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標籤 辨水準 眾裏尋優質礦泉水
【明報專訊】水,是萬物生命之源。雖然在香港,扭開水龍頭便有品質優良的水,煮沸後可安心飲用,但很多公司和家庭仍會購買不同種類的食水,其中不少人偏好礦泉水。坊間礦泉水五花八門,有氣礦泉水、礦物質水、天然礦泉水等,究竟有什麼分別?質素如何?邀來品水師、專家為你解構礦泉水,讓大家邊飲邊長知識。
相關文章: 【抗疫你要知】需要從補充劑中 攝取維他命和礦物質嗎?
天然礦泉水 歐洲監管嚴格
坊間礦泉水名目讓人眼花撩亂,雖然在香港並沒有針對礦泉水的法規,但品水師李冠威表示,在歐洲有嚴格的礦泉水監管。「不同國家或地區都有自己針對礦泉水的一套標準,以及自己的監管制度,當中以歐洲的標準歷史最悠久,亦最嚴謹。」在歐洲,主要將水分為地表水(包括天然水及山泉水)、地下水、冰川水及冰山水等。
李冠威說以天然礦泉水(natural mineral water)的標準最為嚴謹,以下歸納出幾點要求:
1. 必須純天然,未經加工
2. 任何生物直接飲用水源的水都不會構成健康威脅
3. 入樽後的天然礦泉水成分及特徵,必須跟水源大致一樣,會嚴格限制其誤差值
4. 水中的污染物不能超過一定標準
5. 工廠及生產機器須向政府取得牌照才能生產
6. 使用的生產設備不能更改礦泉水成分,也不能污染水質或對水質加工
7. 必須在水源採集入樽,在採集水的過程中,也不能將水移至其他可移動裝置(例如運水車),以確保水質不受污染
8. 樽及蓋都有一定規定,例如蓋是否密封,會不會漏氣等
9. 不能對水消毒
李冠威指出,符合以上標準,在歐洲市場出售的樽裝水才能標示「天然礦泉水」的字眼。不過,是否沒有這個字眼便代表不是「好水」?他稱不能一概而論,「因為近年有不少優質水,未必具有天然礦泉水的標準,但質素也有一定保證」。例如冰山水,是以破冰船到北極附近的冰山區,撈走海面上的冰山,並以最短時間融冰來製成飲用水。這些水十分純淨,不會像蒸餾水般經過加工,也有不少人愛飲。至於現時坊間常見的礦物質水,則是蒸餾水後期在水中增添礦物質成分,因此不屬於礦泉水。
【網購Power Up】法國Noerden LIZ智能殺菌水樽,備有飲水提示功能多色選擇,注重健康人士見字飲水!立即網上訂購。
內地礦泉水標準與國際接軌
除了歐洲的礦泉水,近年市面湧現內地的礦泉水。作為消費者,選購時首要考慮當然是水的質素。藏冰川銷售主任毛家瑩解釋,內地自1995年開始立法監管礦泉水,到2009年修訂,與外國標準接軌。「現時內地的樽裝飲用水,大致分為食用水、天然水、礦泉水、礦物質水及天然礦泉水。當中天然礦泉水的標準大致跟外國相同,例如水源地、生產地、水質、成分、檢測標準等,同時水中必須含有9種礦物質,包括鋰、鋅、碘、硒、偏硅酸等,亦限定18種對人體有害物質不能超標,才能取得批文,使用『天然礦泉水』這個名稱發售。」
毛家瑩補充,為了令消費者對內地水更有信心,除了遵照內地標準,生產商亦「行多步」,「以公司旗下的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為例,為了提升消費者信心,除了把礦泉水帶到歐洲的水協會認證水質,也拿到國際檢驗機構SGS接受測試,以確保質素」。
相關文章:拆解水果「特異功能」 檸檬發電 推動時鐘
水源、運輸、設計 影響價格
在香港市場,礦泉水種類多之餘,價格亦十分參差,每樽由幾元至數百元都有。李冠威解釋歐洲礦泉水的價格差別,主要視乎水源可提供的水量、稀有度,以至樽身設計等不同因素。當中,運輸成本更是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一些大公司,可以一次過訂購一季的產品(從而令運輸平均成本降低),便可以用較低的價格出售;其次是水樽的質素,使用的質材愈好,價格當然亦愈貴。此外,也涉及供求問題,當生產礦泉水的地點水量不多時,由於供應少,價錢亦會相應提高」。
提到稀有度,李冠威以不少人愛飲的有氣礦泉水為例,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然有氣的礦泉水(natural sparkling mineral water),另一種是人工加入二氧化碳的礦泉水(natural mineral water-sparkling)。第一種較稀有,雖然法國、西班牙、葡萄牙都有出產,但產量只佔有氣礦泉水不足1%,所以售價可高達每支近百港元。由於天然有氣礦泉水的產地接近火山帶,所以其礦物質含量亦與人工加入二氧化碳的礦泉水不同,飲用時口感會有分別」。
上中下游取水 售價有別
至於內地的礦泉水,同樣有價格不一的情形。毛家瑩表示,價格某程度反映出運輸成本甚至質素的高低,「大部分內地的天然礦泉水、礦泉水或飲用水,都會在樽身標示出產地,但就算三者所標示的取水河域相同,也可能存有位置上的差異。例如在海拔較高地方取水,由於地點相對不適合人類居住,污染自然較少,水質會較好;加上設廠的難度增加,運輸成本也較高,所以售價相對高一點。相反,取水的地方如在河域中游甚至更低,河水受到污染的風險較高,運輸成本又相對高山便宜,售價自然較低。因此,售價原則上反映了水質高低」。
健康注意:煲礦泉水器具 須徹底清潔
有傳言指飲用太多礦泉水,會增加生腎石的風險,是否屬實?註冊營養師李振洋指,礦泉水中主要的礦物質成分,包括鈣(calcium)、鎂(magnesium)、鈉(sodium)、鉀(potassium)、矽(silicon)、鍶(strontium)等,一般含量低,就算飲得多,對身體的影響也不大,「其實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09年發表報告,指飲用含天然礦物質的礦泉水,對身體不會有不良影響;而一般礦泉水的礦物質含量都是以毫克(mg)為單位,對於身體的影響更微乎其微。因此,除非有其他污染物,否則常飲一般的礦泉水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相關文章: 【後疫情時期】緊張失眠 營養師:3個飲食原則吃好睡好
小心礦物質日積月累
雖然天然礦泉水的礦物質成分,對身體的影響不大,但對於經常煲礦泉水飲用、冲茶、煮飯的用家,李振洋提醒,水煲清洗不徹底反而對健康影響更大,「由於煲礦泉水的過程中,水中礦物質成分有可能殘留在水煲之中,形成水垢,這些水垢日積月累下,會令礦泉水內的礦物質成分增加,最好還是每次煲完礦泉水後,把水煲清潔好,才是上策」。
文:勞耀全
編輯/林曉慧
美術/張欲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