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期】打機、煲劇上癮 ? 臨牀心理學家:自控能力差容易依賴

雖然疫情緩和,日常生活漸漸回復正常,但是經過數個月在家工作或避疫停課,有機會習慣了晨昏顛倒或長時間玩手機遊戲,看電視劇等生活方式。如果生活回復正常一段時間,仍然感到有點難以適應及保持着因疫情窩在家的一些習慣,原來用心理學是可以解釋為何出現這類行為與感覺。如果情況持續不能自拔,將影響正常生活,因此即使小習慣同樣有機會變成成癮問題

相關文章: 【後疫情時期】緊張失眠 營養師:3個飲食原則吃好睡好

如果某些習慣影響正常生活,要留意有沒有成癮傾向。

延伸閱讀:隔離致思想反芻甚至抑鬱?疫情下注意精神健康 醫生教你478呼吸法 消除疫情疲勞及無助感


社交可維持身心平衡

每個人都有生活習慣,難以定義恆常習慣是好與壞,以做運動為例,一般鼓勵人們日日做適量運動,通常會變成恆常習慣。如果普遍被認為是好習慣而產生依賴性的話,會用很多時間做運動,更甚者影響健康及日常生活,出現成癮傾向。

臨牀心理學家黃詠詩表示,從依賴到成癮是有過程的,本人或身邊朋友有機會察覺問題。

臨牀心理學家黃詠詩表示,疫情期間留在家中時間變多,這不是日常生活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現,原來每個人日常生活習慣是包括上班或出外,甚至到家居附近的餐廳吃早餐等,過程會進行社交行為,而社交有助維持身心平衡。

相關文章: 【復課準備好嗎】臨牀心理學家:調整情緒紓解復課壓力


適應正常生活現阻礙

當缺乏社交的機會,會傾向找代替品。例如連續看多集電視劇,用很多時間玩手機遊戲等,無論是成年人或兒童,都有可能不自覺地減少了作息時間及遲起牀,慢慢變成習慣。當疫情緩和,日常生活漸漸回復正常,需要自我控制長時間專注於工作或學習,疫情期間養成的習慣成為適應的阻礙。雖然通常經過一段時間,大部分人都可以適應過來,但是事實上,確實有人向黃詠詩求助,表示擔心不能適應。


自控能力差易生依賴心理

如果自控能力較差或性格比較衝動的人,比較容易從習慣演變為成癮行為。例如玩手機遊戲,最初關卡能夠提供即時滿足的心理效果,經過一段時間後有可能形成依賴心理,加上已經投資了時間及金錢,更不願意輕易放棄形成心癮的狀況。此外,如果患有專注力不足症的人或患過度活躍症的人,性格有可能帶衝動的特質,同樣比較容易有依賴心理。本身沒有消閒興趣的人,亦增加成癮行為的機會。

避疫情留家期間,有機會長時間玩網絡遊戲而變成習慣。


用不同方法改善問題

雖然現時很多情況需要用手機,但是 仍然要留意是否變為成癮行為。

由於現時很容易接觸到手機遊戲及互聯網等,有些人遇到問題時,以用手機看信息或瀏覽網頁資訊的方式逃避解決問題,不自覺形成依賴的心理。黃詠詩建議如果意識出現依賴行為,例如察覺自己對手機產生難以閒置的情況或用太多時間玩手機遊戲等,可以嘗試自我控制,例如每一、兩小時限制自己用十五分鐘,透過時間表協助實行;另外要發掘多方面的興趣,因為當人擁有多方面興趣的時候,即使其中一樣興趣缺失,仍然有其他興趣替代,平衡我們心理狀態面對任何時刻,減低我們對某一件物件的依賴心理;此外有些人表面上有成癮行為,實際是心理上抑鬱情緒引起,因此要先管理情緒解決源頭問題,還有建立解決壓力的能力,但是如果嘗試各樣方式仍然感到難以控制,應該找專業人士協助。

迷你心理測驗
你有沒有成癮行為傾向?

用手機成癮有警示

現今無論工作、學習及社交都用手機聯絡,經常留意有沒有新信息是平常行為,但是如果你有以下情況,要留意是否有成癮的心理傾向。

  1. 依賴性(Dependence) / 當你手上沒有手機時內心有恐慌感,經常無目的檢視手機信息及不看手機信息感到不安。
  2. 容忍(Tolerance) / 一般持續使用一件物件會感到疲倦而休息,如果已經意識到疲倦但仍然想繼續使用,容忍度超越正常範圍。
  3. 退出(Withdrawal) / 即使需要閒置手機的情況,例如看電影、游泳等,期間感到不自在或不自覺發脾 氣,難以放鬆心情。

Presented by: WAW 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