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黑膠唱片復興】由零開始自行研發壓碟機 延續本地黑膠工藝 盡展香港人永不放棄精神

【明報專訊】當串流音樂平台成為現代人的聽歌主流,CD唱片逐漸式微,誰會想到黑膠唱片(vinyl)竟會翻生?更意想不到的是,有港人早在復興火苗還微弱時,已投入大量資源研發黑膠唱片製作,2015年成為當時亞洲區內第二間黑膠唱片生產商。首榮(PrimeDisc)董事總經理陳英明不諱言押注黑膠純粹為賺錢,但回頭再看,支持他們上下一心排除萬難的原因,卻是永不放棄、要爭一口氣的香港人精神。「當初很多人都潑冷水,說我們做不到好音樂,所以更加要做到大家都認受我們!」

市場調查機構Luminate早前發表2022年全球黑膠唱片銷售報告,顯示單在美國市場,全年共售出4350萬隻黑膠唱片,是自2006年黑膠唱片銷量首次錄得回升以來,連續17年錄得增長,去年銷量更比2006年多48倍。黑膠回春之風亦吹至香港,不少歌手如林家謙、張敬軒等也將新曲灌錄成黑膠唱片推出,例如林家謙在去年推出了3張專輯,據業界人士估計,每張銷量均有5000、6000隻。首榮董事總經理陳英明說,雖然難與1970年代黑膠唱片全盛時期相比,但放諸與串流音樂平台爭長短的今天,依然是個令人驚訝的數字。而首榮2022年的黑膠碟印數亦比2016年上升5倍。

外銷為主——雖然曾有香港唱片公司稱會找首榮出黑膠唱片,但陳英明說後來才發現只是客套回應,直到現時香港訂單仍只佔生意額的5%,遠不及內地、日本及韓國。(黃志東攝)
自行研發——李志剛說由於壓碟機一機難求,因而曾誤墮騙局,損失過百萬元訂金,最終激起他自行研發的決心。他說現時要增加生產線,也不用為添置器材奔波。(受訪者提供)
刻上音軌——刻錄機在圓形母盤樹脂上刻上音軌,完成後其實已可直接放在唱盤上播放。(受訪者提供)
放大鏡檢查——由於母盤質素會影響之後製作的所有唱片,因此必須用放大鏡嚴格檢查有否瑕疵。(受訪者提供)
繽紛色彩——黑膠唱片不一定是黑色,還可溝出不同色彩及圖案,李志剛說曾有客戶甚至要求製作「肥牛」紋理。(黃志東攝)
陳英明(黃志東攝)
李志剛(黃志東攝)
梁振宇(黃志東攝)

新歌手輩出助黑膠復興

陳英明認為近年香港樂壇的黑膠復興現象,與新歌手輩出有莫大關係。他說以往唱片公司很着重為歌手出唱片,視為主要收入來源,但自從音樂數碼化後帶來的盜版問題,以及千禧年後串流音樂平台的興盛,都嚴重打擊實體碟的銷量,歌手要掙錢,幾乎都要靠廣告代言,「所以香港新世代歌手較着重開演唱會,因為更容易增加歌迷及提升知名度,之後才有機會成為廣告代言人」。另一方面,陳英明說現時歌迷很踴躍支持偶像,會自掏腰包製作與偶像有關的紀念品,再送給其他歌迷;而在演唱會上,也不吝嗇金錢搶購官方產品,例如黑膠唱片,就算歌迷沒有唱盤也會當紀念品購買,成為唱片公司及歌手另一筆收入來源。

回想2015年開始研發黑膠碟時,陳英明說香港的黑膠市場完全是另一種狀態,「香港雖然也有少數現役歌手出黑膠唱片,不過大多數屬零星個案,生產數量亦不多;而香港唱片公司主要推出的黑膠唱片,仍是張國榮、鄧麗君、甄妮等歌星的復刻金曲」。他說當時黑膠唱片的銷售對象是音響發燒友,唱片公司會標榜於歐洲錄音室製作、日本製碟廠壓碟,營造靚聲形象,「不過,從部分唱片公司取得的信息是製碟公司的回應很慢,如過程中需要修改,往往要拖長到半年以上才能交貨」。陳英明當年曾向唱片公司試探打聽,如本地有黑膠碟生產的話,會否落訂單?得來反應相當一致,大部分人首先質疑有無可能實現,但說如果真能成功,也會樂於下單。於是他便開始與員工着手研究生產黑膠唱片的細節。


相關閲讀:全新知識型文化節目 深入淺出介紹音樂知識


由零開始摸索 自行研發壓碟機

問陳英明為何有復興黑膠生產念頭?他說一開始純粹是商業考慮,與使命感無關,「首榮在1997年成立,主要業務是製作光碟及DVD。雖然當時生意尚算不錯,也拿到了Microsoft、Apple授權生產電腦作業系統光碟的訂單,不過由2002年起,我們已發現實體碟的生意開始下跌,IT業界已慢慢朝串流下載發展。當時我和同事已考慮應否拓展其他業務,但一直沒有合適方向」。大約10年前一次偶然機會下,就讀中學的兒子遞上外國友人送贈的黑膠唱片,才令他靈光一閃,「我很好奇為何還有年輕人聽黑膠,便上網搜尋資料,發現原來黑膠雖然式微,但在美國及歐洲一直還有唱片公司出碟,而且銷量正在回升」。他又再搜尋生產黑膠碟市場狀况,發現歐美等地約有40多間生產商,相反全亞洲區卻只有日本1間廠,再加上香港唱片公司的反應「正面」,讓他確信有發展潛力。

首榮營運部經理李志剛笑指,起初大家都以為黑膠唱片是數十年前的技術,而公司連更先進的光碟都能夠生產,理應易如反掌。「落手做才發現是另一回事,因為黑膠製碟已在香港及附近地區中斷了20多年,無論是物料、生產設備及技術都變得一片空白,無人可以請教,真真正正要由零開始摸索。」李志剛說最後在朋友幫助下,才能到歐洲一間黑膠廠房參觀整個生產流程,「就算買不到設備機器,只要知道原理,都有機會自己研發」。他說幸好後來在美國買到二手刻錄機,雖然已有50年歷史,買回來後還得維修接近1年,但至少可開始嘗試刻錄黑膠母盤。

簡單來說,製作黑膠唱片先要「刻盤」(lacquer mastering),即將音訊經刻錄機刻在一塊表面包有一層樹脂的圓形母盤上,刻錄工程師梁振宇說,黑膠唱片是通過唱針在表面坑紋內移動,拾取刻錄在上面的模擬音訊,由於技術所限,它能表現的音色及音頻範圍與數碼音效有很大分別,因此不能直接拿取數碼音訊去製作黑膠,必須因應黑膠特性來調整,他也摸索了很久才能掌握技術。他說刻錄母盤過程必須非常小心,因為之後的壓碟模具都是出自這塊母盤。李志剛說經確認無誤及多次清洗,便會將母盤噴銀電鍍,製作出用來壓碟的模具,當完成黑膠唱片的A、B面模具,便可分別將模具安裝在壓碟機的上下兩邊,再在兩邊各自放上一塊圓形唱片標籤,便可放入已預熱的塑膠材料壓碟,壓碟機會將上下母盤夾在一起,約半分鐘便可將膠料壓成兩面都有音樂的黑膠唱片,冷卻後便可入袋封裝。


日本音樂大師曾評「要更加努力」

過程看似簡單,但李志剛說每一步都要摸着石頭過河,由開始研發到2016年中第一次試產,足足用了1年半時間,「由無到有當然開心,不過音質其實不好。當時曾膽粗粗邀請日本音樂大師試聽,對方沒多說什麼,只很有禮貌地叫我們要更加努力」。其後經過不斷改良技術,以及掌握不同膠料特性,音質才愈做愈好。李志剛說3年多前為香港著名錄音總監Raymond Lo製作《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室樂版黑膠唱片,對方對音質的要求極高,為了能讓黑膠唱片還原錄音現場的樂器擺位及深度,單是調聲已花了9個月,梁振宇在刻盤時也做了5、6次改動,終能過關推出,反映他們的製碟技術已達高水平,足以滿足音響發燒友的要求。現時也愈來愈多香港歌手找他們出碟,證明他們也可以做到好音樂。

陳英明說現時黑膠碟製作收入已佔公司營業額逾半,超越CD及其他類型光碟,而他預計黑膠市場將會繼續在亞洲增長,公司已擴大規模,添置不少製碟設備。不過,他說還未打算放棄CD等光碟業務,因為公司的願景是要永續為世界製造可以存留下去的媒體,例如近年他們也開始生產卡式錄音帶。「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光碟都變成懷舊產品呢?」

文:周群雄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入門唱盤:留意唱臂負重量   方便換唱頭升級

特別唱臂——TEAC的入門黑膠唱盤外形一向美觀,TN-4D-SE唱盤更有一支特別唱臂,是TEAC與日本著名唱臂開發商SAEC合作開發,可兼容其他動磁式(moving magnetic)唱頭。不過,跟機已配備美國品牌SUMIKO的Oyster唱頭,都有不錯的拾訊能力。唱盤另一賣點是支援USB輸出,可將音效輸出至電腦,再轉換成數碼制式儲存。($5280)(黃志東攝)
避震技術佳——Technics多年來仍有推出DJ打碟唱盤,故生產黑膠唱盤技術頗高,而SL-1200GR亦保留了DJ唱盤的造型。同樣是入門機,但價錢卻較TEAC貴近兩倍,原因在於唱盤選用的物料及避震技術較好,轉盤轉速穩定,可播放較佳音質。另外,唱盤上的刻度容許用家準確微調針壓、偏壓,唱臂亦可支援較重的唱頭等,可玩度及兼容度更高。($15,000)(黃志東攝)
林項鍵(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香港黑膠唱片市場回春,HK68黑膠專門店老闆林項鍵(Keith)說的確吸引一班新手加入,「他們買黑膠唱盤(turntable)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些歌迷買了偶像的唱片後想播放,亦有些年輕人特別喜愛懷舊事物。我遇到最多的是踏入中年、收入有餘裕的顧客,想重投黑膠唱片音樂,所以也會來買機」。不過,Keith說由於各人心態不同,購買入門機時也有不同要求,「例如年輕歌迷純粹想播放偶像的唱片,他們或會到內地網購平台買一體式(all-in-one)黑膠唱盤,價錢只是數百元,機身已有齊唱盤、唱臂、唱頭及唱放(phono),買回來接駁藍牙喇叭就有聲出」。雖然沒有音質可言,但這些歌迷也不太在意。


一體式慳位 適合新手

Keith認為一體式黑膠唱盤非常適合新手使用,一來播放較簡單,只需搭配一對內置放大器的主動式喇叭便可播放,要求擺放空間不大;二來價錢亦較大眾化,可讓新手學習玩黑膠的基本功。不過,他認為如果對音質有一定要求,或認為自己有機會繼續聽黑膠唱片,挑選入門機時便要留意唱臂的兼容度。Keith說其中一個影響播放音質的組件是唱頭,當唱頭上的唱針沿着黑膠唱片上的音軌移動,產生的震動會被轉換成音訊,因此如要提升音質,一般都先從唱頭入手。雖然不少入門機都可更換唱頭,但也要視乎唱臂的負重量,如果日後心儀的唱頭過重,便可能要更換整部唱盤,所以買機前應留意產品資訊,或向有經驗人士請教。


直驅較皮帶帶動音質佳

對音質有較高要求的話,Keith推介右邊兩部日本品牌一體式入門黑膠唱盤,「兩部機都是直驅(direct drive)唱盤,即由摩打直接轉動,相較由皮帶帶動(belt drive)款式,起動更快及轉速更穩定,音質會較好」。

■HK68黑膠專門店

fb:@HK68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