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啲:聖誕食品由來】豈止布甸、木頭蛋糕?原來還有豬頭!

【明報專訊】西方會在聖誕吃火雞,大概大家都知道,但其實火雞原生地在北美,所以要等到所謂「哥倫布大交換」,才傳入歐洲,因此歐洲人吃火雞,最早也是16世紀的事,至於在聖誕時吃,英王亨利八世是始作俑者。但早在4世紀初,羅馬君士坦丁大帝已把基督教奉為國教,那麼在4至16世紀中間這段漫長歲月,他們又會在聖誕吃什麼慶祝?


相關文章:【聖誕好去處2022】找個聖誕好去處和朋友、情人、家人共享歡樂時刻!一文看清各商場聖誕市集及活動(另附聖誕優惠商品一覽)


燒豬頭盛於16世紀的銀盤上

古時英國人在聖誕會吃鵝,甚至燒豬頭。你沒有看錯,確是豬頭!你或會質疑我信口雌黃,英國是紳士之國,又非蠻荒之地,或「背脊向天」便能吃下肚的中國,怎會吃豬頭?早年曾留學英國的「香江第一健筆」林行止,在回憶英倫生活時,也有記述這稀奇古怪一幕。他說自己並無參與過這樣的盛典,但卻在《牛津郵報》上讀到有關介紹,說牛津的Queen’s College,當時仍會一年一度上演豬頭宴盛事。他描述:「燒豬頭盛於一隻16世紀的銀盤上,裝飾得不倫不類,供放在院士的餐桌上。這時在喇叭手的引領下,學院詩歌班唱着拉丁文的《豬頭頌》(The Boar’s Head Carol)魚貫進入餐廳,院長把啣於豬嘴間的橙取出,贈與領唱者,又將『迷迭香花』的綠枝分贈各院士和嘉賓…… 」

這背後其實有個故事,話說很久以前有位牛津學者,有次步行往教堂望子夜彌撒途中,手執古希臘大哲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閱讀,路過叢林時,衝出一頭憤怒野公豬,原以為手無寸鐵,得束手待斃,但忽然靈光一閃,醒起手中原來是有「寸鐵的」,那就是手中那本鑲在金屬框架中的聖賢書,手忙腳亂下,就以此往豬頭上打,又陰差陽錯的把它塞進了這頭畜生口中,把野豬活生生嗆死。結果,這野公豬的頭,便出現在學院的餐桌上,還經過一番粉飾,還有詩歌班伴唱。

另一應節食品是聖誕布甸(圖),那是將麵粉、牛油、葡萄、果仁、其他果乾等攪拌在一起,再用布包起來,吊在低溫地方一個月以上,再拿去蒸,吃時淋上奶油果醬等汁料,又或更奢侈版本,淋上白蘭地之後再點火上桌。大家或會嫌這種聖誕布甸太粗糙,但要記得那是個吃得飽就滿足的年代,對平民而言,它無疑夠飽肚,與塞滿了餡料的烤鵝或烤火雞一樣是豐裕的象徵。

有關聖誕布甸起源,有說是與凱爾特人的神話傳統有關,他們把收穫到所有好東西都放到大鍋子裏煮,如在穀物中加入水果甚至是肉類,且不斷攪拌,祈求豐收。後來肉類不見了,變成前述的布甸。過程中需要動員家中所有成員一起攪拌,並依照太陽運行方向由東向西移動杓子,當中還有不少宗教繁文縟節。拿到餐桌前淋上白蘭地之後再點火,也不是為了好玩或噱頭,而是表現太陽熱力的宗教儀式。

木頭蛋糕(yule log)也是另一聖誕食品。話說有幾個西歐部族,古時都有在森林裏砍下木柴再拖回家放進壁爐內燒,作為慶祝聖誕的習慣,後來居住環境改變,燒柴枝便變成了吃形態相近的蛋糕。以前木頭會燒幾天,於是這種木頭蛋糕也會吃幾天,在聖誕節前便開始吃。


文:蔡子強​(隔周刊出)

(本版刊出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