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藝學院師生赴汕頭學廚 潮菜晚宴展學習成果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再度夥拍中華廚藝學院,為學員帶來實地研習粵菜的機會,早前於七月下旬舉辦「中華飲食文化培訓計劃— 潮汕篇」,率領近30名師生前往汕頭「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學習潮菜精髓。學員於10月31日的結業禮及晚宴上,設計及烹調多道潮州菜式,展現學習成果。學員分享到汕頭參與培訓的機會難得,更加深了對潮汕文化的認識。主辦機構正積極籌備明年再度舉辦培訓,更希望帶來突破,讓學員增廣見聞。

計劃為期八日,由多位國家級、省級烹飪導師親自教授,並獲潮人潮菜研究院支持,邀請潮菜大師鍾成泉到場指導。培訓課程教授多款潮汕經典菜式,學員亦參與了多場研學活動,包括參觀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及潮人潮菜研究院,體驗非遺文化潮州工夫茶,及觀賞英歌舞表演等。

冀年青人獲得多元化體驗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副行政總裁龔明明希望,年青人透過到內地培訓,可以獲得更多元化的體驗,「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去年與中華廚藝學院在順德舉辦的培訓計劃反應十分理想,因此今年再舉辦計劃,繼續支持年青人擴闊視野。現時正構思明年的培訓計劃。」中華廚藝學院中式廚務部課程經理(中式餐飲及營運)劉志堅期望,培訓計劃每次也有突破,希望帶領學員衝出香港之餘,對學員未來的事業發展亦有幫助。

學員涂育達首次踏足內地,正是參加培訓計劃到訪潮汕,他認為是很好的機會學習當地菜式,除了飲食文化之外,亦接觸到當地的文化,包括英歌舞。學員張心悅亦稱,旅程獲益良多,「培訓課程除了學習到潮汕菜式的特色,亦參觀了博物館,讓我對潮汕文化加深認識。」眾多菜式當中,對她來說難度最高的是沙茶牛肉炒粿條,因為火候要控制得宜,這道菜亦成為了結業禮晚宴其中一道菜式。結業禮晚宴其他菜式包括厚朥蠔烙、黃金蟹棗、乾炸肝花、青瓜蜇花等潮式開胃小食,由潮州特色青欖製作的青欖花膠燉黃螺頭、滷水拼盤(鵝片, 五花肉, 豆乾)、油泡麥穗魷、老式煮炊魚、川椒鮮雞球、方魚炒芥蘭,甜品為鴨母捻及反沙香芋條。學員鄧澍昉表示,這些菜式較特別,香港較少見,製作上亦較難,所以晚宴揀選這些菜式。

近百位嘉賓共同見證學生在潮汕學藝的成果。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專員陳瑞緯致辭時表示計劃為青年提供一個接受名師指導的機會,促進粵港兩地廚藝交流。
學員(左起)張心悅、涂育達、鄧澍昉、許建翔為結業禮晚宴設計及烹調多道潮州菜式。
近30名師生前往汕頭「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學習潮菜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