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季。潤燥|中醫推介8款潤燥茶飲 助清熱健脾兼紓緩秋燥【附食譜】
天氣乾燥,容易口乾舌燥,本文整理中醫提供的9個潤燥茶飲食譜,有助清熱、健脾、紓緩秋燥。
1. 蜂蜜羅漢果花旗參焗茶
羅漢果清熱解毒,花旗參益氣生津,蜂蜜可增強健脾潤燥的能力。
材料:花旗參1湯匙、羅漢果1/3個、蜂蜜少許(糖尿病患者可不加蜂蜜)、熱水300毫升
製法:先將羅漢果洗淨弄碎,備用。杯中加入花旗參和蜜糖,放入羅漢果(弄碎浸泡藥效較易揮發),倒入熱水焗約10分鐘。可翻焗2至3次。
2. 焗無花果水
有養陰潤肺利咽功效,一般適合老少飲用。
材料:無花果2粒(無糖加工無花果)、梨皮乾3片
製法:滾水焗20分鐘,待水溫降至70度,最後才加蜜糖。(糖尿病者宜用較低甜度的蜜糖)
3. 羅漢果蜜糖薑汁茶
新鮮羅漢果清熱解毒,薑汁可減低新鮮羅漢果的涼性,蜂蜜健脾潤燥。
材料:新鮮羅漢果1/3個、蜜糖少許、薑汁約1至2滴、熱水300毫升
製法:先將新鮮羅漢果切片,連熱水放入杯中。加入蜜糖及薑汁,焗約10分鐘,即可飲用。
4. 焗薄荷茶
適合對象:體質燥熱者(如舌苔紅、小便黃等)
製法:攝氏60至70度熱水一杯,放入一片薄荷葉,加一至兩滴檸檬汁,焗片刻飲用。倘若燥熱嚴重,有口乾口苦,飲用前可聞一聞,有助紓緩鼻和咽喉不適。寒涼體質不宜。
5. 燉雪耳無花果水
適合對象:體質寒涼者(手腳冰凍、容易口乾)
製法:浸軟的雪耳或黃耳約1湯匙、乾無花果1粒、薑汁1至2滴,冰糖少許,1碗半至2碗水,燉1.5小時。
小貼士:早上空腹飲最好,燉的效果最佳。
6. 蘋果雪梨無花果茶
乾無花果清熱生津,蘋果雪梨無花果茶有潤肺生津及清熱通便作用,適合夏秋季飲用。
材料:蘋果半個至1個、雪梨半個至1個、無花果乾3至5粒、清水800至1000毫升
製法:蘋果及雪梨洗淨,去皮去核及切塊,無花果乾切半。所有材料以水煲15至30分鐘,或放入保溫瓶以滾水焗15至30分鐘,即可飲用。
7. 杏仁淮山蛋白茶
健脾養胃、潤燥
材料:杏仁粉1湯匙、蛋白1隻、淮山粉1湯匙、水1碗半
製法:將水、杏仁粉及淮山粉倒進鍋內,水滾後加入蛋白攪拌即可。可視乎個人口味適量調味,加鹽或糖皆可。
8. 黑豆甜杏仁茶
黑豆入腎,有活血作用;甜杏仁即南杏,味甘性平,入肺經和大腸經,有潤肺、止咳、平喘及生津開胃的作用,有助紓緩秋燥。此茶飲不能用預先炒過的黑豆,因較易上火。
材料:黑豆50克、南杏10克、甘草4克、水800毫升
製法:黑豆、南杏和甘草洗淨,放入鍋中加水煲1小時,即成。
雪梨滋潤6湯水食譜
天氣乾燥宜飲滋潤湯水。本文整理由註冊中醫提供的6款雪梨滋潤食譜,有助潤肺、潤腸、潤膚。
1. 雪梨蘋果瘦肉湯
有潤肺止咳及潤腸通便之效。留意痰濕咳嗽、大便溏泄及體質虛寒的人慎飲。【食譜詳情】
2. 雪梨菊花蘑菇湯
雪梨味甘、微酸,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蘑菇甘涼且補益腸胃,具化痰散寒之效;杭菊味甘性寒,能散風清熱及養肝明目。菊花雪梨蘑菇湯在夏末初秋時飲用,有助補津潤膚和預防皮膚乾燥,以及預防、治療乾燥型濕疹。【食譜詳情】
3. 雪梨芝麻燉湯
黑芝麻、白芝麻配梨均有助調節、平衡蛋白質代謝,維持正常免疫反應。黑芝麻有助養肝腎,白芝麻則可潤腸、潤膚,可按個人需要選用不同的芝麻。
材料:梨3個、芝麻適量、紅棗5粒、冰糖適量
製法:所有材料洗淨,在梨的上方三分一處切開,作為頂蓋備用。挖出梨芯,填入芝麻,頂蓋用牙籤封口。將梨、冰糖放入燉盅,加水用小火慢燉半小時。燉至梨身微爛,放入紅棗,小火煮10分鐘即成。
4. 冰糖燉雪梨
材料:梨1個、冰糖適量
製法:雪梨去皮,於上方約三分一處切開,作為頂蓋備用。挖空梨芯,填入冰糖,頂蓋用牙籤封口。隔水蒸約1小時即成。
5. 雪梨燉百合
材料:雪梨1個、乾百合15克、水200毫升
製法:百合洗淨;雪梨洗淨,削掉或保留外皮均可,去芯備用;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加水燉1小時即成。
6. 冰糖雪梨銀耳羹
材料:雪梨1個、銀耳(雪耳)1朵、枸杞6克、冰糖適量、水適量
製法:銀耳泡軟、洗淨掰成小片,放入鍋中,加入水、冰糖煮沸,轉小火燉約1小時。雪梨去皮、切成小塊,加入鍋中,繼續燉約20至30分鐘。枸杞洗淨,加入鍋中煮一會兒熄火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