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世界背後|以植物為題創作 了解藝術家內心世界
【明報專訊】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和藝術家皆愛以花為題創作,甚至把自己的經歷和情感投射其中。最近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拍場上,不少「藍籌級」藝術家如Andy Warhol、René Magritte、常玉、草間彌生等的傑作,都與花卉或植物有關。雖說花無百日紅,但畫紙上的花一年四季都綻放,承載着藝術家的生命力,觀眾可透過作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Andy Warhol 藝術生涯關鍵之《花》
美國普普藝術先驅Andy Warhol的《花》系列,不少藏家也喜歡研究其藝術和市場價值。《花》被視為巨著,最主要是因其為Andy Warhol在1965年的珍罕之作。Andy Warhol的作品經常以不斷複製的圖案和絲網版畫技法創作,故不少作品也曾「複製」過多幅不同版本。拍賣行表示,《花》系列作品備受讚譽,這次出現在亞洲的一幅,是亞洲拍賣史上Andy Warhol同系列畫作中最大的,有208.3×208.3厘米大小。Andy Warhol一生只創作了12幅如此巨大的《花》系列畫作,作品可說是見證了他的藝術巔峰。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他的著名作品是金寶湯罐頭圖案和絲網版畫技法,以及瑪麗蓮夢露等人像,畫作構圖的重複和資本主義是主要特點。他深信藝術和金錢掛鈎,逐步把藝術商業化,而《花》系列正是其藝術生涯的關鍵。
1964年夏天,Andy Warhol完成了名作《死亡與災難》系列,他開始和藝術商人緊密合作,吸收很多他們的想法。當時大都會博物館的策展人Henry Geldzahler鼓勵Andy Warhol探討陰沉以外題材的可能。後來Andy Warhol看到1964年6月出版的《現代攝影》雜誌上一篇文章,介紹攝影器材公司柯達一種新型彩色處理技術,用一張木槿花的圖片演示,這便成為《花》系列的原始素材。Andy Warhol巧妙使用這圖片,並為同年底的首場展覽打造《花》系列。
作品中的花朵和綠色背景全是Andy Warhol親手繪製。他仔細地為表面注入細緻的紋理和厚塗效果,利用絲網印刷的機械複製效果,營造巨大張力。Andy Warhol此系列作品大小相若,其中2幅收藏於知名機構(1幅由匹茲堡安迪華荷博物館珍藏,1幅收藏於華盛頓赫什霍恩博物館),其餘9件屬私人收藏(包括佳士得拍賣的1件),尚有1件下落不明,故早前拍賣中現身的《花》非常珍貴。「華荷狂熱」一度成為1960年代美國的文化時代思潮,在藝術界掀起一場革命。而在Andy Warhol逝世2年後,《花》被納入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安迪華荷:回顧展」(1989至1990年),並於各地展出,足見藝壇對其重視。
René Magritte 超現實玫瑰反戰
提起比利時畫家René Magritte,你可能會想起他的青蘋果、煙斗、高帽,但他最鍾情什麼花呢?可能是玫瑰。
René Magritte是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擅長把生活日常的元素重新裝組,以探討其內部意識和外部世界間的聯繫感,衝擊觀眾的思維。其實自1920年代起,藝術家便開始以玫瑰作為創作題材,一直持續到1960年代。其中創作於1944年的超現實玫瑰畫作《遨遊》,正值畫家生涯中的重要時期。René Magritte當時展開了全新的繪畫實驗,稱「陽光下的超現實主義」,回應戰火頻仍的歐洲。他從印象派藝術中獲得靈感,創作一系列光影靈動、豐富色彩、筆觸自由的作品。《遨遊》沐浴於溫和細膩的詩意和希望,反映出藝術家用藝術反戰的心志。作品於1947年開始公開展出,在1979年最後一次現身拍場後就被藏家私人收藏,45年後方有機會再次現身。
《遨遊》的畫題取自波德萊爾《惡之花》中的同名詩歌,詩中多次提到玫瑰、日落等美景,藝術家敏銳地把這些元素「組裝」,化為畫作中的超現實符號。畫面上海天相接,天空有着萬道彩霞。原本是太陽身處之處,卻換上這朵粉嫩的龐然玫瑰。這種把事物放大、錯置的手法,正是藝術家的拿手好戲,建構出奇幻而超現實的場景。René Magritte的作品以往較少出現在亞洲,但近年亞洲藝術市場愈來愈追捧頂尖的西方藝術品,René Magritte的作品亦慢慢從歐美來到本港。
常玉 經典技法畫花
常玉的作品常在拍場上創造神話,藝術家憑着慧眼於中國書法和現代西方藝術技巧中找到不少異曲同工之處。他運用柔和明亮的色調,表達出獨一無二的跨文化美學理念,展現自己對東西方藝術傳統的深刻理解。大家最常將焦點集中在他的裸女畫作中繪畫裸女肌膚的技法,塑造出柔滑圓潤質感,但其實他將相同的技法應用在另一主題,就是花朵。
在不同的拍賣會中,常玉的花朵作品同樣引起藏家的興趣,例如《瓶花》便是市場期待之作。在黑暗的背景中,柔和紅色的花兒就像女人的肌膚,成為畫面焦點。在他的筆下不一定「人比花嬌」,花朵也可以像人般嬌媚。此作品曾在2001年的《常玉油畫全集》和2011年的《常玉油畫全集第二冊》刊登,在作者的創作生涯中有一定地位。
相關閲讀:印象派150年。回顧展|首場印象派展覽「重現」 反思藝術 賦予新意義
草間彌生 南瓜展現個性
說到藝術家與植物的關係,大家當然都認得草間彌生的標誌南瓜,但未必深究過南瓜對於草間彌生的意義是什麼。無論是平面的南瓜畫作,還是立體的南瓜雕塑,草間彌生的南瓜在市場上屢創佳績。早前在拍賣場上現身的《南瓜》雕塑作品,是藝術家在1993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日本展品亭的焦點作品。其外觀有少許變形,表面像經油漆處理過,充滿閃亮效果,而黑點和鮮黃色的底色互相呼應,產生強烈的視覺刺激。
南瓜對於草間彌生的意義,是她小時候一次在農場遊玩時出現幻覺,看見一顆南瓜開口與她說話,為她帶來慰藉,南瓜成為童年時的陪伴者。而在創作中,她一直把豐盈和滿佈斑點的南瓜作為自我比喻,是她在藝術生涯中對自我身分和經驗長期探索的成果,所以說不同的《南瓜》作品也像是草間彌生的自我描述。南瓜結實強壯,由大地孕育,而結合招牌圖案波點的黃黑色《南瓜》雕塑,在現場燈光映照下,散發活潑有趣又迷人的節奏感,某程度上反映出她毫無保留的性格,願意坦誠地披露自己內心世界的一面;當得到觀眾的欣賞,她困苦的心情便得以解脫。
欣賞和品鑑不同藝術家的同類主題作品其實相當有趣,比較他們筆下花朵或植物的造型、意態和創作背景,都是一種玩味。
文:呂一心
設計:賴雋旼
編輯:王翠麗
[開眼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