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提早放暑假足不出戶趣味學英語 外藉導師教小學生英語寫作做小作家
今年提早放暑假,當然是學習英語的好時機。
Read more今年提早放暑假,當然是學習英語的好時機。
Read more【明報專訊】小朋友的世界永遠都是色彩繽紛,即使3歲孩子都喜歡拿着顏色筆,在畫紙上繪出各種奪目色彩。可是除了做美勞時用到的顏料,大家又知不知道我們日常接觸的食物中也隱藏了天然或者人造的色素?這些色素的來源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今次我們會用兩個關於顏色的小實驗來拆解這些疑問。一個是以天然色素測試酸鹼值的「神奇魔法水」,另一個是為糖果脫下「糖衣陷阱」的「顏色逃走了」。
Read more【明報專訊】網上補習初創企業「博星教育」的創辦人陳如宏說,於今年第二季學校停課期間,用戶錄得近八成升幅。隨着中美角力持續,內地學生負笈美國門檻或提高,博星由以往多聘請美國教師轉而增聘加拿大、英國教師,但強調其平台學生「都是學英文,以後去美國或其他地方都不成問題」。
Read more今年是中國與意大利建交50周年,香港藝術館與意大利烏菲茲美術館合辦專題展覽,展示15至16世紀文藝復興的藝術特色及文化,並展出多幅出自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畫作。
Read more提到VR(Virtual Reality
Read more【明報專訊】香港管弦樂團低音單簧管男樂手初步確診,令人關注吹奏管樂器的播毒風險。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引用美國研究分析稱,低音單簧管為中風險樂器。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即使樂手之間有隔板,對阻止氣溶膠(氣霧)傳播沒大幫助。有周日(11日)到文化中心另一場地排練的管弦樂團稱未有團員不適,亦有管弦樂器學校表示課堂如常,若家長擔心可視像上課。
Read more【明報專訊】逾100萬人次參觀,創下羅浮宮開館以來單一展覽最高入場人次紀錄的展覽,現以私人導賞團形式登陸香港的大銀幕——說的是藝術紀錄片《夜遊羅浮宮:達文西傳奇500年》。拍攝團隊用5K影片記錄這一個達芬奇(又譯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最盛大的回顧展,珍貴展品加上兩名策展人的解說,讓觀眾了解達芬奇的藝術歷程。
Read more■記者實測 學識時間影片:3分鐘實測時間
Read more鴿子是自由、和平的象徵,過往的大型運動會開幕禮便經常見到牠們的蹤影,不少徽號的設計也加入鴿子形象的元素,牠們理應是人類的好朋友。然而早前報道指出,深水埗有人虐殺白鴿,屯門又有人刻意放老鼠膠對付鴿子,土瓜灣有居民備受白鴿糞便困擾,人與鴿的矛盾似乎愈來愈激烈,到底這情况是否可以改善?不如先放低「白鴿眼」,多了解牠們的特性及生活習性,看看是否可以找出人鴿和平共存的出路。
Read more最理想的學習,是把知識融入日常生活。在疫情期間,有一班小學生便運用他們在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學到的知識,自製防疫用品。雖說不上是驚天動地的發明,產品也未臻完美,但學生敢於創新、反覆實驗的精神,已值100分!
Read more為慶祝9月24日「世界海事日2020」,香港海事博物館將於本周六(26日)為小童及18歲以下參觀者提供免費入場優惠。屆時現場會舉辦一系列特備親子活動,包括巨型棋盤遊戲、「國家地理攝影營——香港」作品展、救生衣示範、海上絲路專題導賞和博物館導賞團等,參加者可以邊玩邊認識本港的航海歷史及演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