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清消毒成分 濕紙巾靠酒精快速殺病毒
【明報專訊】「保持雙手清潔,勤洗手,勿捽眼」,在新型冠狀病毒陰霾下,市民衛生意識提高,時刻緊記清潔雙手的重要。有效清潔雙手的方法,是使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清洗,但在不便洗手情况下,消毒濕紙巾就成為不少人的隨身「法寶」。然而消毒濕紙巾的消毒成分有多種,消毒原理及速度也不同。專家稱,只有一種成分才是最有效及快速,選購時,宜留意成分,睇清睇楚才購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除了口罩和酒精搓手液,消毒濕紙巾也被市民瘋狂搶購。但要留意,市售的濕紙巾分兩種,一種是含消毒成分,另一種則沒有,如果是用作消毒用途,要留意包裝有否標明具「消毒」作用。
一般濕紙巾 沒封口易養菌
那麼,使用沒消毒成分的濕紙巾,可否抹走細菌和病毒?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專任導師黃浩賢說:「沒有消毒成分的濕紙巾,只是一張沾了水的紙巾,如果用來抹手,或可把抹擦範圍內的細菌及病毒黏在濕紙巾上,但在抹手過程中,這些細菌病毒有可能被帶到雙手其他位置,由於不含消毒成分,因此不能將它們殺死。」要用濕紙巾來消毒,還是購買含消毒成分的較穩妥。
部分不含消毒成分的濕紙巾,一包或一盒有數十張,如果使用或儲存不當,例如每次取用濕紙巾後沒馬上封口,濕紙巾如被細菌污染,裏頭的水分可讓細菌存活一段時間,所以濕紙巾應避免接觸傷口或雙眼。
殺菌≠殺病毒
市面上含消毒成分的濕紙巾,很多也標榜「殺菌99.9%」、「有效除菌」,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提醒市民,「細菌跟病毒不同,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病毒,並非細菌,能殺菌99.9%,不代表殺病毒也有同樣功效」。
消毒濕紙巾因不受《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或欠缺相關效能測試報告,消委會曾檢視市面上15款搓手液和22款濕紙巾,但只有17個樣本的供應商提供測試報告。
黃浩賢表示:「即使濕紙巾品牌對產品做了相關測試,一般是以某幾種細菌或病毒作為測試對象,不一定對所有細菌或病毒有效。」如果消毒成分是酒精,含量達60%至80%,即使沒有標明什麼,已代表能殺死絕大部分細菌及病毒。
專家意見
◆崔俊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黃浩賢(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專任導師)
酒精溶解病毒脂肪包膜 破壞蛋白質外殼
市面上的消毒濕紙巾林林總總,消毒殺菌成分主要有酒精(alcohol)、季銨化合物、雙氯苯雙胍己烷等等,部分濕紙巾會有多於一種消毒成分。崔俊明及黃浩賢均認為,在各種成分中,酒精殺病毒最有效及迅速,消毒原理亦跟其他成分不同。
未能有效消滅輪狀病毒
酒精為何特別有效?因為酒精會令蛋白變性,亦有溶解脂肪效果,兩者都能有效殺死細菌和大部分病毒。
一顆完整的病毒顆粒,由具保護功能的蛋白質外殼,以及外殼包住的核酸組成。有些病毒外層有一層包膜,通常由脂肪和蛋白質組成,這類病毒稱為包膜病毒(enveloped viruses),新型冠狀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便屬於這一類。酒精能夠快速而有效消滅包膜病毒,因酒精屬脂溶性,能溶解外層的脂肪包膜,酒精亦具有親水和疏水兩種特性,故能吸收病毒蛋白質外殼的水分,亦能破壞蛋白質內、外之間的牽引力,造成蛋白質外殼脫水、變性、凝固,達到消滅病毒目的。
然而對付部分無包膜病毒 (non-enveloped viruses) ,如輪狀病毒,酒精只能使其失去活躍能力,未能將其消滅。
酒精除了可消滅病毒,也具殺菌作用,原理是使細菌細胞膜的蛋白質變性,結構受到破壞。
濃度70%或75%最理想
但酒精並非濃度愈高愈好,按世衛建議,60%至80%濃度酒精溶液最有效,濃度太高會適得其反。黃浩賢解釋:「因為酒精濃度太低,未能發揮效用,濃度太高則容易揮發,而且會迅速將細菌或病毒表面蛋白質脫水、凝固,變成了保護層,妨礙酒精繼續滲透,削弱消毒功效。濕紙巾含相當的水分很重要,能幫助酒精滲入細菌及病毒內,酒精濃度以70%或75%最為理想,餘下30%或25%是水分,這個比例有效使蛋白質凝固,以及達到穿透效果,徹底消毒。」
酒精消毒效率高,為何不少濕紙巾要強調不含酒精?因酒精屬脂溶性,如果常用來抹手,容易令皮脂流失,導致乾燥。
酒精以外 常見消毒成分
濕紙巾除了酒精,還有季銨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雙氯苯雙胍己烷(chlorhexidine)、三氯生(triclosan)等消毒成分。黃浩賢說:「這些成分的消毒原理主要是破壞病毒包膜,令其喪失活性及死亡,或破壞細菌細胞膜,使其死亡。」
季銨化合物 消毒殺菌較慢
季銨化合物以苯扎氯安(benzalkonium chloride)最為常見。據消委會資料稱,季銨化合物消毒殺菌速度較慢。使用該成分濕紙巾清潔時,要確保清潔的地方沒有食物污漬等有機物質,否則會影響功效。
雙氯苯雙胍己烷 效用持續一段時間
雙氯苯雙胍己烷消毒速度比酒精慢,但效用可持續一段時間。消委會資料指出,雙氯苯雙胍己烷對包膜病毒也有效,但對無包膜病毒作用則較低。
三氯生 抑制病毒真菌較弱
三氯生會干擾細菌和病毒的脂肪合成機制,從而減弱其外層細胞膜功效,以達至消毒效果。據消委會資料指,三氯生對病毒及真菌的抑制作用較弱。此外,有研究發現這成分有可能令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而且在動物身上可干擾內分泌。
不論是使用哪一種消毒成分的濕紙巾清潔雙手,黃浩賢提醒要認真地抹勻雙手每一處,抹手速度不要急。他解釋:「因為要讓酒精或消毒化學物滲入細菌和病毒處,才能發揮功效。如果抹手速度太快,化學物未能徹底沾到雙手便沒有效用。使用酒精濕紙巾抹手時,不要在同一位置重複快速地抹拭,原因是此動作會產生熱量,加速酒精揮發,降低功效。」
知多啲:無漂白水 洗潔精梘液代替
1. 濕紙巾要妥善密封,並儲存於陰涼地方,尤其是酒精消毒濕紙巾,小心包裝封口「漏氣」,讓當中酒精揮發。
2. 選購酒精消毒濕紙巾時,要留意標籤有否標明酒精含量,以60%至80%最為有效。
相同酒精含量的濕紙巾跟搓手液,哪一種較好?崔俊明表示,「酒精濕紙巾揮發速度相對較快,如抹手過程發現濕紙巾已乾透,應使用另一張」。他認為最理想是用肥皂或梘液以清水冲洗雙手,其次是用酒精搓手液,最後才是酒精濕紙巾。
近日漂白水亦被搶購,部分商人將漂白水價格大幅抬高,崔俊明說:「家居清潔可以改用洗潔精及梘液代替,這些清潔劑能溶解新型冠狀病毒的脂肪包膜,令其死亡。」
知多啲:病毒外層包膜 避免疫系統監視
雖然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也有可能形成新型傳染病,但細菌和病毒兩者大不同,於去年12月在武漢出現的病毒性肺炎,病原體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病毒非生物 入侵宿主複製
病毒並非生物,需要入侵宿主以自我複製。病毒有一層蛋白質外殼,儲存遺傳資訊,有些病毒也有一層以脂肪或蛋白質組成的外層包膜,以躲避宿主免疫系統的監視。病毒內的核酸載有遺傳資訊,它們只要進入生物細胞內,就能複製出更多病毒。若病毒入侵身體,免疫系統會找出受感染細胞,再派出抗體攻擊病毒。
派抗體黏合細菌 逐一摧毁
細菌是地球上微小的生物之一,由單一原始細胞組成。細菌外層有一層細胞膜,負責執行多項代謝功能,細菌內部有由DNA組成的染色體,承載着細菌遺傳密碼,當中的核糖體如一所微型工廠,利用遺傳密碼來幫助細菌成長、分裂。萬一身體受細菌入侵,免疫系統會派出抗體,將細菌黏合,並逐一摧毁。
編輯:梁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