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設計 石硤尾蓄洪池讓巿民「睇水」
【明報專訊】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極端降雨量,渠務署檢討市區水浸風險後,計劃增建6個蓄洪池,當中位於石硤尾公園項目,渠務署計劃首次以「開放式」設計,市民日後站在公園平台,可看到池內情况。渠務署認為,有關設計可讓市民了解蓄洪池運作,亦可推廣親水文化。
渠務署工程師袁佩姍說,石硤尾公園蓄洪池項目仍在勘探及設計,會透過社區組織諮詢居民,以完善設計,最快下屆立法會才申請工程撥款。項目佔地約1公頃,與城大學生宿舍一街之隔。
香港不但地上空間不足,地下亦佈滿管線及樓宇樁柱,可作蓄洪池的空間有限。渠務署工程師張飛傑表示,該署主要採用「防洪三招」,包括「上游截流」(雨水排放隧道截取山上徑流)、「中游蓄洪」及「下游疏浚」(疏通排水渠)以加強排洪能力。
正規劃建造6個地下蓄洪池
全港現有4個蓄洪池,位於大坑東、上環、跑馬地及觀塘安秀道,合共可暫存約18.7萬立方米雨水(約等於75個標準泳池容量);為應付極端天氣帶來的降雨量,該署正規劃建造6個地下蓄洪池,提供額外約18.1萬立方米儲水量,提升市區防洪力,目前未定施工次序及建造金額等。
袁佩姍稱,現已落成的蓄洪池以全封閉式建造,初步構思石硤尾公園蓄洪池以開放式設計,市民可看到池內情况。她說現有蓄洪池以明挖回填方式興建,施工期較短,惟施工期間需封閉數年,市民無法享用公園設施;該署會評估成本及對居民影響,再決定施工方式。
袁又表示,石硤尾公園地底建造的蓄洪池約5米深,會有保障市民安全措施,例如控制入水量,避免滿溢,另會考慮抽取部分雨水用作灌溉及冲廁等。
上世紀90年代,彌敦道在暴雨期間嚴重水浸,渠務署於大坑東遊樂場地底建造蓄洪池,惟界限街與大坑東道一帶於2004、2008、2014年仍有水浸,該署研究後初步敲定兩個選址,包括上游位置的石硤尾公園,及「擴建」現有大坑東蓄洪池,落成後可紓緩下游介乎柯士甸道與加連威老道的一段漆咸道南的水浸風險,而該處現時是全港5個水浸黑點之一。
明報記者 馬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