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聚有散|掌握3個善意溝通技巧 助孩子面對離別 抒發負面感受

【明報專訊】移民潮下,面對聚散成為了許多人的課題,小朋友也不例外。在今個農曆新年,我與已舉家移民外國1年多、回港過年的朋友重聚。回到熟悉的地方,他們的孩子都顯得十分雀躍,外向的大女兒更結識到新朋友,相處數天已「friend過打band」。媽媽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感嘆「可惜認識得太遲」,擔心女兒和朋友分別時會難受,因為機票昂貴,此次一別後,可能要數年後才能再見了。面對離別,每個孩子都有不同感受,當看見他們悶悶不樂,甚至嚎啕大哭時,作為父母、教師的我們,或許會束手無策,情急之下只懂講些安慰的說話去平復孩子的心情,例如「你哋好快就會再見㗎啦!」、「乖啦,唔好喊住先啦!」這些語句可能暫時止住孩子的眼淚,但未必能幫助他們認識和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善意溝通 走進內心世界

幫助孩子抒發和接納離別的感受,避免長期壓抑和累積負面感受在心中,能更有效提升他們的身心靈健康,預防心理和行為問題。我們可以用以下「善意溝通」的技巧與孩子對話:

1.以「觀察」出發,避免評論和分析孩子的行為,着重了解孩子的「感受」。例如:「媽媽見到你皺晒眉頭,唔講嘢,眼有淚光,你𠵱家係咪好唔開心呀?定係有其他感受呀?」

2.透過「同理傾聽」的舉動,肯定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被接納,更願意表達自己和尋求協助。例如:眼望子女、身體傾前、點頭、簡單的語言確認(嗯……原來係咁……)

3.嘗試了解孩子感受背後的「需要」,協助他找到適當策略滿足需要。例如:當孩子說「好驚佢哋唔記得我呀」,可能是需要「友誼」,我們可以鼓勵他透過視訊通話和信息,與朋友定期見面和聯絡;當孩子說「以後無人陪我啦,得番我一個啦」,可能是需要「陪伴」,我們可以花更多時間與他相處,聆聽他的心聲,或幫助他在不同興趣班和社群中認識朋友。即使我們想不到可行的策略滿足孩子需要,我們也可以陪伴他們一同哭泣,去接納這些負面感受,而不是逃避、壓抑或批評這些感受。


相關閲讀:說謊背後|做好EPS三部曲 助孩子改掉經常說謊壞習慣


從古詩學習抒發離別感受

在上學年,我們與伙伴學校合作製作了小三的跨學科課程,將「社交情意教育」融入中文科,藉李白的《贈汪倫》教學生面對離別的感受,亦講解同理心、關愛等價值觀,呼應教育局「以全面和綜合的模式推廣價值觀教育,不局限於特定課堂」的理念。

《贈汪倫》記載李白與好友汪倫送別的場面,教師以詩的內容為例,讓學生明白「感受無分對錯」:「這首詩寫村民唱歌跳舞,以熱鬧的氣氛表達離別。離別時可能會傷心、不捨,也可能會有感激、祝福對方的感受。我們的感受就像天氣一樣,有時晴、有時陰、有時雨,還有許多變化。不論正面或負面感受,都是我們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接納自己有快樂的時候,也會有失落的時候。」在另一節課堂,教師帶領學生撰寫一封給朋友的書信,在感講的感受詞彙卡幫助下,學生嘗試在信中分享感受,其中一名學生寫給最近移民好友的信,令人十分動容:「你好嗎?自從你去了英國定居後,你和你的貓過得好嗎?你愛吃那裏的食物嗎?這3個月我很孤單,小息時也沒有人跟我一起玩了。謝謝你能成為我的朋友。」

人生難免有聚有散,即使親友沒有移民,像升小、升中階段的轉變,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離別,需要適應和消化。各位家長和教師,讓我們一同以「善意溝通」,聆聽和接納孩子的感受,陪伴他們面對變幻莫測的生活。

文:李楚倩(「JUST FEEL 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