榮共生。趁着黃大仙祠百周年,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社區,發掘它的歷史,也看看新一代黃大仙人如何以聲音小說和繪本,保留社區的回憶和故事。

2021年是黃大仙祠創壇百周年,但因疫情關係,嗇色園取消年三十晚上頭炷香的活動,為99年來第一次。(蘇智鑫攝)

往年的大年初一,要數香港香火最鼎盛必屬黃大仙祠,因為信眾都會爭先在年三十晚在祠內待子時(晚上11時至凌晨1時)上頭炷香,雖然今年因疫情取消,但我們亦可趁機了解一下這個被形容為「有求必應」的神仙,為何會選中獅子山麓建祠。

因應疫情,黃大仙祠推出相應防疫措施,信眾求籤時要保持一定距離。(蘇智鑫攝)

黃大仙祠敬奉的是赤松黃大仙,相傳黃大仙原名黃初平,生於浙江金華一帶,並於赤松山修煉得道成仙,信眾尊為赤松黃大仙。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羅樂然表示,黃大仙在港的歷史遠不止100年,嗇色園網頁中指出,1915年,廣東「普慶壇」道長梁仁菴、梁鈞轉父子得黃大仙師指示南下,遂奉其硃砂寶像來港,於灣仔創立「福慶堂」。

根據《諸神嘉年華 —— 香港宗教研究》一書提及,梁氏父子本於廣東西樵山經營中醫藥生意,及後來港,先於灣仔供奉黃大仙,後獲富商贊助,再經扶乩曉諭,於1921年,搬遷至九龍東竹園,即黃大仙祠現址。當時竹園乃一片荒蕪之地,嗇色園網頁中寫有:「師曰:『此乃鳳翼之吉地,最合開壇闡教。』」自此黃大仙便落戶竹園。直至1969年,龍翔道的「天地鍾靈牌坊」正式落成,政府亦將竹園一帶統一命名為黃大仙區。

黃大仙祠創壇百周年(蘇智鑫攝)
黃大仙祠創壇百周年(蘇智鑫攝)
黃大仙祠創壇百周年(蘇智鑫攝)

贈醫施藥辦學護老 回應居民需求

黃大仙一直在信眾眼中「有求必應」,但研究香港歷史文化的羅樂然認為,黃大仙得到信眾的認同,最初並非跟「有求必應」有關,反而是黃大仙祠贈醫施藥,將宗教與醫藥高度結合,因而令一個在上世紀初在香港名不見經傳的神明,發展成香火鼎盛的地方。羅樂然相信,黃大仙祠在灣仔時已經開始為基層提供免費醫療。「治好病,善信未必覺得是醫生的功勞,反而認為是有黃大仙的庇佑才得醫治。」1950年代大量難民湧入九龍東的寮屋區,免費醫療在社區來說更顯重要。羅認為「有求必應」指的就是黃大仙對居民需求的回應,也藉此積累了大量信徒。

羅樂然(受訪者提供)

除了贈醫施藥,羅樂然說,日佔期間亦有關於黃大仙的傳說。流傳當時日軍想開闢黃大仙祠附近村落以擴建啟德機場。有附近村民到祠裏求籤問吉凶,結果不錯,到日軍抵達機場當日,一名官員下車時不慎跌倒,另一名官員想扶起他,卻雙雙跌落泥地,面部受傷,狼狽不已。日軍吩咐村民回家等消息,最後當然沒有成事,最終保住了土地,居民深信是黃大仙顯靈成果,亦成為黃大仙「有求必應」的故事。

黃大仙祠創壇百周年(蘇智鑫攝)

到了1960年代,黃大仙區居民的居住環境逐步改善,由寮屋搬進徙置區,嗇色園亦開始大力發展慈善事業,以回應社區需求,例如辦學、護老服務,讓人覺得黃大仙與民生站在同一陣線。羅樂然指出,黃大仙的「有求必應」不再局限於宗教,更是在生活、醫療與教育需求「有求必應」,加深與當區居民的連結。黃大仙來港的發展,也是20世紀香港社會的寫照。

1960年代竹園舊貌。(周樹佳提供)

「聲音記錄車」蒐小故事 留住社區記憶

「黃大仙區給人的印象就是老舊,或者就是拜神的地方。我們這裏曾有香港最大的公屋群,幾十年來變化不大,這裏從來不是香港的焦點。」吳伯風(Paddy)是「聲音陪迴:跟機聽故事 —— 黃大仙區」的策劃,他小時候曾住在橫頭磡徙置區,後搬往黃大仙上邨,之後再遷回重建後的橫頭磡邨,是個不折不扣的黃大仙街坊。

吳伯風(受訪者提供)

他認為隨着港鐵沙中線建成,未來或會有舊樓重建,熟悉的社區慢慢變成一間間新商場。於是他與團隊想趁這些社區記憶消失前,以聲音作為媒介把它們集成一個資料庫。他們特意設計了一款「聲音記錄車」,走訪社區,訪問街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並創作成聲音小說和繪本,帶領大家游走黃大仙區。

團隊平時會推着這架「聲音記錄車」到訪黃大仙區不同屋邨,記錄社區的聲音及聆聽居民故事,並整理成網上資料庫。(吳伯風提供)

因疫情關係,活動沒安排實體導賞團,但大家可以先在「聲音陪迴」的臉書專頁找到繪本、路線與聲音小說,來個solo trip。團隊以社區蒐集的故事,創作出5個獨立的聲音小說,小說背景分別設於黃大仙、慈雲山、彩虹、新蒲崗和樂富,每個故事均與一條導賞路線相關。

以黃大仙為例,故事是關於孫子勸嫲嫲放棄買啟德明渠的魚,故事中的場景分別有啟德明渠、衙前圍村地攤、大成街街市、龍翔道與黃大仙祠,剛好對應導賞路線中的景點。小說亦融入用「聲音記錄機」蒐集社區的聲音,如求籤聲、地攤講價的叫賣聲,讓大家一邊逛,一邊聽,沉浸在主角的世界中。而彩虹的路線則由龍池徑走到彩虹邨內的「李應記鐘錶行」,途經牛池灣街市與文娛中心,大家可以在彩虹邨發掘有數十年歷史的辦館與理髮店。

配合聲音小說,團隊將黃大仙區內的5條導賞路線圖製成繪本。圖為啟德明渠,1970年代時明渠散發陣陣臭味,但後來水質已改善,甚至見到有街坊在這裏垂釣。(吳伯風提供)

Paddy說,這些導賞路線都不難走,大概需要1小時左右。不過路線包含的景點始終有限,所以一些額外的有趣景點與小知識都會收錄在繪本中。例如樂富中心的八仙圖壁畫、街坊在彩虹邨天台遊樂場曬的果皮臘味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稍稍繞道,了解黃大仙街坊的生活點滴。


文:沈晴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