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團隊研發「液態陽光」 進軍綠色能源市場

全球遠洋航運業對綠色甲醇的燃料需求近月急升,特首李家超更在去年《施政報告》中預告,今年將公佈興建綠色甲醇加注設施的行動綱領。有科研團隊成功將太陽能生產的綠色氫氣,轉化為綠色甲醇,解決綠氫運輸成本高昂的問題,並憑藉參加國際賽事,為其科研項目帶來認受性和商機。

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產出來的「綠色氫氣」,被譽為未來能源,然而盛產綠氫的地區集中於如新疆、內蒙等較偏遠地區,而把氫氣變成液態進行儲存和運輸,涉及加壓或冷凍至零下攝氏253度,過程消耗不少能源和成本。為解決運輸成本高昂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早年開始研究「液態陽光」甲醇合成技術,把綠色氫氣轉化為可於常溫儲存、運輸方便且高度穩定的綠色甲醇。項目變相把太陽能貯存於甲醇之中,因此命名為「液態陽光」。

項目研究員王集傑博士解釋:「我們利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電解水以產生綠氫,再通過綠氫與二氧化碳合成綠色甲醇。把氫能儲存在常溫常壓的綠色甲醇裡,安全程度等同汽油,轉化過程能耗也相對低,成功解決儲、運氫氣的問題。」綠色甲醇運送到目的地以後,既可直接作為環保生產原料使用,亦可提取出氫氣當作燃料使用。

2020年,團隊位於甘肅蘭州的全球首個千噸級「液態陽光甲醇合成」項目建成並試驗成功。翌年更憑藉「液態陽光」項目贏得香港的首屆TERA-Award能源創新大賽金獎,獲100萬美元獎金,多家企業紛紛與團隊洽談量產合作。

去年國際海事組織會議上公布航運業減碳路線圖,遠洋船將無可避免使用綠色甲醇、綠色氨等作為減排手段,綠色甲醇頓成炙手可熱的商品。目前歐洲市場的綠色甲醇,每噸售價高達600歐元(折約港幣5,048元)。王集傑透露,他們的綠色甲醇生產成本每噸約3,800元人民幣(折約港幣4,174元),成本優勢明顯,最近已與一家國際海運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為他們提供綠色甲醇。另外也跟能源企業洽談,簽署每年生產10萬噸綠色甲醇。

王表示,由於參加了香港的TERA-Award智慧能源創新大賽,提高了項目的市場認受性。「大賽除了獎金支援項目發展,也讓項目得到更多投資者及業界朋友的關注,同時讓我有機會跟能源業界交流,有助我們拓展市場。」他期望新一屆TERA-Award看到更多能源界的後起之秀,讓更多零碳科技落地。

TERA-Award智慧能源創新大賽由煤氣公司與國家電投聯合主辦,是一個集應用場景、獎金、投資於一體的全球化創業服務平台,除了冠軍項目可獨得高達100萬美元獎金,得獎團隊更有機會獲投資者及企業協助落實參賽項目。第三屆大賽現已進入評審階段,結果將於4月公布。

2020年,大連化物所於甘肅蘭州建成全球首套千噸級「液態陽光甲醇合成」的規模化示範工程,廠房占地259畝,設置各種各樣的裝置及物料輸送管道。
液態陽光項目鹼性電解水制氫電解槽
液態陽光項目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裝置
大連化物所研究員王集傑負責「液態陽光甲醇合成」項目,正在進行催化劑壓片實驗。
王集傑(右三)及團隊對外介紹「液態陽光甲醇合成」項目的製氫廠房。
「液態陽光甲醇合成」項目負責人李燦院士(中)到蘭州示範工程廠房,檢視項目進程。右二為王集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