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藝術共融|視障小提琴家、聽障表演者展才華 藝術舞台表達自我

【明報專訊】在藝術世界裏,最著名的殘疾人士可能就是貝多芬,但我們從不稱他為殘疾音樂家。即使他後來聽不到,仍能譜出無音樂天賦的人無法編寫的動聽樂章,無音樂天賦卻不是殘疾,只是因為在藝術裏沒有殘疾與健全的樊籬。

下月舉行的共融藝術節「無限亮」2024讓不同能力的藝術家分享所思所想,其中日本紀錄片導演原一男早於1970年代試圖打破殘疾與健全的對立;香港小提琴家丁怡杰和日本表演者南村千里恰恰證明,只要克服障礙亦能投身音樂和舞台;殘疾只是另一感知世界的方式。

早於1972年,原一男便拍攝出道作《再見CP》,記錄日本腦麻痹(cerebral palsy)患者的日常生活。腦麻痹即腦細胞在大腦未發育前受傷或病變,造成肢體動作、語言溝通等障礙,但是片中腦麻痹患者同樣會建立友誼、組織家庭,鏡頭下亦不忌諱展露他們憎惡、性需求一面,其實跟「常人」無異。

視障小提琴家丁怡杰3月中將會舉行小提琴獨奏會《弦起的故事》,透過多元選曲分享她從小到大的音樂旅程。(賴俊傑攝)

記錄腦麻痹患者自主一面

原一男表示,當時拍攝《再見CP》的原委,是他發現歧視來自區分身心障礙者的價值觀,令到社會定義沒有殘疾才是健康和正常,從一開始就有意識反擊偏見。他舉例如同當下Black is beautiful的文化運動,他相信殘疾的身體也可以是美,於是先用半年時間跟紀錄片主角建立關係,說服他們用紀錄片形式表達信息。社會一般認為殘疾人士需要協助,但原一男邀請的其中一名拍攝者横田弘,在鏡頭前不使用輪椅,反而顯露屈曲的雙腿,以雙膝觸地前行,形象化彰顯腦麻痹患者的個人自主,改變了日本社會對殘疾的看法。

原一男相信紀錄片仍有改變社會的力量,儘管當下拍攝相關議題容易被指控是在消費殘疾人士,他卻不諱言「無論拍一部劇情片還是紀錄片,都需要製作資金。電影的本質其實是一種商品」,故而電影製作者有義務接受這個事實,並藉此處理殘疾人士面對的問題。《再見CP》說明殘疾人士跟「常人」無異,就算在藝術世界亦然。

日本紀錄片導演原一男的出道作《再見CP》(1972),記錄日本腦麻痹患者的日常生活,顛覆當時日本社會歧視殘疾人士的主流意識。(無限亮2024提供)
 原一男(資料圖片)

丁怡杰是香港小提琴家,香港演藝學院(APA)碩士生。「學校有很多考試,還要寫很多論文,做那些research(研究)真的很辛苦。」她的研究題目是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的不同演繹,再套入自己的演奏方式來討論,忙碌又充實的大學生活與普遍學生一樣。但其實,她是學院收錄的第一名視障學生。自出生起丁怡杰便患有重度視力障礙,眼前只見模糊掠影,但她認為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就能做到音樂家,與普通人無區別。

她兒時需要依靠母親幫忙,用粗筆在紙上書寫手掌般大的字詞來讀書學習。到小學六年級,視力退化至僅能夠感光,什麼都看不到。儘管如此,丁怡杰的父母想她像普通小朋友一樣開心成長,讓她嘗試不同興趣活動,其中小提琴的美妙音色特別觸動到她,於是她從小就定下願望——拉出動聽的琴聲,演奏給觀眾聽,丁怡杰堅持音樂路至今。

自學點字樂譜 練琴更自由

她指初時學習非常困難,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學習正確的拉弓姿勢。「其他人可以看着鏡子,一邊看一邊拉,發覺自己不對可以改,但我沒有辦法這樣做,一開始學需要老師手捉手教我,告訴我姿勢怎樣擺,靠自己每天練習。」除了練成肌肉記憶,丁怡杰腦海中也要時刻糾正自己。此外,閱讀樂譜也為她帶來挫折感。最初丁怡杰可看着媽媽的手抄樂譜來練習、記譜,但後來完全失去視力,要依賴他人為她讀譜。

「我覺得好像單靠自己,完全沒有辦法繼續學小提琴,沒有人幫忙就不能拉,所以非常沮喪和不開心。」丁怡杰又說,整個過程難以適應,只好慢慢調整練習方式和轉變心態。後來她到香港盲人輔導會圖書館自學點字樂譜,現時已經可以自行讀譜,「自己看譜有一個很大的自由就是,我想看哪裏就可以看哪裏,想看什麼就可以看什麼,所以學習更加順利」。

丁怡杰現時已經可以自行讀譜,減少依賴他人幫忙。紙本版點字樂譜和電子點字顯示器都是她的好幫手。(賴俊傑攝)

不以殘疾為藉口 「每個人都有難處」

丁怡杰認為她已經離不開小提琴、離不開音樂,只要一天不練琴就渾身不舒服。練琴已成為習慣,每天平均練習5小時,現已達專業小提琴手的水平。畢業後,她希望當一名音樂家。不過在現實的香港,音樂學生的出路已是平平,莫講當職業,再加上身體的缺陷,這條音樂路豈不會難上加難?丁怡杰就這樣說:「其實包括我們普通APA同學,畢業後都一樣要面對例如找什麼工作、能否找到工作,每個人都有要面對的難處。反而我覺得我們要善用長處,而不是經常去看我們沒有的。」

丁怡杰十分欣賞著名的以色列裔美國小提琴家Itzhak Perlman,她指即使Itzhak Perlman坐在輪椅上拉琴,但他的能量比站着拉琴的人還要多,「他令我覺得雖然我看不到譜,但是我絕對可以通過努力去做到像普通人那樣,拉到這麼有心、感動人的音樂」。

另一方面,丁怡杰盼通過音樂幫助更多人,例如將音樂知識傳遞給學生,「我什麼學生都有教,普通學生都有,我不會理他們有什麼缺陷或者怎麼樣,只要有心學,大家都有權利吸收知識」。通過演奏能力去認識不同的人,找更多機會演奏,或者去做分享會,都是丁怡杰認為值得做的事,主要看自己是否願意嘗試。

丁怡杰下月將會出演小提琴獨奏會《弦起的故事》,音樂會樂曲多元,上半場第一首是孟德爾頌《乘着歌聲的翅膀》,她形容是一首比較像少女的小品音樂,引領觀眾進入她的音樂世界;接着是貝多芬的第七小提琴奏鳴曲,是貝多芬失聰時譜寫的作品,丁怡杰指她很能感受貝多芬的掙扎,受此啟發,像他一樣跳出框框。而下半場有柴可夫斯基《憂傷圓舞曲》和德伏札克《母親教我的歌》,都是她小時候愛聽的歌,現今帶給觀眾以達成小時候的願望;亦會挑戰難度極高的韋尼奧夫斯基《浮士德幻想曲》。

探索聽不見的原爆故事

殘疾無礙追求藝術,甚至可用另一種方式來感知世界。現居倫敦的日本聾人表演者南村千里下月來港,表演自家創作《沉默の記譜》。她誠言「耳聾」這個元素在她所有作品都扮演重要角色,除了來自她的人生經驗,也希望呈現大眾在社會中看不見的部分。她還希望每個地方的觀眾都接觸到她的藝術,於是每次演出前都將作品翻譯成當地手語,今次香港演出也不例外。

日本聾人表演者南村千里的創作,多圍繞聾人的體驗和經歷,《沉默の記譜》取材廣島原爆聾人生還者的個人經歷。(無限亮2024提供)

《沉默の記譜》在2018年第一次演出,源自她在2016年接觸到一名老太太——廣島原爆的聾人生還者。南村指出,老太太分享的故事最讓她反思的地方是,老太太竟然描述原爆為「美麗」(beautiful),跟她一直認為原子彈是災難的想法大相逕庭。藉此契機,她收集更多聾人生還者的故事,向世界講述他們的故事。

南村說自己雖無聽力,但認為人感知世界不止靠五感,「我們還有無數其他感官,因此我擁有更豐富的感官世界」,南村甚至會探索她聽不見的聲音和音樂世界。在《沉默の記譜》,觀眾可以使用體感震動裝置,親身感受聾人原爆生還者的經歷;南村也曾與聲音藝術家合作,將聲景(soundscapes)翻譯成描述視覺的文字,然後轉化成視覺藝術景觀(visual artscape)。

丁怡杰和南村千里是職業藝術家,但就算是門外漢,也能透過藝術表達自我。「創意藝術無限分」展覽品皆由殘疾人士創作,其中3名智障人士創作者分享箇中感受:來自香港明愛的紹文,由導師教導編織繩索手工藝,他在藝術過程中講出從前說不出來的成長故事;來自鄰舍輔導會的梓樺,學習馬蒂斯晚期的剪貼畫風格後,創作《想像的花園》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同樣來自鄰舍輔導會的健霞,透過從前養過的狗來想像如何畫貓,畫出《畢加索的貓》,創作思路別開生面。明愛康復助理社會工作主任伍詩婷和鄰舍輔導會執行幹事周子祥均表示,藝術能夠幫助殘疾人士表達自我,但目前由殘疾人士藝術發展基金是逐次批出款項,以聘請藝術治療師教授藝術課,希望殘疾人士的藝術活動可以變得恒常化。

 殘疾人士健霞繪畫《畢加索的貓》時,以自己曾經養過的狗想像筆下的貓,創作思路別開生面。(一新美術館提供)

(原一男訪問由Hisami Kuroiwa翻譯;南村千里以英國手語受訪,由Lian Duan翻譯)


相關閲讀:【劇場】改編推理小說重新演繹 利用音樂、投影木偶營造懸疑感


無限亮2024:《再見CP》

現場放映日期及時間:3月16日(下午1:15;下午4:15)

現場放映地點:中環大館洗衣場石階

網上放映日期:3月23日至5月18日

票價:免費

網址:bit.ly/3S7yv96

無限亮2024: 《弦起的故事》丁怡杰小提琴演奏會

日期:3月16日

時間:晚上8:00

地點:荃灣大會堂演奏廳

票價:$100

網址:bit.ly/3SAiyZ3

無限亮2024:《沉默の記譜》

日期及時間:3月7至9日(晚上8:00);3月9至10日(下午3:00)

地點:中環大館賽馬會立方

票價:$150

網址:bit.ly/3tLEOFY

創意藝術無限分

日期:即日至3月16日(周日、一及公眾假期休息)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00

地點:觀塘海濱道165號SML大廈4樓一新美術館

網址:bit.ly/3Onp7vM

文:嚴嘉栢、何詩韻

設計:賴雋旼

編輯:王翠麗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