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遊。1a space 25周年|展覽空間重新裝潢 牛棚建築重現 「情感幾何」隨聲尋影

【明報專訊】牛棚藝術村的1a space最近變了樣。以white cube(白盒子)見稱的展覽空間,幾堵白牆不見了,變回前身牛棚建築原有的模樣,空間內的綠窗、灰白磚牆、餵飼槽和鐵閘再現眼前,並擺放4組藝術作品。見到這個佈局,代表「情感幾何」展覽已經來到第二階段。在過往的展覽,觀眾理所當然把注意力投放在白牆上的作品,幾名藝術家則透過聲音、影像及文字告訴觀眾展場上受忽略的事物。

XR「跨時空」 舊觀眾同行

1a space迎來25周年,展覽空間重新裝潢,藝術家張海活把展場的整個更新過程,策劃成一個為期6個月的三部曲展覽「情感幾何」。第一階段展示空間拆卸及切割過程,強調展場即是展品;第二階段,空間還原至最初模樣,交由藝術家回應對1a space的「情感」。步入1a space,只見距離門口的最遠處擺放一個大三角裝置,左邊有24張凹凸不平的紙張懸掛在半空,另外兩組展品難尋蹤影。張海活介紹,多個喇叭隱藏在展廳裏,聲音從四方八面傳來,專心聽可找到它們的位置,還有一些虛擬個體要戴上XR(extended reality,延展實境)眼鏡才能看見。

透過眼鏡,見到一個個藍綠色龐大個體分佈在現場空間不同位置,它們站着或凌空飛起。那是跨領域藝術家陳家智的作品Gaze,向來喜歡將現實與虛擬世界相互結合的他,思考怎樣以客觀量度以外的方法描繪空間。他說:「1a space一直以來都把注意力放在藝術家和作品上,那我就在想其實觀眾的存在都很重要,因為這些展品之所以誕生可能是需要一些觀眾去看、去理解它們。」因此他選擇以觀眾這個獨立存在體去描繪空間。XR眼鏡所見的虛擬個體,是陳家智從網上和社交媒體找出25年來的1a space觀眾照片,利用AI把觀眾製成虛擬雕塑。這些人真實存在,此刻跨越時空與觀展的人聚集一起。雖然藝術家沒有設計觀賞路線,但觀眾很自然想走近雕塑看看它們長什麼模樣,甚或嘗試穿過它們的身軀,雕塑就似在引導觀眾遊覽四周,有時走到灰白磚牆前,感受那原始粗糙質感,有時走去觀賞另一件作品。

整理舊檔 手造紙展思想

半浮雕塑旁邊的一排紙同樣矚目,熒光字詞投影在紙上,閃個不停。藝術家史穎怡認為1a space最重要的是參展藝術家和觀眾的觀點、思考和感受,她的作品anima1把1a space過去25年的檔案文本轉化成數據,重構為素材,再結合觀眾參與,構建出新的敘事。史穎怡在蒐集檔案過程中,意外發現除了近幾年,大多數資料包括書信、書籍、收據、畫廊運作資料等,以實體副本保存,她一一細閱這些文件,彷彿通過文字媒介連接其他藝術家和創作者。史穎怡抽取檔案裏的文字,再將文件打碎,混合展覽第一階段清拆空間時製造的灰塵、鐵絲和木碎,重新製作一系列帶有思想和具有空間特質的手造紙。觀眾可在旁邊的iPad上回答簡單問題,系統會在電子資料庫中以隨機、類似寫達達詩的方式,抽取舊日文件的文字,創造一首全新的詩歌或故事,並投影在紙上。最後一張紙的旁邊掛有兩個聽筒,不妨靠近聽聽他們的細語,但小心一不留神就被其他聲音打斷。

「劈里啪啦」突然傳來雨水拍打屋頂的聲音,望出窗外,天氣正好,再抬頭望,橫樑上好像黏着一些東西,是藝術家王鎮海用聲音演繹空間的實驗。展覽前,他用上兩三日時間,在虛無的1a space空間裏探索聲音,水聲、碰撞鐵鏈和鐵閘聲……他錄下現場環境最純粹的聲音,遺憾是沒有碰上落雨的日子,需要後期營造落雨場景的聲音。王鎮海之後在玻璃窗、木箱、鐵閘等10個位置裝上exciter,它們依附在物件表面,使物件震動並變成「喇叭」。王鎮海笑言有時分不清聲音是來自他錄製的聲音,還是來自展場,有點以假亂真。平日看展環境嚴肅,不敢發出聲響,但「情感幾何」把聲音變成主角,帶領觀眾認識和發掘空間。


相關閲讀:舊課本展覽|遊戲無益?常識書教治鼠?打開百年前課本 展現不同年代社會面貌


白布蓋箱 將揭真身

跟隨聲音行到最後,到達三角裝置位置,張海活說「|△|」裝置利用第一階段展覽拆卸剩下的木板組裝而成,板上仍留有鉛筆畫草稿的痕迹。走到背面發現地上有一個用白布覆蓋的長形箱,觀眾不能直接看到它模樣,只能透過熒幕看見箱內的實時影像,是一個1比10的1a space模型。張海活解釋,那是想對應第二階段展覽副題「一種假意的相像又卻永遠不能再是(虛擬而永恆的不曾存在或曾經存在之物)」。模型將會帶到Art Basel現場,屆時會掀起白布,歡迎觀眾前往看其真身,或是到1a space在熒幕裏觀看。張海活開玩笑道,這就好像直擊一個停屍間。

「情感幾何」第二階段

日期:即日至4月14日

時間:周二至日上午11:00至晚上7:00

地點: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詳情:bitly.ws/3g3Np

文:何詩韻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藝述速遞]

觀眾需戴上XR眼鏡看陳家智的作品Gaze。每天虛擬觀眾雕塑的擺放位置不同,根據畫廊員工心情決定。(1a space提供)
史穎怡的作品anima1將1a space過去25年的檔案文件打碎,混合其他材料,製成24張手造紙懸掛在半空。(何詩韻攝)
王鎮海在玻璃窗、木箱、鐵閘等10個位置裝上exciter,用聲音帶領觀眾認識和發掘空間。(1a space提供)
「情感幾何」展覽第二階段把1a space空間還原至最初模樣,牛棚的綠窗、灰白磚牆、餵飼槽再現眼前。(1a space提供)

黑白攝影敘事   大師光影藏玄機

【明報專訊】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提出「決定性瞬間」(decisive moment),強調攝影師就經驗及直覺拍下關鍵一刻,按下快門後就不再修改,如同生命無法重來。不過亦有攝影師追求光影、構圖貼近完美,前期預先設計情節,或在後期加工,香港著名攝影師何藩的照片也是這樣攝製而成?法國五月藝術節開幕,與M+合辦專題展覽「黑白──攝影敘事」,展出逾250幅法國國家圖書館(BnF)及逾30幅M+收藏的珍貴照片,比對攝影大師如何攝出影像。

展覽分為對比、光影及色景3個主題,原以為這是欣賞黑白攝影的3個重點,M+視覺藝術助理策展人胡寶雯卻說:「特別是對比和光影,其實都是攝影基本的要素,我們希望從闊一點的框架,引領本身對攝影沒深入了解的大眾看作品。」展覽照片特別設計一些配對,並排展出BnF及M+館藏照片,突顯兩者的聯繫及對比。展覽展出超過170名國際知名攝影師的作品,包括布列松、Diane Arbus、Werner Bischof、森山大道、細江英公、何藩、邱良等。

除了觀看實體照片,背後攝製過程同樣有趣。黑白攝影常透過幾何線條、形狀、光暗對比,呈現拍攝主體,如何藩名作《陰影》,照片構圖簡潔,明暗對比清晰,利用三角陰影的線條讓觀眾視線聚焦至左下角身穿旗袍的女人,她寂靜優雅,又帶點憂愁。何藩後來曾說照片主角是他的表妹,而右邊的對角陰影是他在黑房後製加工而成,希望表達青春年華流逝的感覺,是他唯一一張刻意設計的照片。

早年受限技術 塗黑物件營造反差

胡寶雯介紹Paul Strand的《水壺和水果,美國康涅狄格州》,仔細看,桌上物件顏色異常,她解說照片攝於1915年,因技術限制,未能單靠相機拍出極黑和極白的色彩效果,於是攝影師把桌上的水壺和水果塗黑,探討怎樣呈現黑白之間的強烈反差。

M+攝影藏品修復員司馬恩研究時發現,香港著名紀實及街頭攝影師邱良的《無標題》也有加工痕迹。司馬恩利用顯微鏡、紫外線和測光,見到這幅攝於1960年代的作品經過裁剪,並組合自兩張照片,成品邊緣塗上黑色。她亦估計,照片裏白色交叉的地面上原本有一些物件,但攝影師認為礙眼而塗畫掉,只是裝裱到相框後難以看見。

相紙施「黑魔法」留印記

「光影」展區還有一個展出前衛攝影作品的角落,名為「黑魔法」。展品都不是由相機拍成,而是把物件放在感光紙上曝光,印記會遺留在相紙表面,製作被稱為黑影照片的正片。Floris Michael Neusüss熱中於這項技術,《剪影》營造出撲朔迷離的人物剪影照。

知道背後的攝製故事後,那些刻意建構場景或經修正的照片,會否影響觀眾對攝影師藝術成就的判斷?實驗性的黑影照片,也令人思考攝影作品的定義。

「黑白──攝影敘事」

日期:即日至7月1日 (周一休館)

時間:

周二至四及周末

早上10:00至下午6:00

周五

早上10:00至晚上10:00

地點:M+地下大堂展廳 (九龍博物館道38號西九文化區)

門票:$210

詳情:bit.ly/43tRJtA

文:何詩韻

[開眼 藝述速遞]

何藩《陰影》(何詩韻攝)
Paul Strand《水壺和水果,美國康涅狄格州》(何詩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