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麴醬原來與納豆同源!韓國X日本 自製變奏版清麴湯【附納豆泡菜豆腐鍋食譜】

【明報專訊】日本和韓國隊奇蹟地在今屆世界盃打入16強,但同樣16強止步。亞洲球迷除了關注球場上的陣式、技巧、教練對球員的調度外,兩隊的場外大小事也引起關注,球隊的飲食是其中之一。韓國隊的餐單中有一項清麴湯,光看名字覺得平平無奇,但其身世與日本納豆同源,而其臭在韓國食品中,或僅次韓劇《毒梟聖徒》中出現的生醃斑鰩,可算是數一數二的「最臭美食」。相傳清麴醬由日本傳入,而味噌前身則是百濟遺民帶進日本的「高麗醬」。發酵而成的調味料因兩國口味的差異,在同一脈絡中發展的味噌、納豆與大醬、清麴醬,在重鮮味的日本演化成細緻清雅,在追求濃郁的韓國則維持傳統的豪邁。

(呂晞頌提供)
在香港的韓國餐廳初嘗清麴湯,老闆笑言很多人都怕臭而嗤之以鼻。(呂晞頌提供)
(呂晞頌提供)

日劇中的韓式料理

卡塔爾世界盃期間,當地因宗教原因下禁酒令,令贊助賽事的啤酒品牌大失預算。疫情期間,啤酒銷情亦受影響,像日本今年夏季有一齣由栗山千明主演的電視劇《晚酌的風格》(晩酌の流儀),是一套圍繞啤酒構想下酒菜的「廣告特輯」,栗山飾演一位37歲的事業女性,工作上十分能幹但不愛加班、社交,每天準時下班,只求在家中燒一桌飯菜,獨酌兩杯冰凍啤酒。日本人下班後愛喝啤酒紓壓,但疫情令啤酒商改投放資源在宣傳單身女性這客群,在家中獨自享受啤酒的樂趣和儀式感。《晚》的第6集以韓式料理為主,一來反映日本年輕人間流行韓食文化,二來是啤酒與重口味的韓式調味十分搭調。劇情講述女同事資質平庸,工作常「撞板」,公餘時間沒有特別嗜好,人生淡然無味,只好把全副精力留給戀愛,但也令對象倍感壓力,致情路不順。每天期待下班回家喝啤酒的女主角伊澤美幸(栗山千明飾),見後輩提不起勁,拋下獨酌這神聖儀式,邀女同事打拳後回家吃飯,捲起手袖忘我地做菜,餓壞又累壞的後輩攀談也無法打斷伊澤專注的節奏,用餐時配上一口啤酒,疲勞盡消,藉此說明下班是上班的動力,人生目標不必遠大。該集料理菜式包括簡化的韓式薄餅、辣炒八爪魚,也有一道納豆泡菜豆腐鍋。日本女性認為納豆對腸道有益、豆腐養顏,因此這菜式組合很常見,加入韓式元素增添新鮮感。對不吃納豆的人看來像是黑暗創意料理,但其實這菜式歷史底蘊甚厚。


相關閲讀:【香港簡單食譜】一文通天下 龍蝦、牛排、湯水、甜品 一文睇清40多個食譜!


清麴醬與納豆

沒在韓國居住過,對韓食往往只是紙上談兵,對不少食材、菜式格外陌生,正因這份生疏,在梳理資料時往往充滿驚喜,像近期Netflix的韓國電視劇《毒梟聖徒》中的斑鰩(又譯魟魚)即魔鬼魚,原來韓國人會生醃來吃,魚肉發酵後會散發尿騷似的阿摩尼亞臭味,成為外國人眼中的恐怖料理;源自日本納豆的韓國清麴醬,偶然在食譜書上翻過清麴湯的做法,但沒吃過而沒在意。在找日本納豆的資料時,發現一篇5年前的新聞,報道韓國人愛上納豆而令當地清麴醬銷情變差,意外發現兩者的共通之處。

百濟難民帶來高麗醬

因古時調味料稀少,日本人會以鹽醃魚類製成類似魚露的「魚醬」,後因佛教傳入,在公元7世紀起,天皇頒令全國禁食五獸,即牛、雞、馬、狗和猴,但民間仍有食用豬、兔、鹿和魚等肉類的習慣,五獸雖然被視為不潔,但將軍、貴族們會以藥膳掩飾,偷吃牛肉、豬肉,也會吃用鶴肉入饌的味噌湯,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前也是偷偷摸摸地吃肉。由中國傳入韓國的「豉」,再傳到日本,日本人開始用豆類、小麥製成「穀醬」取代魚醬。日本歷史學者宮崎正勝所著的《你不可不知的日本飲食史》中指出,相傳味噌在公元660年,百濟被滅國後,由難民帶到日本,因此當時稱為「高麗醬」,而有一說法認為「miso」來自朝鮮語。至於味噌的漢字是由「未醬」演變而成,未醬為未成形的醬,當時的醬指濃稠的液體,固體的味噌是製醬過程中的半製成品,到後來加上口字旁成為「味」,醬亦寫為「曾」字再變為「噌」。味噌可分為米、麥、豆三種,而現時的韓式「大醬」是加入穀麥令醬料黏稠的豆味噌。

日本醬油的來源據說是製作味噌時所滲出的汁液,屬味噌的副產品;至於納豆則為味噌的「次貨」,名字有指取於僧侶放於「納所」(寺院存放布施品的倉庫)的豆類,起源相傳在11世紀,八幡太郎義家在現為茨城縣的常陸紮營途中,偶然發現煮熟的大豆加上馬背的溫度,裹在稻草中發酵成具黏稠性。而納豆在江戶時代被視為製味噌時的失敗品,因此最初也是混和味噌用來煲湯,至近代因其營養價值而受重視,才流行拌白飯吃。宮崎正勝指出,日本納豆有兩種,分為不黏的「鹽辛納豆」,和由稻草上各種細菌發酵成的「納豆菌」製成具黏性的納豆。鹽辛納豆是把蒸熟的大豆加入麴菌製成麴豆,再浸泡鹽水發酵,因在寺院製造而又名「寺納豆」,如京都大德寺的「一休納豆」,據《雍州府志》(1684年)描述,豆粒大而帶光澤的黑色,相傳是一休和尚開始製作。鹽辛納豆傳說是一名叫康伯的人由西域帶進中國,至漢朝才在中國生產,並稱為「豉」,相信就是我們常用的豆豉,而鹽辛納豆在鎌倉時期後才在日本普及。

在港吃清麴湯不容易

有韓媒形容納豆與清麴醬製作原理相同,但納豆菌種經過篩選,清麴醬仍沿用稻草發酵的方式,菌類繁雜令味道較濃。韓國人近年也改吃納豆養生。因事前試煮過加了日式納豆的泡菜豆腐鍋,想比較正宗清麴湯的味道,但在香港的韓國餐廳找這冷門菜式也不容易,會點這道菜多是韓人味覺的鄉愁,在搜尋器上要用韓文才找到近期仍有賣這道菜的餐廳。在學韓文食物詞彙時,我跟韓語老師說喜歡喝大醬湯,她十分意外,因她在港的鄰居常投訴她熬的大醬湯很臭。在喝過清麴湯後,發現是大醬臭味的進階版,但味道多了一份豆香和發酵後的微澀,正好配上一杯冰凍啤酒,清麴湯令啤酒花與麥香更昇華。納豆較硬身,難與湯料口感配合,清麴醬的豆因要製醬,發酵得較軟糯,因此更適合用來熬湯,喝完暖身滿頭大汗,加上營養豐富,難怪韓足會把清麴湯列為世盃菜單之一。結帳時對老闆稱讚好喝,這位韓國大叔用「半鹹淡」廣東話和肢體語言說很多人怕它的臭味。可能像吃臭豆腐或榴槤,愛的就不覺臭,反而覺是齒縫留香。

下廚不再是女性限定

因《晚》這劇集輾轉發現了清麴醬,雖然劇情可有可無似的,但精華在於烹調菜餚的過程和栗山的進食秀,女性自得其樂,不為悅己者容,也不為別人下廚而快樂。日本曾經把廚藝與女性魅力掛鈎,1976年出版的《聰明的女人是料理高手》, 書名足以令男人和大眾誤會,成為當時流行的說法,但其實這書是教職業婦女省時便利的做菜竅門,令她們可更輕鬆地兼顧家庭和事業,可是書名被斷章取義,過分被濫用,不但誤導男性認為烹飪手藝可作為擇偶準則,亦令女性用盡方法增進廚藝,只盼情場得意,就如廣東俚語一說法——「想綁住男人個心,先要綁住男人個胃」。《日本家庭料理80年:和食餐桌的演變史》的作者阿古真理認為以戀愛結婚為主流的昭和後期,女性沒有太多自力更生的方法,結婚成為家庭主婦便是生存手段之一,為求「嫁得好」,因而女性亦對這想法趨之若鶩。惟時移世易, 現時日本女性擺脫這昭和作風,希望伴侶能分擔家務,認為能做菜的男性更具吸引力。男性在擇偶方面也不再「大男人」,廚藝高低也不見得是必要條件。

泡沫經濟爆破 改變飲食模式

平成年間,旭通廣告一項由1998年開始的年度調查中發現,2003至2005年主婦「偷懶」成為常態,機構要求家中有孩子的受訪主婦拍下一周菜式,再以訪談、問卷了解其飲食習慣和狀况,當中利用超市、便利店熟食、即食食物端上飯桌的比例上升,而把調查的規模擴展至父母輩。根據調查指出,生於昭和後半期、居於首都圈的家庭主婦普遍認為做菜是麻煩事,回娘家不幫忙母親下廚是理所當然。阿古真理舉例稱,這批研究對象跟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中,男主角良多的姐姐形象相近,母親希望把手藝傳授予女兒,但身為全職主婦的女兒對烹飪只抱着隨便的態度。書中道出1991年(平成三年)泡沫經濟爆破,改變了日本家庭昭和時期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以至社會結構。父母雙職令一家齊齊整整吃一頓飯變得奢侈,而自小獨自用膳的小孩長大,他們所組織的家庭亦如是, 家長忙於加班工作,孩子忙於學業,每晚全家聚首吃飯不再被視為平常的家庭活動,隨便吃、簡單吃的「無飯家庭」成為常態,下廚技巧也不是必須技能。

近年日本影視作品中,仍有一家吃飯的溫馨場景,只是這些母親角色不再炫耀做工精巧繁複的菜式,拿手小菜是唐揚炸雞或咖喱。以料理為題的劇集,除了女性、專業廚師為主角外,如《極道主夫》、《俠飯》的男主角是粗豪黑道大哥,用下廚呈現出鐵漢柔情的一面,充滿反差的金盆洗手作湯羹;亦有都會男子以巧手做着簡易精緻的晚飯,像西島秀俊主演的《昨日的美食》,當中既有母親教授的傳統家庭菜式,亦有西餐廳能吃到的時尚餐點,做法由備料至完成不會過於繁瑣,讓觀眾能跟着做菜。早在1985年(昭和60年)開始連載、今年4月出版第161期的漫畫《妙廚老爹》(又譯《伙頭爸B》),已有這種對自己廚藝十分自信的理想丈夫形象,顛覆當時男性做家務、煮飯的禁忌。時代的各種因素帶動飲食文化的變遷,但無論是都會女性、暖男想活得精緻養生,或是滿足運動員的營養需求,在口腹之慾獲取「小確幸」是認真生活的動力。而飲食之道就如納豆和清麴醬,萬變不離其宗,互相影響和進化。

【材料】

•豬腩片……150克

•泡菜……150克

•蜆……8隻

•蝦……4隻

•豆腐……100克

•納豆……1盒

•麻油……1湯匙

•韓式辣醬……半湯匙

•原豉醬……1茶匙

•水……400毫升

•鹽……半湯匙

•京葱……少許

•麻油……適量

•糖(可略)……少許

【做法】

(1) 用麻油炒豬腩片,略為轉色後加泡菜拌炒(用韓式砂鍋烹煮宜用小火,以免鍋具裂開)

(2) 加韓式辣醬、原豉醬拌勻,加水煮沸後放蜆

(3) 拉開納豆上膠膜的一角,再蓋上包裝從盒縫抽走膠膜;用筷子將納豆攪拌起絲

(4) 放入攪拌後的納豆、豆腐,後放蝦,加蓋煮約5分鐘

(5) 待材料煮熟後放鹽和京葱煮半分鐘(若泡菜偏酸,可放少許糖調味)

文、圖˙ 呂晞頌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