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Youtuber 特約專輯 拍片連繫社區 推廣港式人情味
近年Youtube大行其道,不少年輕人均搖身一變成為Youtuber,拍片介紹潮流新物、吃喝玩樂等。同一時間,社區裡有一班同樣熱愛拍片的年輕人,他們拍片不是為了知名度和收入,而是希望喚起更多人關心社區及弱勢社群,發放共融力量。這班青年來自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計劃「鄰住創本視」,計劃項目總監黃雪莉(Anna)表示:「計劃以『寓教於樂』體驗式學習方法,連繫社區不同界別,攜手訓練中小學生成為製作人,炮製既貼地又富意義的節目,並於『社區網路電視平台』(Social TV)及社交媒體分享,推廣港式人情味。」
從網上世界走進社區建立同理心
「鄰住創本視」青年所製作的節目包含六大題材,包括綠色社區、科技向善、樂齡一族、少數族裔、傷健共融及社區新客。對於平日較少接觸社區的年輕人而言,這類題材或有點陌生。Anna表示:「要製作引起大眾共鳴的作品,首先自己要對題材也有所體會。我們不能只靠google或IG了解四周發生的事,更重要的是走進社區,親身去看、去聽及感受。」因此,計劃與不同社福機構合作,舉辦交流、探訪等活動,讓青年認識與主題相關的人,了解其生活和所面對的困難,從而建立關係及同理心。
大專生馬一波正是其中一個跳出網絡世界走進社區的青年,他在計劃中負責製作一些與視障或聽障人士有關的短片。他表示最初無從入手,皆因不但對視障或聽障人士的世界欠缺認識,甚至對他們存有一絲偏見。「有次在街上被一位視障人士撞到,那時我暗地埋怨他們『阻頭阻勢,視障就不要外出吧』!直至在計劃中參加『黑暗中對話』的活動,試過摸黑走路及跟他們交談後,便真切體會到他們的生活。」那次經驗不但讓一波放下有色眼鏡,更啟發他創作《沉默騎士》、《傾聽》等作品,用自己的能力感染他人。
拍片啟發理想拒絕做廢青
相對於其他「課外活動」,為期三年的「鄰住創本視」對參加者的參與度要求頗高,青年需在密密麻麻的日程中撥出大量時間參與籌備、拍攝及後期製作等。儘管過程有血有淚,但大專生許詩彤及中學生鄭梓軒均異口同聲表示收穫比付出多。梓軒笑言:「以前我是一條『標準鹹魚』,無自信、無理想。在製作短片的過程,我有不少拍檔是傷健人士,知道他們雖然身體有缺陷,仍積極面對每一日。他們的故事令我鞭策自己,不要再做廢青渾渾噩噩過日子。」與傷健人士成為好友後,梓軒了解到其實他們跟一般人無異,「因此我跟組員構思一齣以傷健人士為題的微電影,希望以年青人喜歡的多媒體及創新方式吸引年青人,呼籲大家不要以奇異或憐憫目光看待我的朋友(傷健人士)。」
大專生詩彤已參與計劃多年,在芸芸作品中,她最喜歡迷你劇《沒有盡頭的戲劇》,更表示那次拍攝經歷改變她的職涯方向。「這齣迷你劇講述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的經歷,為了編寫劇本,我訪問了一些患者及照顧者。以往我在新聞或社交平台看過類似的故事,但面對面的交流卻倒是第一次。原來親身接觸、『原汁原味』的分享,更能感受到那種無助及壓力。」詩彤將所見所聞寫入作品,沒想到作品能觸動人心,在網絡引起迴響,為她持續創作打下強心針。「以前我沒有夢想,現在立定志向,希望在這行業發展,創作更多有意義的作品喚起大眾對弱勢社群的關注。」
體現自我價值「Try Everything 」
不少YouTuber的製作可能是「One-man band 」, 由構思到拍片都一手包辦。但「鄰住創本視」這班青年則採用電視台或電影製作模式,團隊包括多位成員,各有不同崗位,富有創意的負責寫劇本、擅長辭令的負責幕前、熟悉科技的專注後期製作等。輪椅學生陳敏俐表示這種模式讓她知道原來自己也可以貢獻一份。「以往我常常自怨自艾,以為自己一無是處,沒想到我也可以參與製作。」敏俐除了很高興可成為團隊一分子之外,亦從中培養出樂觀態度。「我試過訪問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雖然他也是身體有缺憾,但卻總是樂觀面對,活得多姿多彩。他常常勉勵我說『Try Everything』,這也成為我的格言。」
幾分鐘的作品可為個人及社區帶來改變,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現正舉辦「城載愛‧影傳情」青年攝影及短片拍攝比賽,年輕人不妨走訪社區發掘好人好事,以相片及短片為社會注入正能量。
「城載愛‧影傳情」青年攝影及短片拍攝比賽詳情
比賽組別:中學組及專上教育組
主題:作品須帶出社會資本元素
獎項及獎品:
各組設冠軍一名、優異獎三名。
得獎者可獲獎狀及禮券,並於頒獎禮接受嘉許。
冠軍相片更可於港鐵作宣傳。
截止報名日期:2022年9月30日
遞交作品日期:2022年10月21日
查詢:2503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