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有得醫?接受認知行為治療 青少年失眠風險降七成

【明報專訊】失眠問題困擾不少港人,中大、港大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在2015至2018年進行全球首個針對有家族失眠病史的高危青少年研究,發現失眠能夠預防,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青少年,比起對照組的失眠風險減低逾七成。研究結果在兒科醫學期刊Pediatrics發表。

研究人員向20間中學派發篩查問卷,邀請最少一名父母有失眠問題的青少年做詳盡評估,將242名符合條件(有輕微失眠徵狀,無其他精神疾病或健康問題)的青少年納入研究,平均15歲。當中一半青少年最少接受3節認知行為治療小組活動,治療內容包括教授睡眠及失眠知識、辨別扭曲概念、放鬆練習等,另一半人作對照。兩組人均要呈交睡眠日記,再於6個月及1年後跟進。

中大、港大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研究本港242名有家族失眠歷史的中學生,發現有參與認知行為治療的青少年失眠發病率降七成。中學期間常失眠的Tommy(右一)過往一周失眠兩日,經治療後減至平均一個月失眠一晚。右二為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銀燕,左二為系主任榮潤國。(黃心悅攝)
中大、港大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研究本港242名有家族失眠歷史的中學生,發現有參與認知行為治療的青少年失眠發病率降七成。中學期間常失眠的Tommy(右一)過往一周失眠兩日,經治療後減至平均一個月失眠一晚。右二為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銀燕,左二為系主任榮潤國。(黃心悅攝)

中大精神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銀燕表示,結果發現參與小組的青少年失眠病發率僅5.8%,對照組則高達20.7%,即有參加治療者失眠發病率下跌71%。


睡不着感壓力 變惡性循環

理大三年級生Tommy中三時參與計劃,他稱當時一周失眠兩日,「好想瞓,數綿羊分散注意力但覺得無用,令自己更唔想瞓」。參加治療後,他說了解到「失眠並不恐怖」,如因睡不着而感壓力,則變成惡性循環,更難入睡。

疫情下Tommy偶爾也感焦慮而失眠,「會諗自己係咪下一個」,但現在他學會了失眠時不要在牀上做其他事,分開工作及睡覺的地方,失眠就落牀閱讀至有睡意為止,現在失眠情况已較中學時期改善,一個月只會失眠一次。


學者:僅一成青少年求助

中大精神科學系主任榮潤國指出,過往面對失眠問題,市民大多服藥解決,只有10%青少年會就失眠求助,忽略失眠的重要。他盼能有更多資源,持續在社會層面研究預防失眠,亦希望與教育局合作製作預防失眠治療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