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遊。大埔尋古|香港回歸紀念塔、凌雲寺、大埔墟站等 認識本地歷史 反思與大自然和諧共生【附短片】

大埔有不少歷史悠久的景點,明報電子平台組整理香港回歸紀念塔、凌雲寺、社山風水林以及大埔墟站等一連四段網上自然體驗影片,讓讀者了解區內的地理、植物及人文景觀,認識本地歷史。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網站截圖)
 綠匯學苑前身為舊大埔警署。(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YouTube影片截圖)
觀音山山頂上的魚籃觀音像。(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YouTube影片截圖)
牙香樹是本地的常綠樹種,亦稱土沉香。(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YouTube影片截圖)
廣福橋(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YouTube影片截圖)

● 香港回歸紀念塔、林村許願樹、綠匯學苑

香港回歸紀念塔的頂峰可飽覽吐露港美景,但在19世紀末英國與新界鄉民因接收事宜而發生的戰爭,正在此展開。1899年,林村一帶受到戰火摧殘,由簡樸的田園鄉村變成烽煙四起的戰場。綠匯學苑則前身為舊大埔警署,在1899年4月,此處曾經戰火連綿。


● 凌雲寺、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凌雲寺為本港三大古寺之一,建於明朝,原名為「凌雲靜室」,它座落於觀音山西北山麓,而選址與新界望族鄧氏的一段故事有關。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內的觀音山早見於清代文獻,現時山頂上的魚籃觀音像是在後期加設。


● 社山風水林、土沉香、天后宮

風水林帶有玄學色彩,前人對自然環境心存敬畏的心態無形保護了一種珍稀本土樹種土沉香。土沉香曾廣佈於本地各處,「香港」亦因此得名。另提到拜神,自然會聯想「上香」這傳統習俗,但有想過「香」從何來嗎?


相關文章:【「本地團」網上課堂】線上深度遊認識本地多元宗教、彩虹文化 邀不同嘉賓分享 多角度重新認識香港


● 文武廟、廣福橋、大埔墟站

大埔文武二帝廟與太和市於19世紀末一併落成,見證太和市的變遷。而廣福橋是橫越林村河的主要道路,但未有廣福橋時,鄉民需要乘坐橫水渡才可往返兩岸,它於19世紀末建成時除了便利鄉民,又對大埔的兩個墟市帶來什麼影響?


大埔其他地標景點影片可參考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網上自然體驗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