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多日「零確診」不能鬆懈 為防隱形患者 港人要戴口罩至年尾
【明報專訊】本地新冠病毒感染多日「零確診」,防疫措施逐漸鬆綁,復工、復課、放寬限聚令。大家暫時鬆一口氣,但下一波疫情何時出現?新冠病毒會否在下一轉流感高峰期捲土重來?而豁免過萬跨境學童及商務客14日強制檢疫,又會否觸發新一波疫情?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憂慮,兒童「隱形患者」比例較高,豁免跨境學童檢疫,會增加控疫難度,建議政府在邊境要「落重兵」。
至截稿前,香港連續多日沒有本地感染個案,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數字反映本地傳播風險較低,但由於外國疫情仍未受控,因此港府應加強邊境檢疫措施,以確保防疫政策漸漸鬆綁後,不會因輸入個案而引發社區大爆發,他認為:「邊境應該要落重兵。」
小童患者多「隱形」 跨境難追蹤
政府早前宣布,豁免跨境學童及特定商務客14天強制檢疫,但沒交代獲豁免檢疫者需否驗病毒。此時此刻「鬆縛」,會否提高本港傳播風險,釀成下一波大爆發?
本報早前分析確診患者數據,發現感染者年齡愈小,無病徵比例愈高,其中在0至9歲患者組別中,隱形患者佔比高達40%。曾祈殷表示,由於小童組別隱形患者較多,擔心復課後跨境學童增加傳播風險;另外,由於他們出入邊境次數頻密,萬一其中一人染病,港府難以追蹤其居於內地的緊密接觸者,令追蹤工作難以達到及時、準確及詳細的標準,增加控疫難度。
於2003年SARS爆發時在dirty team工作的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營運總監胡志遠表示,有關跨境學童獲豁免家居檢疫,或增加本地傳播風險的憂慮,並非無道理;落實政策前,最好先確認深圳當地的病毒傳播鏈已經中斷,或隱形患者比例較低,並要考慮內地的個人防疫措施是否充足。
完成家居檢疫 宜再驗病毒
現時規定,從陸路口岸(即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來港而沒有病徵人士,會獲發樣本瓶,他們須自行於居所蒐集深喉唾液樣本作病毒檢測。曾祈殷認為,這批人士毋須等及樣本結果便能進入社區,一旦為隱形患者,便成漏網之魚,在社區內播毒,建議政府把以上人士改為即日接受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後,方可返回住所作家居檢疫。
另外,曾祈殷指出,現時所有入境人士完成家居檢疫後,便毋須接受病毒測試。但部分患者回港時正處於潛伏期,病毒於潛伏期內有可能由陰性轉為陽性,因此不能憑入境時單次測試,便認定回港人士並非隱形患者。上月一名確診患者最初於廣州接受病毒檢測時呈陰性,至回港家居檢疫期間,因大便出血到公立醫院求醫,病毒測試結果改呈陽性。大便出血是否新冠肺炎病徵仍屬未知之數,若該患者接受家居檢疫期間,身體沒有感到不適,就不會再有第二次檢測病毒。
學校宜兩次探熱 分批放小息
除了邊關要做好準備,由於高中預計在5月27日復課,本地亦要做好防疫工作。曾祈殷建議,跨境學童人數逾萬,政府應盡快擴展病毒測試工作,以確保學童經關口來港時完成檢測。學校宜在上課前及上課中段,安排兩次探熱,及早偵測出現病徵的學生。另外,為保持社交距離,學校須實施禁止群體聚集的措施,例如學生分批放小息,限制操場、圖書館等場所的開放時間。在學生上課前及放學後,宜安排校內消毒。
「港人至年尾仍要戴口罩」
另一邊廂,不少公司亦取消在家工作政策,員工紛紛返回辦公室工作。胡志遠表示,趁疫情暫緩之際,辦公室內應加強防疫措施,如在公用電腦旁放置酒精搓手液等。全球疫情仍未受控,疫苗研發無期,到底市民何時才能除下口罩?他直言:「至年尾,港人仍要戴口罩,這是十分肯定的事。」
文: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