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重演增添流行曲 大象直面死別遺憾

【明報專訊】「就像你小時候的橡皮擦永遠沒有用完就會丟失,潤唇膏沒有用完就再也找不到,這些都可以是某一個人的遺憾。」音樂劇《大象的告別式》藝術總監兼主演黃靖程說。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遺憾,人們卻總會逃避遺憾,就像房間裏的大象,人人都可以看見,卻人人都裝作看不見。《大象的告別式》重演特別邀請陳瑞輝(Frankie@MIRROR)及強尼加入,共演死亡後的幻想世界。當你再次面對曾經的遺憾時,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

《大象的告別式》主演黃靖程、馮志佑以及監製陳恩碩分享了他們在創作過程中的感想與趣事。2019年首演時,劇作的英文名是Elephant in the Room,來自英語諺語,指一些事物就像房間裏的大象一樣明顯,每個人卻都選擇視而不見,不去面對或解決。至於大象在劇中具體指什麼,就要等觀衆自己發掘了。《大象》在角色設定和情節上都有很多轉折,透露太多會影響觀看體驗,因此3人對於角色情節皆表示無可奉告。

《大象的告別式》–《大象的告別式》由監製陳恩碩(前)與主演(後左起)馮志佑、黃靖程、Frankie及強尼共同演出。角色關係複雜,於劇中直面心中遺憾。(馮凱鍵攝)

MIRROR成員Frankie擔綱

黃靖程提到:「角色做了什麼,是一個怎樣的人,幾多歲,進入了劇場你就會發現這些都不重要。」而這些「無可奉告」也成為了陳恩碩在擔當監製上的挑戰:無法透露劇情,要怎麼向觀衆推廣銷售呢?他笑言幸好有兩個備受歡迎的演員Frankie以及強尼參與演出,幫忙吸引了很多新觀衆踏入劇場。

《大象》的誕生源於黃靖程的朋友離世,令她想創作一齣劇作,讓朋友的親人看到死亡並不是那麼悲傷的事。其實死亡的人已經離開了,反而是活着的人需要面對他的死亡。《大象》其實是用死亡講述遺憾。劇中所有人在死亡後都會來到中轉站,要放下遺憾,解開心結才能通往新世界。陳恩碩認為很多人害怕死亡是因為未知以及有未完成的事。《大象》要表達的就是如何調節心態,面對遺憾。

他引用了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裏的一句台詞﹕「每個人都有遺憾,問題係點樣將遺憾變得有價值?」最重要的是如何讓遺憾令我們以後的生活變得更好。遺憾不是可以輕易說出口的事,「說得出來就不是遺憾了」。人的喜怒哀樂加起來才組成一個完整的人,而遺憾亦是人的一部分。黃靖程說,「在真正了解什麼是遺憾後,才會發現原來有遺憾是一件幸福的事」,「這齣劇會讓你現在心中覺得遺憾的東西轉化成另一樣事物,在你身體裏排走,再去走新的路」。

信息更重要–馮志佑(左)和黃靖程(右)認為比起演繹角色,向觀衆傳遞劇作主題信息更重要。(馮凱鍵攝)

相關閲讀:【劇場】改編推理小說重新演繹 利用音樂、投影木偶營造懸疑感


採用現成流行曲串連挑戰大

黃靖程與馮志佑皆是經驗豐富的演員,馮志佑笑言「我還演過車,但我今次是演揸車的」。不過,這次演出的重點卻不是對角色的演繹,而是將團隊想表達的信息以最好的狀態傳遞給觀衆。挑選適合的歌曲,完善劇本,一起溝通如何傳遞劇作的主題,都是《大象》重要的幕後工作。為呈現最好效果,團隊到採訪前一日(8月3日)還在改善劇本。雖然想要盡善盡美,但是「永遠沒有model answer,只有好或者更好」。

相較2019年的首演,今次《大象》的重演有非常多變化。演出場地從容納100人的黑盒劇場換成可容納1000人的大劇院,搬上大舞台後,劇情核心亦要更有重量。重演新增很多經典流行曲來豐富內容,對陳恩碩而言,使用現成的流行曲串連成音樂劇是一個新挑戰。香港觀衆對這些歌曲都已經有了既定印象,要打破印象,將耳熟能詳的廣東歌重新編曲和改造,合理融入劇情中,是幕後團隊需要花工夫去處理的細節。這次的演出加入了廣東歌,又有知名藝人參與,就是希望降低觀看門檻,吸引更多觀衆嘗試踏入音樂劇的世界。

音樂劇《大象的告別式》

日期及時間︰

9月16日、19至23日 晚上8:00

9月17日、23至24日 下午3:00

票價:$380至$780

地點: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

網址:t.ly/xuhip

文:鄭穎琦

編輯:文顥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