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濕產品大比併丨吸濕盒、備長炭、防潮珠、硅藻土 哪個吸濕最有效?

【明報專訊】天氣潮濕,除了衣物難晾乾令人困擾,病菌亦易快速滋生,誘發皮膚問題。

坊間不少吸濕產品,由吸濕盒、備長炭、防潮珠,至近年流行的硅藻土地墊、硅藻土油漆。哪一種吸水力最強?

室內濕度對健康有何影響?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俊彥指,室內濕度太高,或令霉菌、金黃葡萄球菌滋生,若皮膚受真菌或細菌感染,會導致皮膚癬,如足癬(俗稱香港腳)、股癬等。若真菌侵蝕腳趾甲或手指甲,則有可能患甲癬(俗稱灰甲);加上初夏暖和,皮膚油脂分泌增加,皮膚表面容易堵塞,有可能令暗瘡問題惡化。

真菌作怪 —— 濕度過高的環境有利真菌滋生,有可能導致皮膚癬。(RyanKing999@iStockphoto)

竹炭吸味較有效

室內相對濕度維持在50%至70%會較理想,太乾燥或者太潮濕均有可能引發皮膚問題。陳俊彥解釋,室內濕度太低,容易觸發異位性皮炎(俗稱濕疹)發作。不少人以為濕疹只會在天氣乾燥時發作,惟部分濕疹患者病情會受濕度、溫度轉變影響,令免疫系統過分活躍,病情惡化;部分人皮膚痕癢感覺亦會因濕度高而加劇,故濕疹患者應特別注意室內濕度控制。

坊間五花八門的吸濕產品,有傳統有新款,誰的吸水力最強?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容家富指,市面常見的吸濕材料,包括氯化鈣(calcium chloride)、矽膠珠(silica gel)、硅藻土(矽藻土)、竹炭及備長炭等,當中以氯化鈣吸濕力較佳,常運用於吸濕盒。氯化鈣屬化學物質,會吸收水分,慢慢變成液體,不過它是一次性材料,不能重用。而防潮矽膠珠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遇水時會吸水,以熱力蒸發當中水分便可重用。有些防潮珠吸水後會變色,是因為生產商加入銅,令顆粒吸水後呈現粉紅色,方便用家分辨吸濕狀態。而芸芸吸濕產品中,炭類產品的吸濕效能較低,「竹炭用來吸味更有效」。

至於近年大熱的硅藻土,聲稱可吸濕、抑制霉菌滋生,有何原理?容家富指,硅藻土源自一種名為硅藻的微藻類外殼;製作硅藻土,要待硅藻死後細胞質及生物材料降解,取去剩下無機硅藻殼磨成粉,再加入陶瓷粉,方可令硅藻土成形。

(Aleksandr_Kravtsov、kokoroyuki@iStockphoto、姚穎彤攝/明報製圖)

硅藻土比例愈高 吸水愈有效

硅藻土有速乾功效,是因為硅藻土屬多孔性質材料,水珠依附在表面並快速散開,令人有「水分消失」的感覺。容家富表示,硅藻土吸濕原理屬「物理依附」,就像海綿,水分雖被海綿吸收,但未有被蒸發,擠壓海綿會有水漏出;要靠熱力、風乾才可有效去除水分來重用。

他補充,製作硅藻土一般要加入陶瓷粉成形,故吸濕效能取決於硅藻土含量,「如果陶瓷(成分)多、硅藻少,吸濕效能會較低」。他形容,硅藻土吸濕「只是好快吸了入去,不留水迹」,但吸濕效能有限,若需要大範圍抽濕,使用氯化鈣甚至抽濕機會較有效。

陳俊彥(資料圖片)
容家富(受訪者提供)

文:姚穎彤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