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山行山】觀音山羗山靈會山三連走 欣賞隱世靚景
【明報專訊】想放鬆心靈,有人選擇去天壇大佛走一圈,也有人愛到一望無際的山脊上沉澱身心。
今次〈由我帶路〉走入大嶼山鳳凰徑第五、六段,登觀音山、羗山、靈會山,路經荒蕪的中式庭園。相較其他行山路線雖然較冷門,但景色毫不輸蝕,石壁水塘、鳳峰與大澳風景皆能盡收眼底。這顆「滄海遺珠」正因為知名度不高,行山人士也較少,到此一遊有機會「獨享」壯闊的山海美景。
走鳳凰徑無撤退點 備頭燈應急
今次帶路的是有逾10年行山經驗、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山藝教練陸永恩(Vivien)。她說是次行程大部分路段都是山脊,視野開揚。「鳳凰徑的難度在於路程較長,而且中途無撤退點,例如我們今天走的路線,要到大澳才有交通工具離開。」因此,Vivien建議大家除了帶乾糧,亦可準備多些鹽糖、軟糖等小食,隨時補充體力;也建議帶備頭燈,萬一日落後仍未完成路線,也有燈光照明。
我們在港鐵東涌站集合,到市中心巴士總站乘搭11號巴士前往深屈道,下車後回頭走約1分鐘,就到達今次路線的起點,看見印有「鳳凰徑」3隻大字的木牌。這裏有大草地與野餐枱,大家可以在此整理行裝,然後沿鳳凰徑第五段出發。
天氣清涼,我們踏着石階慢慢上,頗為輕鬆。路線出發點已有200多米高,所以登上400多米的觀音山不算困難。遠望對面的高山,可見風水林中一些民居與寺廟。這些風水林常見於本地圍村,村民相信林木能帶來好運,因此細心打理,林地逐漸發展成茂盛的風水林,正好展現了人和自然界和諧相融的微妙關係。
登羗山稍吃力 賞峰巒層疊美景
爬上半山腰,就到了第一個分岔路,我們稍稍偏離鳳凰徑,轉登上第1個checkpoint:觀音山。拍攝當日能見度不高,遠望白濛濛一片,只能勉強看見小鴉洲一帶。煙霞籠罩石壁水塘,太陽穿過雲層灑在水面,隱約看見粼粼波光。我們一邊享受清風,一邊眺望高聳的鳳峰與狗牙嶺。一輪拍照後,大家原路下山,向下一個目標——羗山進發。
與早兩期介紹的大刀屻相似,鳳凰徑第五段也是不斷上山、下山,翻越好幾個山頭。當我們以為快要抵達羗山,Vivien指向遠處的山峰說:「我們才經過『薑山頭』附近,距離羗山還有一段路呢!」上羗山的梯級較高,稍微吃力,但咬緊牙關就過去了。高459米的羗山連結靈會山與觀音山,山勢高低起伏,峰巒層疊,可盡覽大澳的美景。
靈會山「修行」 眺望港珠澳大橋
繼續沿山脊前進,終於到了高490米、第2個checkpoint:靈會山。山頂能眺望港珠澳大橋,另一側是大嶼山長長的海岸線,若沒有煙霞,景色會更醉人。山如其名,走在山脊,大家都沒有說話,靜心欣賞綿延山徑與開闊海景。走這段路像是修行,眾人在大自然的沐浴下沉澱心靈,享受片刻的寧靜。回頭望向起點方向,只能隱約看見觀音山白色的標高柱,有美景相伴下,不知不覺間已走了那麼遠!
悟園大門深鎖 外圍一窺中式庭園
休息一會後,我們慢慢下山,向萬丈布方向前進。途中有幾條分岔路,但路牌指示清晰,不用擔心迷路。下山的路不算陡峭,比較輕鬆,走1個多小時,就到了第3個checkpoint:龍仔悟園。
大嶼山龍仔一隅的悟園,是由紡織商人吳昆生在1960年代斥資200多萬港元興建,據聞當年還飼養了梅花鹿、孔雀、白鶴等,滿園皆栽種茶花、桂花。悟園原本用作私人靜修,後來有段時間開放給市民參觀,成為郊遊的熱點。可惜吳昆生去世後,悟園日久失修,現在亦大門深鎖,無復當年盛况。
雖不能入內觀賞,但繼續沿山徑往前走不遠有一條石橋,能一窺園內的中式庭園設計。荷葉鋪滿人工湖,雖然在冬天花朵早已凋謝,但相信待春夏花季來臨,會有不同的景象;湖心的涼亭與九曲橋看上去稍顯破敗,卻反而增添古色古香的感覺。在如此清幽的環境休息,實在令人心曠神怡。
過了悟園,就離終點不遠了。大部分山徑都是平路,惟最後有一段大斜坡,下山時要留意腳步。穿過村莊,就到了今次行程的終點——大澳。經過半天旅程,大家可以在水鄉稍稍休息,或購買蝦醬等特產,順便欣賞日落,最後乘搭11號巴士返回東涌市區。
● 行程
全長:約10.6公里
需時:約4小時(不連拍照休息)
交通:
去程:東涌市中心巴士總站乘巴士11號至深屈道下車
回程:大澳巴士總站乘巴士11號返回港鐵東涌站
● 溫馨提示
量力而為,遇崎嶇山路不應勉強前行,拍照前應觀察四周環境,確定位置安全才留影,勿為靚景而冒險。
● 有片睇,挑戰觀音山羗山靈會山:bit.ly/3mBtTry
文:沈晴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