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無疆界】身體變家具 探索創意 雕塑無極限

【明報專訊】年輕人坐在地上,用雙腿把貓砂聚起來,引得愛貓踏上,準備如廁。貓貓心想,「你留家抗疫太無聊了吧」。這是浸大視覺藝術院學生的功課,教師要求學生變成一件家具,激發空間及物件的想像。近日跟他們聊過,講述網上遙距教學種種,借來一些創意練習,毋須刁鑽材料及技巧,大家也可以成為「家居藝術家」!

「香港的學生,真心講句,不擅長用雙手做東西。但接觸那些技巧後,均很快上手。」浸大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雕塑藝術家Ekkehard Altenburger說。德國出生、曾於英國深造的他2017年開始任教浸大。他留意到因為教育制度及文化差異,香港學生對於木工、搓泥、鑿石等動手做技巧陌生。他憶述一次問到,大家能否組裝一個連鎖家具品牌的櫃、牀,學生回答因為送貨包安裝服務,絕大多數由技工代勞。這不限於學生,相信是不少港人寫照。然而,受疫情影響,學校工作室也要關閉。本學期Ekkehard任教兩個雕塑課程,安排適合在家做的工序或替代練習,供學生建立基本概念。

「雕塑一定是個實體(physical)的體驗。它是超越語言可以描繪的,多數是3D的,你可以從多角度看到不同事物。」Ekkehard說。說起雕塑,大家可能想到戶外一座座的作品,或用上泥、石、銅等傳統物料。雕塑在於物件、空間、觀者的關係,它甚至可有強烈的場域特定(site specific)元素,例如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有不少雕塑作品跟自然環境,包括風、日照、森林相關。不過,現在經常對着的是「四堵牆」及自己。Ekkehard給學生「身體、椅子、物件」的功課,規則是椅子不能碰地,額外再加一件物件,學生要跟它們組一件雕塑。學生們用上洗衣籃、毛公仔、貓咪,扭曲身體形成獨一無二的雕塑。

於家中盡顯創意,學生探索物件、空間及視覺元素的關係。(受訪者提供)

一分鐘雕塑 挑戰物料限制

我們的身體,正是雕塑本身。拍完照片記錄後,「雕塑」便消失了。此功課跟著名奧地利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的「一分鐘雕塑」系列,有異曲同工之妙。

Ekkehard於德國不來梅讀書時,歐文.沃姆剛好在該處藝術駐留,二人因而相識。他認為歐文.沃姆作品挑戰傳統物料限制,就算在局限環境,亦無阻創意:「他可以用任何東西來創作。很多作品亦非永恆的,這挑戰雕塑本身意義,亦富表演藝術成分。當他用自己的身體來做雕塑『材料』,其實令觀者跟藝術品產生親切感,收窄跟作品的距離。」學生要避免物件跌下來,練習也可讓他們了解平衡、定位等雕塑的基本課題。由於教師使用網上平台Miro的「大白板」,學生完成功課可即時上載,刺激其他同學做出與別不同之作。

浸大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Ekkehard Altenburger示範用身體及日常用品創作雕塑。(受訪者提供)

困在家中 反有新看法

「以前你不會有如此多時間,在家中對住張牀,望着它。現在我們終於有機會了,哈!」三年級生李司朗說。有張牀,記者會寧願睡上去,但睡太多也不行。學生們在受困逆境有一些新看法,他說:「因為局限在家中,可以有更多對日常事物的想像,平時忽略了、想不到的。」

Ekkehard給學生的另一份功課是要他們代替某件家具,思考物件跟環境的關係。學生化身衣帽架、掃把,甚至廁紙筒。李司朗則以養貓經歷創作,養貓戶多數置有貓砂盆,貓貓在砂上排泄後,主人再清理。貓貓會埋藏排泄物,不時把砂挖出四周。李司朗看着地上的砂,決定把自己身體弄成貓砂盆,兩秒引得愛貓好奇,交到功課,又跟愛貓建立有趣體驗(最後貓貓沒有如廁)。

功課要求學生以自己代替一件家具,學生用身體裝成貓砂盆。(受訪者提供)

「創作跟自己的感受掛鈎,作品好多時反映對社會及事物的理解,有時是很直接的。」同為三年級的Amber說,創作跟時代背景不可分割。教師給予一個有關堆疊(stack)的功課,要把家中物件堆疊得紮實,填滿某空間。由於家中有許多營養補充片的樽子,她便用以填成一個四方體。她雖是就地取材,記者卻聯想到近日有關健康的焦慮,呼應到疫時感受。

學生練習堆疊效果,讓家中角落變得有趣。(受訪者提供)

李司朗亦認同,他在堂上學到石墨拓印(graphite rubbing),古時日本人拓印魚類,中國人則拓印碑文,簡單如在物件鋪上紙張,並以筆墨掃出圖案即可。因此,他想到拓印出時代痕迹:「我把馬路上繪有的『停』字拓印出來,足足有7張A1紙之大。之後把此大字置於因為疫情而關門的店外,並拍下照片。這是用自己方式記錄時代的創作,對我來說很重要。」

 歐文.沃姆作品《電視頭》( 2017年)充分利用物件內外及身體,融合成瞬間的雕塑。(藝術家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作品不必美!

輕輕鬆鬆可解悶,鬱結時或作抒發,一起動手做,你準備好未?讀者可能擔心自己沒「天分」,作品「不美」。Ekkehard指出美是藝術其中一部分,但「看上去很美麗,不是藝術的用意」。藝術反映此時此刻,現在如此就如此,或如一場自我記錄,不代表之後不變,他認為:「藝術是現在此刻到底我們是誰、我們是什麼的一個反映。你看看在二戰時期的藝術,讓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美,真實、真相、感受等元素,才是切合的描繪。我的建議是,大家要做關於『現在』的事情(do something that is “NOW”),現在想的,就對了。」


家居創作:一齊玩 人人都是藝術家

人人都是藝術家,不是一句口號。以下整理其他家居創作大法及例子,跟着試做吧。

先改名 後創作

作品名字及標題不一定是完成後才加上,亦能是一個起點。Ekkehard利用平日看到的詩歌或句子作為標題,再隨機派發予學生創作。圖為有關「牙痛」之作,學生近鏡拍下拳頭,經顏色處理後手指看似牙齒表面。(圖1)

(圖1)(受訪者提供)

拓印物品內部

我們對於物品的表面較熟知,內裏又如何?方法是把紙張鋪在物品或器皿的內部,用鉛筆輕掃。有學生拓印冰格,創作出有如抽象畫的作品。(圖2)

(圖2)(受訪者提供)

一分鐘雕塑挑戰

內文提及的著名藝術家歐文.沃姆,近日正好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大展「一分鐘台北」。前年本港Art Basel「藝聚空間」部分亦有展出其「一分鐘雕塑」系列。參與者踏上擺放日常物件的展台,依照文字和繪畫指示,以異於往常的方式互動。

(The Discipline of Subjectivity (2000年),
藝術家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可惜因應疫情,北美館決定此部分先由工作人員示範。不過藝術家為令大家都動身做,在網上發起「#一分鐘雕塑挑戰」活動,跟女兒拍片教大家重新創作The Discipline of Subjectivity(2000年),用身體上至下把4樣物品支撐在牆。

網址: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文:劉彤茵

編輯/蔡曉彤

美術/ SIUKI

電郵/cul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