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關注月隆重展開
賽馬會喜躍悦動計劃推動神經多樣性新視角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喜躍悦動計劃」,於今個10月響應年度「ADHD關注月」,以「專注伴我行,活躍腦潛能」為主題,展開一系列公眾教育活動,致力提升社會對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正確認識,並以神經多樣性的視角欣賞每位學童的獨特潛能。為配合「ADHD關注月」,計劃會舉辦三場免費社區活動,邀請公眾一同參與,透過遊戲、展覽與互動體驗,推動社會以開放、欣賞的眼光看待ADHD。

「賽馬會喜躍悦動計劃」「ADHD關注月」

以神經多樣性角度看ADHD:從「缺陷」到「潛能」

近年,全球教育界愈來愈重視「神經多樣性」的概念,強調ADHD並非單純的學習障礙,而是一種大腦自然運作的變化。ADHD學生往往思維靈活、充滿創意,具備突破框架的潛能。只要社會能提供適當的理解與支援,這些孩子同樣能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

「賽馬會喜躍悦動計劃」於2019年推出,由香港大學心理學系牽頭,聯同五間本地社會服務機構—包括香港明愛、協康會、香港耀能協會、東華三院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共同推行,結合行為治療與創新工具,在學校及家庭層面提供全方位支援。五年間,計劃已支援超過3,000名ADHD學生,並成功開發多項教材與資源,廣受教育界與家長肯定。

創新工具與資源 助家庭與學校同行

計劃團隊設計多項教學與行為支援工具,內容實用且具啟發性,協助家長、教師及社工更有效理解和支援學生的需要,包括:

.腦科學插畫與卡通角色:以淺白插畫與角色解釋大腦運作原理,幫助兒童理解自己的行為與情緒;

.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透過生活實例引導學習,讓抽象觀念具體易明,譬如 「火山歷險記」協助孩子探索情緒與行為調節、「專注電筒」和「分心怪」學習如何保持注意力,以及透過交通燈與路標圖示教導學生「停、想、選、做」的行為自控技巧;

.多元教材套裝:包括六本訓練導讀冊、教育短片、小組活動教材及網上教學平台,方便老師、社工和家長靈活應用。

為配合「ADHD關注月」,計劃舉辦三場免費社區活動,分別於北角東岸公園主題區(第一期)(10月12日)、長沙灣海濱公園(10月18日)及樂富廣場(A區)(11月1日)舉行。
為配合「ADHD關注月」,計劃舉辦三場免費社區活動,分別於北角東岸公園主題區(第一期)(10月12日)、長沙灣海濱公園(10月18日)及樂富廣場(A區)(11月1日)舉行。

ADHD關注月教育活動 走入社區一同探索ADHD的多元面貌

為讓更多市民親身體驗與了解ADHD,計劃於10月舉辦三場免費大型公眾教育活動,內容融合遊戲、展覽、教育互動及資源派發,適合家庭、學生及教育工作者參與。活動旨在提升整體社會對ADHD的理解,減少標籤與誤解,並推動社會更認同「神經多樣性」的概念,創造更具包容性的環境。

最後一場活動將於11月1日於樂富廣場舉行,除了有ADHD資訊展覽,更設有「自由玩」體驗區、互動遊戲攤位及派發繪本,同日亦會舉辦ADHD關注月閉幕禮,並邀請到香港賽馬會、教育局及香港大學代表分享計劃成果與願景。

賽馬會喜躍悦動計劃「ADHD關注月」公眾教育活動第三站
日期:2025年11月1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1時半至3時—ADHD關注月閉幕禮暨活動日
   下午3時半至6時半—「自由玩」體驗區
地點:樂富廣場(A區)
活動内容:
.香港賽馬會、教育局及香港大學代表分享計劃成果與願景
.「自由玩」體驗區
.賽馬會喜躍悦動計劃有關ADHD表演及資訊展覽
.Mr. Men Little Miss(奇先生妙小姐)繪本派發
.互動遊戲攤位

「賽馬會喜躍悦動計劃」透過有關ADHD的資訊展覽,冀提升大眾對ADHD的認識和理解。
「賽馬會喜躍悦動計劃」透過有關ADHD的資訊展覽,冀提升大眾對ADHD的認識和理解。

除了線下活動,「賽馬會喜躍悦動計劃」亦會同步推出線上教育資源、媒體專題報道及社交平台推廣,希望促進社會從強項出發重新看待ADHD學生,減少誤解與標籤,見證每位孩子的成長與潛能。

衞生健康是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重點策略範疇之一。馬會致力啟發及扶助年輕人,支持有不同需要及能力的兒童及青年,確保他們能公平地獲取所需資源,並為他們度身而設發展途徑,共同寫作創造自己的未來,並為社會作出貢獻。未來亦將積極運用跨領域的專業知識,並推動不同項目之間的協作,建設更美好的社會,造福全港市民。

網址:www.jckak.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