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健康生活|走出社區公園開班 按體質調整強度 街坊變身運動愛好者

【明報專訊】做運動知易行難,明明是促進健康的不二之選,為何總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到底缺乏的是時間、空間,還是恆心與動力?今期「健康點部署」從家庭主婦紫虹的視角,看看抗拒運動的原因,以及變身成運動愛好者的蛻變之旅。

【Case:家庭主婦 紫虹】

紫虹(黃志東攝)

護行者今年4至6月舉辦體重管理班,運動課和營養課各有6堂,針對40至60歲過重的葵青區街坊。紫虹是其中之一,她在3個月內建立健康飲食和運動習慣,體重減了6公斤。

健體教練譚思哲(哲sir)這次帶領學員走入社區,在離家不遠的公園做運動,希望他們體會做運動的可行性和樂趣。紫虹在他見證下成長,不只學懂做運動的好處,更把資訊傳遞予家中成員,一同邁向健康生活。

譚思哲(黃志東攝)

虹=紫虹 記=記者 哲=健體教練譚思哲

1.BMI超重 走路不適骨頭痛

紫虹自覺肥胖身形影響生活,遂參加計劃。哲sir為她計算BMI(Body Mass Index,體重指標)達28.3,屬於超重範圍。

記:為何參加體重管理班?

虹:見自己太肥,走路也不舒服,然後骨頭好像有點痛。又見到有這個信息,(計劃)咁好不用錢,所以快點報名。

記:當時哲sir就幫紫虹做身體檢查,例如量度體重和BMI嗎?

哲:是的,還有聽到她說有興趣參加計劃,就幫她量度一些能力,例如坐低起身、手腕力。她也算是過重,體重75公斤,體脂有37%。

記:運動班在星期四晚上舉行,是否這個時間對你才較方便?

虹:因為小朋友還小,所以要接他們去一些活動,補習回來吃東西。星期四相對有時間,平時較忙。

2.找到呼吸節奏 踏出第一步

減肥離不開運動,為何這麼多人不能踏出第一步?

虹:以前我不運動,跟了教練才堅持。之前最多只是拉筋,叫我跑步?不要搞我,寧願叫我不進食。我最怕運動。

記:為何這樣害怕?

虹:以前我覺得呼吸困難,不懂呼吸;後來做了運動,他們(教練)教我呼吸,知道要大聲呼吸,好像慢慢地就會舒暢,沒那麼累。如果不懂就很累,因為氣上不到來,很辛苦。

哲:找到一個好一點的呼吸節奏。

虹:是呀。

哲:現在會不會更喜歡做運動呢?

虹:會,以前一回家就攤着看手機,什麼都不想做。現在能夠動就動,例如坐巴士,或者站着等巴士時都會動一動,不放過任何機會。

3.動作易明 最重恆心

紫虹說運動課的動作容易理解,只是初時需要意志堅持。

虹:其實那些動作很簡單,每個人都懂,但做落會一身汗。效果挺好的,很易上手,我家裏的小朋友都懂得做。

記:初時哪些動作最難?

虹:一開始做的時候,特別是做開合跳,我的手抬不起。我經常問哲sir「得未得未?」他做了十下八下,我最多做到六七下,手就抬不起了。

記:學員抬不起手是什麼原因?

哲:主要是肌肉不夠力,少有抬手這麼高,肌肉繃緊。

記:之後動作是否做得愈來愈多?

虹:現在可以抬起手,順暢和輕鬆很多。一開始很笨重,蹲不低,手又抬不起。

記:但你都堅持下來,想看看可不可以進步?

虹:是呀。自己一個無心做,拖拖拉拉,得過且過;但有人帶、有恆心做,然後見到體重下降這麼多,有信心嘛!

訓練肌力的橡筋帶很輕,但須小心控制力度。哲sir指出街坊必須鎖緊手腕,以免用錯力而受傷。(黃志東攝)

4.叫家人一起做

現時紫虹每周兩至三次,做20分鐘以上的運動,包括跑步、踩健身單車、瑜伽等。

哲:參加運動班後,有沒有做多運動?

虹:有你們給的影片跟着做,確實做多了很多。平時等巴士都會做一做,踮踮腳伸伸手,拉一下筋。我還叫兒子跟着做,因為可以增高。

哲:兒子現在有沒有做多了運動?

虹:有,因為有條件。我不讓他用手機;又例如他喜歡看書,有時會答應買書給他。現在他是發育時期,都希望他身體好一點。


相關閲讀:【鍛煉身體。操Fit啲】全新健身生活空間進駐中環 設成人和兒童健身課程 親子齊享運動樂


5.教練營養師一對一交流

健體教練及營養師會在每次運動課前,一對一與學員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

每堂運動課前,哲sir會為學員量血壓,確保身體適宜做運動。(黃志東攝)

記:一對一交流通常是怎樣?

哲:他們有這樣的身形,可能是因為少做運動或飲食出現問題。其實大家都知道運動是健康,但為什麼很難實踐?我們希望透過跟他們聊天,想想如何一起解決。

記:你現在一天之內幾時做運動?

虹:不固定的,我想去做,或者做晒啲嘢就會去做。小朋友要補習時,我會在家裏踩健身單車,或者出去走走。有時他們還沒起牀,我已經出去了。

健康操以8句琅琅上口的口訣,加深學員對動作的記憶,回家可以複習。(黃志東攝)

【個案睇真啲】

體重漸減成堅持動力

過往的體重管理班,安排學員在醫護行者的中心做運動。今次首度走入社區,哲Sir希望讓運動這回事變得平易近人,「不想他們有錯覺,覺得一定要上去中心或在某些地方才可做運動,其實哪裏都做到」。不少街坊置身蝸居,缺乏運動空間,上課地址特意選擇區內公園,亦想啟發他們思考如何善用公共空間。舒適家居讓人失去動力,紫虹坦言以前在家時而做運動,時而與家人聊天,又會放棄做下去。自從養成運動習慣,她學懂一條自我管理的妙計,「現在出街會逼自己走遠一點,然後我又不坐車。行到這麼遠,又不帶八達通,怎樣回去?逼自己行返去囉,其實都要逼的。」

紫虹從懶於運動到愛上運動,全因目睹自己的進步,「每日秤的時候,看到數字一下一下少了,很開心,就堅持下去」。經過3個月的體重管理班,她從75公斤減至69公斤,BMI重回正常水平。計劃針對區內BMI超標的街坊,所有學員並無運動習慣,部分有膝痛。針對這班運動初哥,成功減肥固然是美好願望,但計劃更期望養成運動習慣。有別於全職家庭主婦紫虹,哲sir指出有些學員是在職人士,收工趕來上課已經身心疲累,「其實都明白,很多人未必有這麼多時間做運動,但都希望這個活動令他們開始有意識,慢慢去做運動」。

「太辛苦嚇走人」 按體質調整強度

運動課分為兩部分:利用橡筋帶訓練肌力,以及力求消脂的健康操。選擇這兩個項目經過細心考量,例如戶外運動課不適合攜帶啞鈴等重型器材,遂改為輕便的橡筋帶。細看八式健康操,包含簡易的HIIT(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強度間歇訓練),「當然做更高強度的HIIT可以消耗更多能量,但有不同方面的取捨」。運動切記持之以恆,「太辛苦會嚇走他們,這是我們不想的。要留住他們,慢慢培養習慣。」哲sir以速度作為加深難度的準則,隨着學員愈來愈熟習動作,最初一堂課只做到兩組健康操,後來已可完成三或四組。學員之間能力有差異,譬如有膝痛的街坊不宜跳躍,哲sir會因應個別情況調整運動強度,並適時提醒休息。

學員會在體重管理班的頭中尾段磅重,看看持續運動後有否改善,並檢討計劃成效。(黃志東攝)

訪問當天,體重管理班已經完結一個多月,紫虹剖白最近享用父親煮的美食,胖了3公斤,「一睡醒就升了,嚇死我」。哲sir着她不用擔心,笑言有學員故意在磅重前幾天少吃一點,但其實長期的數值比短暫升跌更具參考價值,所以計劃是以3個月的變化來衡量成效。有些學員的體重在3個月後未有明顯減低,不過哲sir樂見他們養成運動習慣,繼續迎接減重的持久戰。街坊並非孤身作戰,紫虹在計劃中認識幾位「戰友」,現時仍會相伴到中心或運動場做運動。「這班街坊幾好玩的,他們嘻嘻哈哈,做着做着就做完了,時間過得很快。」

走入公共空間 路人感興趣

學員跟隨健體教練的指導,在公共空間大展拳腳,吸引旁人注目。訪問期間一位叔叔走前,熟稔地問哲sir今天是否有運動班。原來他是公園的清潔工,早前見哲sir教班,加上醫護行者團隊周五會擺街站,因而互相認識。運動文化在社區傳播,哲sir透露戶外運動班不只服務學員,有時在公園嬉戲的少數族裔小朋友會加入,學員甚至攜同子女參與。紫虹則把運動帶進家庭,監導兒子跟隨哲sir提供的影片做運動,又會按營養師的教導為子女安排健康飲食。

就算沒有教練指導,紫虹現在也堅持運動,每周兩至三次做20分鐘以上的運動。為什麼如此勤力?紫虹:「因為知道運動的意義是什麼,可以令自己健康一點,為什麼不做?他(教練)不可能時時刻刻盯着你,最終是靠你自己。」

文˙ 朱令筠

{ 圖 } 黃志東、醫護行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利永倫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