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設計節】社會動盪反思家的定義 家具設計以可持續發展主題為本 建構美好家居

【明報專訊】受疫情影響,家具設計變得比出外見人的時裝更為重要。加上歐洲戰情影響,不少人及設計師亦反思家的定義。今屆倫敦設計節中,策展人Jane Withers主理的Brompton設計區,便以Make Yourself At Home為題,讓人重拾家的感覺;地點上偏離巿中心的Park Royal設計區,則是培育不少設計新秀的工作室集中地,不少展覽及主題均以可持續發展為本,貼合因為社會動盪而讓人更着重長遠發展的大趨勢。

Make Yourself At Home這句說話有趣之處,是大多是主人向客人示好的禮貌語句,一如中文「隨便坐當自己屋企一樣」;但在英國,這句示好的說話,亦可以視之為客套。如果將這句話放回自身,則可以有趣地演繹成如何建構自身家居。Brompton設計區展覽最有趣的部分,是位於South Kensington車站旁的藝術中心Cromwell Place。

創意修復——R for Repair: London×Singapore,展出一系列以creative repair為本的展品,並展出作品修復前後的短片。(Zuketa Film Production攝)
升級再造花盆——Martino Gamper & Friends主理的No Ordinary Home,以升級再造花盆為主題。(Dawn Hung攝)
頭髮素材——Sanne Visser的Extended展覽,用上頭髮作為主要素材,由圖中的鏡子和製作繩索的頭髮,均從髮型屋收集得來,全面就地取材作升級再造。(Dawn Hung攝)

迷彩布結呈現戰亂當下

大家對設計與家的最直接聯想,該是家品。但Cromwell Place與周邊展所關注的,並不止於設計如何締造美好家居,其中最具象徵意義的是由烏克蘭品牌NOOM展出的Gropius Low Chair Military Limited Edition,由設計師Kateryna Sokolova、ELLE Decoration Ukraine編輯Nataliya Bakulina和美術總監Antonina Latayko聯合創作。Gropius Chair本是NOOM的名物,但這個特別版用上當地傳統手藝,製作出由4000個布結串成、感覺有點像迷彩的椅面。這個處理手法有趣之處,在於Gropius Chair首次推出時,烏克蘭正值太平盛世,但這個軍事版面世時正值烏克蘭戰亂,在設計意義上形成強烈對比。

盛世與戰亂——由烏克蘭品牌NOOM展出的Gropius Low Chair Military Limited Edition,將太平盛世與戰亂作對比。(Dawn Hung攝)

剩餘素材 升級再造

除了較沉重的展品,中心內亦有不少趣味探索。如由Martino Gamper & Friends主理的No Ordinary Home,便以設計花盆為主,找來不少設計師參與。如Oscar Wanless設計的Dingle,便將Mobile Art元素注入設計。整個展覽的巧妙之處在於各設計師需要用上工作室內的剩餘素材或已有設計概念等,作多個層面上的升級再造,帶出深層次的家居環保。由SEEDS Gallery主理的Two Kettles, No Sofa,找來設計師James Shaw與作家Lou Stoppard合作,設計以一對情侶走入同居階段時,如何結合兩者的生活習慣為靈感,以James Shaw簽名式的Plastic Baroque擠壓成形技術製作家品,有些是純Plastic Baroque,有些則將Plastic Baroque與傳統家俬結合,來貼合情侶角力的對比。

日本紙藝——Paper by David Horan展覽由紙藝家David Horan與藝廊Béton Brut合作,展出一系列糅合法國及日本紙藝製作的家品,如圖中的紙牀。(Béton Brut提供)
Two Kettles, No Sofa——設計師James Shaw與作家Lou Stoppard的作品,以情侶走入同居階段時如何結合兩者生活習慣為設計靈感。(Andy Stagg攝)

大本營探索遷移流離失所

同樣位於Brompton設計區的,還有整個倫敦設計周的大本營Victoria & Albert Museum,如英籍藝術家Osman Yousefzada的裝置展What Is Seen And What Is Not,又或是黎巴嫩建築師Annabel Karim Kassar的The Lebanese House: Saving a home, Saving a city,都是探索遷移和流離失所的展覽,From the Forest及Plasticity則是面向環保素材的展覽。當中最有趣的,是由新加坡Hans Tan Studio及英國Jane Withers Studio聯合策展的R for Repair: London×Singapore,展示設計師如何修復生活用品,由具個人紀念價值的物件如相機到日常小玩意都有,呈現修復其實不止於修復的創意。

泥釉飾紋——Bethan Laura Wood與英國瓷器品牌1882 Ltd.合作的Disco Gourds瓷器系列,用上泥釉飾紋(slip lining)技術,外形則以食物形態為靈感。(Paul Quezada-Neiman攝)

文:Dawn Hung

編輯:陳淑安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