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格價】想買房託股收息點樣揀?即睇回報+息率大比拼

【明報專訊】面對內地對各行各業的收緊政策,加上美國會否在年內「收水」都令投資者採取觀望態度,短線投資者或會追逐資金流炒作圖利。對於難以承受大市波動的投資者來說,不妨可以考慮較低風險又定期派息的房託股。房託股的最大優勢是每年須將不少於其經審計年度除稅後淨收入90%的金額作為股息,分派予投資者;加上不少房託是以收租為主,因此理論上股價波動較小。現時,港股市場上有不少房託基金,投資者又應如何選擇呢?

(明報資料圖片)

陽光:憧憬疫情退潮

陽光房地產基金(0435)今年股價升勢強勁,年內升27.59%,如截至上周五收市計算,每手賺1000元,年內派息金額為125元,合共1125元。公司在香港收租物業包括有1棟甲級寫字樓、10棟乙級寫字樓及5個零售商場或物業,可出租面積合共逾120萬平方呎。

在公司發出的最新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止,公司受疫情影響,期內收益跌8.6%至3.99億元,整體租用率為91.5%。公司最新發布的營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物業組合的租用率為92.7%。

從報表可見,上水中心購物商場每平方呎租金為103.5元,高於其餘項目的每平方呎17.6元至57.2元,出租率為93.4%。由此可見,若疫情回復及更多內地旅客來港,預期出租率及租金或有上升空間。至於寫字樓方面,僅5個項目出租率高於95%,其餘為88%左右。事實上,公司寫字樓位置多處於上環、北角,部分位於旺角及油麻地,稱不上是優越地段,而且普遍項目租金有向下趨勢。儘管如此,投資者可長線持有,待疫情結束後,相信會帶動租金及出租率。


泓富:勝在出租率高

泓富產業信託(0808)年內股價升幅為23.97%,每手賺560元,連同179.3元派息,共賺739.3元。公司於本港非核心商業區擁有7項物業,分別為3個甲級寫字樓及4個物業中心,另有近500個車位出租,可出租面積合共逾127萬平方呎。根據8月最新業績顯示,除都會大廈租用率為89.5%外,其餘項目租用率均高於97%。儘管租用率高,但要留意物業組合的平均租金為每平方呎23.98元。

坦言,公司的平均租金較低,地理位置上物業多位於觀塘、荔枝角及新蒲崗等,租金上升空間自然有限,不過優勢是穩定及較高出租率。公司表示,將繼續尋找潛在收購機會。未來,中美貿易關係及美國聯儲局逐步遞減量化寬鬆政策等都會影響本地經濟復蘇步伐放緩,香港將繼續借力中國的強勁復蘇勢頭。若本地經濟轉好,會有利集團項目收益。


相關文章:《幫你格價》:零存整付銀行鬥筍息 助「新鮮人」培養儲蓄習慣


招商局:擁有深圳概念

招商局商業房託(1503)年內股價升幅為22.04%,每手賺520元,連同259元派息,共賺779元。公司為央企,4個項目均為深圳商業大廈,1個為購物中心,3個位於南山及2個位於福田。根據今年6月底的業績顯示,內地早於2020年控制疫情,經濟迅速回復;加上內地科技發展日益重要。

今年上本年,深圳寫字樓空置率下降2.8%。此外,高新產業的辦公需求支撐南山區的租賃市場,多個知名互聯網企業遷入,令全區空置率下降8%。租金方面,南山區上半年租金上漲1.7%至每平方米196.9元人民幣。

未來為應對市場需要,集團將會耗資3.99億元人民幣裝修及升級項目。誠言,疫情未受控將會是集團最大風險。商業地產市場在較悲觀的市場情緒,而引發需求下降。不過今年7月,深圳市政府發布一項允許開發商重新規劃商業用地做住宅用地的意見徵求稿,以此解決深圳住房短缺及商業地產供應過剩的難題。若政策落實會有助商業市場發展,減緩商業地產租金下行壓力。


置富:年內一手賺1415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年內股價升幅為12.58%,若年內持有一手賺920元,連同派息495.2元,共賺1415.2元,為年內賺取金額及派息最多的公司。根據公司截止今年6月底的報告顯示,上半年收益為9.04億元,按年跌5%,主要由於續租租金調升率錄得負增長及向租戶提供若干租金寬減所致,惟停車場收入增加而抵消了部分跌幅。

儘管如此,公司物業營運開支降0.9%,融資成本受惠於上半年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率下調,按年下跌30.9%。因此即使租金收益下跌,融資成本大幅減少令每單位派息按年增10.4%至0.2496元。公司規模龐大,旗下16個零售物業之中有14個出租率高於95%,車位數量亦有2715個之多。

經歷2020年疫情低潮後,股價已拾級而上,相信最壞的時間已過。未來公司正開展兩項資產增值措施項目,包括擴展天水圍的+WOO嘉湖二期,以應對區內人口增長,及翻新紅磡置富都會美食廣場,來以捕捉屯馬線開通後成為繁忙轉乘站的商機。

上半年,置富信託受惠融資成本下降而增加派息,集團行政總裁趙宇稱,置富正計劃投入3億元將+WOO嘉湖二期進行資產提升,目標投資回報率為10%以上。(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幫你格價】滾存消費券變黃金 想保值仲有咩揀?


明報記者:黃清瑤

[幫你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