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2024。大戰四方城|父女聯手保育非遺技藝 傳承手雕麻將做副靚牌

【明報專訊】新正頭拜年,親友自然會「打番幾圈」。甩牌時,有沒有留意麻將牌上的圖案及字體手感如何?原來麻將牌有手工與機器雕刻之分,前者展現出的深度、力度、獨特感,絕非機雕可比擬。雖然近年手雕麻將開始受人重視,但要傳承卻不容易,要做到「年關難過年年過」?還看新一代如何扭盡六壬,將一手「爛牌」打好食糊。

「以前好多人打牌,如果屋企無麻將,朋友來到坐一陣就嗌走。」手雕麻將工匠張誠忠笑說,上世紀60至80年代的喜慶酒席,牌友在下午2、3時已趕到會場,深怕麻將位被他人「截糊」,所以較大型的場所要常備數十副麻將供賓客耍樂。張誠忠爸爸於1963年創辦的「復興隆蔴雀廠」,便專門承接這類大型訂單,與一般以街坊散客為主的街舖有很大分別。在1980年代麻將雕刻機出現前,張誠忠說所有麻將都是人手雕刻,由於需求龐大,復興隆的規模亦愈做愈大,廠房由九龍城搬至九龍灣。他記得全盛時期業界約有百多名手雕麻將師傅,單是復興隆已僱有10多名。

「那時麻將純粹是娛樂用具,字體及圖案只要雕得清楚便可,不會講什麼藝術,最重要是隻牌不可以太薄(偷工減料),否則客人會扣工錢。」張誠忠笑說雖然客人沒有很高要求,但他自己也對美感有追求,因而時不時會研究其他麻將師傅的作品,看看可否「做副靚牌」。

手雕麻將–手雕麻將的製作方法是將原塊亞加力膠切割成合適大小,之後打磨拋光、雕刻圖案及文字,上色後待風乾便可用小鏟清除多餘漆料(圖)。(曾憲宗攝)

自動麻將枱出現 「誅死」手雕麻將業

及至1980年代,麻將雕刻機技術面世,大幅提升生產速度及減低技術要求。雕刻機的運作原理是預先製作每一款牌的金屬模具,操作者只需手持一支用連桿連接着多支雕刻刀的操控桿,將操控桿照着模具上的坑紋移動,雕刻機的連桿就能同時控制雕刀在多隻麻將牌上雕出一模一樣的圖案來,生產速度比人手快幾倍,而且因為操作技術簡單,毋須手雕師傅的巧手,成本降低不少,機雕麻將的售價自然較手雕便宜一半有多。「我們當時也有自製雕刻機,但機雕出來的麻將字體比較圓,不似手雕般起角有力,不太有美感」。不過張師傅也不諱言,牌友不會從美學角度去評價欣賞,所以不少人轉買較便宜的機雕麻將。

當時機雕麻將對麻將廠的影響尚算輕微,直至在2000年出現自動麻將枱,才真正「誅死」他們的生意。「一套自動麻將枱有齊兩副麻將、自動洗牌枱,售價與機雕麻將差不多,所以好多客都轉用自動麻將枱。」雖然張誠忠說自己都可返內地開廠生產,但基於年紀大已不想再搞新生意。

眼看「一手靚牌變死牌」,麻將廠捱到2009年決定關門大吉,辭掉剩下的員工,又將所有雕刻工具及研發多年的機器全部賣掉,轉投其他行業。由於張誠忠一家都不太會打牌,原以為餘生再也不會與麻將有任何交集,誰不知在2018年他又重出江湖,而邀請他出山的竟然是自己的女兒張凱欣。

突顯刀工–為了突顯一般少被人留意到的細節,Karen曾邀請攝影師以微距攝影手法,放大手雕麻將的獨特刀工。(受訪者提供)
手雕vs.機雕–手雕(右)及機雕(左)麻將的分別,主要在於手雕的坑紋會較深,邊角位較硬朗,整體較生動有力。(曾憲宗攝)

加入藝術圖案 保育手雕技藝

本地插畫師張凱欣(筆名Karen Aruba)自小在復興隆長大,在她眼中,一直只將製作麻將視為家族生意,不覺得是什麼特別事。直至她長大後成為插畫師,創辦了Karen Aruba工作室,再加上麻將牌製作技藝於2014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質遺產清單,她便開始思考如何保育手雕麻將技藝,「雖然工廠已結業,但想起以前由原材料切割、打磨、手雕上色到送貨,都是一家人包辦就覺得很有趣」,所以她希望透過插畫分享自身經歷。在2017年畫了兩幅關於麻將廠及手雕麻將工具的插畫,因而開始受到關注,之後陸續開始構思在原來的麻將雕刻上加入其他藝術圖案,並試探爸爸會否復出。

張誠忠笑說當時第一個反應是疑惑。「心諗得唔得㗎,𠵱家仲有人重視手雕麻將?」但反正閒來無事,而且又較以往刻板的雕刻工作有新意;最重要是Karen竟能摸出「絕章」,從一名退休手雕麻將師傅手上取得整套雕刻工具,所以他才決定重新「起莊」,執起雕刻工具協助女兒推廣及保育手雕麻將,更完成了第一套集女兒的繪畫藝術、自己的雕工與先進印刷技術而成的作品《藝遊四方城》旅遊紀念品。

張誠忠說現時用的手雕工具跟以往一樣,由左至右為暖牌燈箱、上色筆、雕刀、索子及白板刮刀、一筒刮刀及油漆鏟。(曾憲宗攝)

雕「東」非順筆畫走 由底部開始

張誠忠說自己負責雕刻麻將上的文字,女兒設計的複雜圖案則由機器印刷,「沒想到第一次在PMQ元創方示範,竟然有很多人來睇,而且有些外國人睇得很細緻,一睇便睇了幾個鐘,好開心」。他更保留了當年參觀者的評語在手機內,成為他繼續與女兒合作的動力,甚少拒絕女兒的新設計請求,「如果是雕以前那些會好悶,但𠵱家有新的做法就有興趣」。

Karen在2020年更獲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支持,開設「麻雀獻藝工作室」,除了繼續構思新的藝術麻將,又嘗試舉辦展覽,從不同角度展現很少人留意到的手雕麻將技藝,「例如在2022年舉辦的『巧雀奇緣』展覽,就找來攝影師以微距攝影手法,放大手雕麻將的獨特刀法,這些都不是機雕麻將做到的效果」。

藝術麻將–Karen在創作藝術麻將時,其中一個概念是融入地區元素,如這套藝術麻將便以香港小食為主題,圖案有腸粉、煎釀三寶等。(受訪者提供)
「麻雀獻藝工作室」已進駐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3年多,Karen主力負責藝術設計,她說每次想到新題材也要先徵詢爸爸「張師傅」的意見,不能太刁鑽。(曾憲宗攝)

相關閲讀:「籠」的傳人|匠心雀籠工藝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承續香港DNA


經過多年推廣,手雕麻將已受到一定關注,不少外國人離港前都希望帶一副有自己家鄉特色的麻將牌回家留念,Karen亦特別設計刻有不同國家地標及文化元素的版本,例如加拿大、英國、冰島、芬蘭等。推廣工作看似順利,但她逐漸發現要克服傳承困難的問題,「雖然之前都舉辦過體驗工作坊,但因為缺乏雕刻工具,很難讓參加者學習雕刻工藝,只可以輪流嘗試拿起工具體驗一下,以及為一些已雕了圖案的麻將牌上色及剷漆」;另外,她說爸爸小時候都是邊看邊自學,沒有一套完整教學方法,因此她要嘗試從學生角度出發,製作一套容易理解及模仿的教材,例如執刀手勢、推刀技巧、坐姿等,讓年輕人在家練習,「不過在爸爸旁邊看得多,反而留意到更多雕刻細節,例如雕『東』牌,原來是由底部雕返轉頭,而不是順着筆畫走」。她透露近日已克服其中一個難關,找到師傅製作各種雕刻工具,期望在今年底推出教材,讓手雕麻將有更多機會傳承下來。

起初以為張誠忠手上的「筒子鑽」很難操作,但記者分別試用雕刀刮刀後,才發現原來它才是最易上手的工具。(曾憲宗攝)

文:周群雄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