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試食節暨優質食品博覽2025」
為本地零售與飲食市場開創新徑,啟動經濟奇蹟
由4月19日開幕、一連五日舉行的「香港國際試食節暨優質食品博覽2025」已於首四日展期,入場人數突破22萬,超越上屆15萬及預期的20萬人次。展會現場首四日營業額推算超過六千萬港元,逾八成參展商已表達再次參與意願,當中更包括多間遠道而來的國際品牌,彰顯香港市場的獨特魅力與消費潛力。


體驗式消費模式大放異彩 試食節魅力無限
作為疫情後首次復辦,此次活動規模空前,展期橫跨復活節黃金假期五天。展覽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3號展覽廳BCD舉行,匯聚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千個品牌美食,如法國、韓國、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及中東地區,成為四月最令人期待的美食盛事。本屆試食節的成功,離不開其備受歡迎的體驗式消費模式。與線上購物不同,參加者能親身試吃、評估產品品質後再選擇購買,實現「試得安心、買得放心」的購物體驗。這種模式在數碼化浪潮中依然展現出無可替代的優勢。 此外,大會精心策劃的多元化娛樂項目也為活動增色不少。現場設有超大型彈床、親子遊戲區及現場抽獎活動,讓一家大小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共度歡樂時光,打造更多珍貴回憶。
展覽集團主席王學譜表示:「面對香港零售市場遭遇市民外出及網購的競爭,試食節提供消費者先試後買的機會,這種信任基礎消費模式能夠激發消費者的信心,促使他們更願意購買。展覽會結合歌舞表演、充氣彈床和多元餐飲服務,讓全家人可以在其中尋找樂趣,除了購物外還能享受到豐富多彩的展覽娛樂體驗。這種整合式的「購物娛樂」模式為本地零售業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方向。」


市道疲弱下消費力不減 展商看好香港市場潛力
儘管經濟環境疲弱,本屆試食節的亮眼表現再次證明了香港消費者對高質素食品及特色品牌的強大需求和購買力。國際參展商對香港消費市場的反應尤為驚喜。他們指出,香港消費者特別重視產品質素,願意花時間試吃和了解品牌背後的故事,這種消費態度讓他們對未來進一步拓展香港市場充滿信心,為餐飲零售業注入強心針,亦為香港整體經濟復甦提供積極信號。
今屆試食節無論在人流、銷售額還是品牌曝光度方面均創下歷史新高,為參展商和消費者帶來雙贏成果。大會代表表示,來年計劃進一步擴大展會規模,豐富活動內容,吸引更多國際品牌參與,致力於為市民提供更豐富多元的體驗。

以下是一些參展商的見證:
星級美食殿堂的參展商Pigsman Director Kason Lau表示:「首天已差不多賣出我們最初預五天的份量,所以立即要補貨。人流比預期多人和熱鬧,好早已經好多人,沒有預料過。進來的當然都是為了飲飲食食,但都有人是來和我們的產品打卡,所以對於我們推廣品牌都是很好。」

售賣鯪魚肉食品的業昌食品有限公司 創辦人曾先生表示:「生意超乎預期,本想復活節會不會多人去外遊,原來都有很多人會留港消費,人流更是超乎想像。客人都希望我們參加多些類似的展覽,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品牌和吃多些來自順德的產品,若再舉辦試食節一定會再參加。」

售賣台式果汁飲品的兆基貿易有限公司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Thomas Siu 表示:「原先我們預大約一百箱產品,但首日已沽清。之後每天要預備的貨會是首天的兩至三倍。在這裏可以客人試食新產品,而我們的新產品也受到香港市民的歡迎。」顯示了參展商對試食節的成功和對香港市場的信心,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積極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