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藝術畢業展。年輕藝術家】疫下作品:繪畫傷口、修補墓碑、一箱泥土 思考家庭、情侶、人寵關係

【明報專訊】一到畢業展季節,又是時候「尋寶」發掘年輕藝術家。這星期中大藝術系及浸大視覺藝術院的本科畢業展同時舉行,共通點是學生因為疫情無法回校上課,所以大型作品較少;同時今年兩展的作品較內斂,浸大畢業展數件精彩作品皆以創傷為主題,中大畢業展則有不少作品描繪個人與家庭的情感壓抑,兩展中關於社會議題作品比例都較少。浸大畢業展的118件作品,一如以往要花近3小時才看得完;對浸大畢業展的一個印象,是作品說明文字總是短短一句,而又情感非常豐富。從啟德校園2樓近九龍灣方向的通道開始看起,會看見徐嘉儀的《以無邪之軀至你面前》,藝術家用環氧樹脂做了7隻拱背小貓,似乎都在仰望站立的主人,說明文字是「我知道我不用說出口你也能聽見,因你能看見關於我的一切」。

Read more

【香港故宮7.2開幕】用嶄新跨學科方式展現文物 下周二可網上預先購票 館長吳志華:冀故宮文化連結和融入現代生活

【明報專訊】千呼萬喚,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下稱香港故宮)終於宣布在本年7月2日開幕,下星期二觀眾將可在網上預先購票。館長吳志華期待以開館回應最初有關香港故宮「政治目的」爭議,相信自己給了香港故宮「靈魂」,並指故宮文化是國家需要的精神,有利社會穩定。就香港文化藝術發展,他指香港與內地的文化融合不可避免,內地文化資源及觀眾市場將成為香港優勢。

Read more

香港新進設計師自立時裝品牌Christian Stone|A$AP Rocky、CL、Billie Eilish等國際明星皆為捧場客 服裝元素獨特大膽、未來感十足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樂壇起死回生,一眾年輕音樂人、歌手重燃很多人的希望,期待一天作品能衝出亞洲。作為香港人固然期待「自己人的創作」能獲得國際認同,但要達到真正的「國際級」並不容易,要吸納的並非處身海外的華人,而是不同種族文化的追隨者。新進設計師Christian-Fung(馮子華)憑着獨特大膽的實驗設計,其個人品牌服飾獲得Billie Eilish、A$AP Rocky、FKA Twigs等當紅pop icon追捧。作品能踏足國際舞台,相信正因為Christian具備了大多數本地設計師欠缺的國際視野。

Read more

【軟陶。DIY飾物】七彩軟陶製作易上手 如泥膠般搓圓撳扁 放入焗爐15分鐘 初學者也能輕鬆學會

【明報專訊】最近瀏覽Instagram,有沒有發現多了不少小巧精緻、充滿文青風格的手作飾物?這種色彩繽紛的飾物多用軟陶製作,此「陶」非彼「陶」,如泥膠般的軟陶操作簡單,基本款式只需用雙手「搓圓撳扁」即可完成,既不用怕弄髒雙手,更不用高溫燒製,只需用焗爐就能輕鬆製作!眼前這塊酷似幼童愛玩的「泥膠」,其實是軟陶(polymer clay)。這種物料又稱低溫泥,有傳軟陶在1930年代由一個德國玩具商發明,與平時陶藝課的陶泥不同,它不僅不黏手,而且不會發霉,容易儲存,只需家用焗爐即可令軟陶硬化,用起來非常方便。

Read more

Leica F11攝影博物館|情迷Leica 25年 前香港大學副校長蘇彰德打造民辦博物館 與志同道合之士分享藏品【多圖】

【明報專訊】今年57歲的蘇彰德,上半生做過律師、馬會慈善事務執行總監兼法律顧問、香港大學副校長,履歷已經夠華麗,下半生可怎樣超越呢?身為世界級Leica(徠卡)相機收藏家,他把興趣當正職,將跑馬地一幢三級歷史建築,打造成民辦攝影博物館F11,放滿自己的藏品;接着在銅鑼灣開設Leica專門店,是品牌第一次與第三方合作經營;再在半島酒店開設f22攝影空間,舉辦攝影展覽兼買賣古董相機。他說人生無論上下半場,哪怕是加時再射12碼,都出盡全力,活得精彩!

Read more

【傳統工藝。廣州彩瓷】廣彩屬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師傅傳授技藝心得 辦工作坊集詩、書、畫、印4種技巧

【明報專訊】要延續傳統工藝,堅持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堅持背後往往都有一股動人的熱忱。廣彩(廣州彩瓷)跟糖藝一樣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時懂得廣彩技藝的師傅已寥寥可數,張錦平是其中一人。他憑藉對廣彩工藝的熱愛,堅持超過半世紀,年逾古稀仍然繼續畫廣彩、教學生。中西合璧-裝飾圖畫豐富-廣彩是外銷瓷,除了織金填綠、裝飾圖畫豐富,十分吸引眼球外,中西合璧也是其特色之一,例如以中式筆觸繪畫西方的生活情景,或繪有歐洲貴族家徽的紋章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