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門鎖點樣揀?入門款1500起 係咪夠安全?保養貼士話你知!

【明報專訊】電子門鎖近年大行其道,除了免卻帶鑰匙的煩惱,還有不少便利用家生活的附加功能。但另一方面,電子門鎖亦有不少傳統機械鎖沒有的問題,例如一旦故障會較難修理,也有人憂慮被黑客入侵系統等,因而卻步。

究竟各種類型的電子門鎖,如何應對上述問題,今天的技術發展如何,市面上五花八門的產品又該如何選擇?

代理各類門閘配件多年的金來仕創辦人潘宗業表示,電子門鎖出現於2000年初,由韓國電子品牌開發,推出首個產品後,歐美廠商也加入競爭。不過有別於亞洲市場,歐美並非主力製作整套電子門鎖,而是另外安裝的電子輔助鎖。

初期的電子門鎖通常是用密碼解鎖,發展至今已有多種主流解鎖款式,包括使用感應卡、指紋和手機應用程式。雖然開鎖模式不同,但大部分電子門鎖仍有備用機械鑰匙,以備不時之需。


保安新招多 遇入侵發警報

至於價格,視乎應用哪種技術和支援多少種開鎖方法,解鎖方法愈多,價格通常愈高。以目前市面常見款式為例,入門款電子門鎖約1500至2000元起,高階一點的可逾4000元。

電子門鎖雖然方便易操作,但安全度令部分人擔憂。不少人擔心賊人能透過一些高端技術來影響門鎖的電子系統,例如使用干擾器破解電腦程式來解鎖。對此,潘宗業指出,電子門鎖發展多年,廠商不斷改進系統、堵塞漏洞,加進不少保安功能,既增加阻嚇力,也令破解難度更高。當中包括:

電子門鎖常見開鎖方式:1. 指紋開鎖——‧憑事先記錄使用者的指紋解鎖/‧視乎型號品牌,指紋儲存最多可達100組/‧優點:不怕遺失或忘帶鑰匙,開鎖過程快速/‧缺點:指紋較淺的人或較難使用(馮凱鍵攝)
電子門鎖常見開鎖方式:2. 密碼鎖——‧一般為4至6個數字組合,部分產品備「游離碼」,用家需先按門鎖隨機生成的數字,再按原本密碼,減低被偷窺密碼的風險/‧優點:可設置臨時密碼,方便訪客使用/‧缺點:開鎖過程較慢;有忘記或密碼泄露風險(馮凱鍵攝)
電子門鎖常見開鎖方式:3. 感應卡——‧拍卡解鎖,適合長者或小孩使用/‧優點:開鎖過程快速;可隨時註銷卡片/‧缺點:有遺失或忘記帶卡的風險(馮凱鍵攝)
電子門鎖常見開鎖方式:4. 手機應用程式——‧透過藍牙或無線網絡遙距解鎖/‧優點:可隨時查看大門開關紀錄/‧缺點:手機無電或網絡不佳便無法操作(馮凱鍵攝)

1. 入侵警報

某些款式的電子門鎖,當系統偵測到連續輸入錯誤密碼次數過多,會響起提示音,並停止操作幾分鐘。如有人試圖強行打開門鎖,例如不斷搖動門手把,就會發出警報。


2. 註銷「鑰匙」

如擔心密碼已泄露或遺失了感應卡,大部分電子門鎖都可在短時間內自行註銷、更改密碼,或令感應卡失效,而毋須更換鎖芯。


3. 室內反鎖模式

如果家中無人,或準備出遠門,住戶可以將電子門鎖設定「室內反鎖模式」。系統會默認室內沒有人,即不可能有人從屋內開門。因此,當有賊人破窗而入,從大門離開,或打開大門讓同黨進入,警報便會響起。


4. 進出紀錄

如選用的電子門鎖帶有連線上網的功能,用戶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隨時知道家中大門進出情况。

日漸普及——電子門鎖近年漸漸普及,不少新落成的樓盤都配備,讓經常忘帶鑰匙的「大頭蝦」躍躍欲試。(Andrey Suslov@iStockphoto)
傳統×智能——近年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電子門鎖。圖中門鎖看似傳統鎖,但其實已變成智能鎖,按下手機App開鎖按鈕,鎖芯就會自動縮入開鎖。(資料圖片)

注意保養條款 維修找專員

電子門鎖雖然功能多多,但如果使用不當,功能再多都難以正常發揮。潘宗業強調,電子門鎖始終是電子產品,比較傳統機械鎖,抵受撞擊的能力較弱,需要「惜住用」。例如避免大力關門,以防電子零件撞鬆或損毁,加裝門氣鼓也是其中一種辦法。

此外,保養和維修也有一定限制,事關一般電器師傅未必懂得修理,或須預約專業人員處理,不如一般機械鎖可到附近找鎖匠方便。如果因用家使用不當而導致電子門鎖損毁或失靈,例如電池漏液、使用不合規格的電池、沒有委託合規格代理商安裝等,一般不會包含在原裝保養之內,建議使用者小心閱讀說明書及相關條款。

香港鎖匠從業員協會會長黃瑞昌補充,因香港天氣潮濕溫暖,電子器材較易受潮,或有故障的可能。

潘宗業(馮凱鍵攝)
黃瑞昌(蘇智鑫攝)

Yale穩陣 Samsung工藝成熟

至於電子門鎖的選擇,不同品牌各有賣點。潘宗業以美國老牌子Yale和韓國Samsung為例,Yale早在19世紀開始製作門用產品,它在電子鎖產品領域,最著名是「電子機械二合一」設計,優點是即使電子部件故障,它仍可像普通機械鎖使用鑰匙開啟。Samsung是最早發展電子門鎖的品牌之一,2003年已經推出電子鎖產品,在電路板的設計與整合也有相當豐富的經驗,電子零件的設計和工藝較成熟,較少出現失靈或故障。如果追求耐用丶穩妥,可以考慮前者;追求感應或偵測更準確,後者或更適合。

他補充,消費者應在購買前先做功課,了解自己的需要與不同品牌的特性。另外他建議盡量選擇大牌子,除了研發工藝比較成熟,日後的維修保養也較有保證。


文:唐可怡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foodie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