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醫療科技。監測心臟病】心臟病防不勝防 出院病人遠程管理平台閉環監察病情 助找出高危病人 減低心臟病復發或中風風險

【明報專訊】香港遠程醫療科技發展,一直未普及,直至爆發新冠疫情,不少人才初嘗遙距求醫配藥。然而,遠程醫療科技豈止於此!有沒有想過,透過雲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心臟病人每天監測病情,揪出復發風險?

心肌梗塞復發率高,但香港公立醫院病人輪候隊伍極長,病人可能數月至半年才覆診一次,難以密切監察病情。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心臟科聯同本地初創公司,研發遠程醫療管理平台,病人只要有兩機在手——手提電話和手提式心電圖儀器,每天上載健康數據,系統就能為病人「診斷」,找出高危病人通知醫生,大大減低心臟病復發或中風風險。

衛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心臟病住院病人出院次數及死亡人數約71,300人次,因心臟病死亡有6561人 。

(elenabs@iStockphoto/鄧宗弘攝/明報製圖)
(鄧宗弘攝)

閉環監察 調節用藥更快

心臟病防不勝防,心肌梗塞患者1年內復發風險高企。「多年來我們發現,病情護理較差的患者有較高復發機率。明明有很多藥物幫助管理病情,為何仍做得不好?就是因為缺乏很規範化、閉環式管理(closed-loop management)監察病情。」香港大學內科學系榮譽臨牀教授、心臟科專科醫生蕭頌華,早前聯同本地初創企業智康健,研發心肌梗塞出院病人遠程管理平台(下稱平台),包括開發出手提式心電圖儀「護心符」、手機程式「心安你得」,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即使病人離開醫院,醫護仍能每天密切監測病情,降低患者再次心臟病發或中風風險,減少入院以至死亡個案。(見「遠程心臟病管理流程」)

「因為是閉環,信息來回很快。」蕭頌華指,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醫生需根據病人多項指標,包括膽固醇、心跳及血壓等情况調節藥物劑量,但患者相隔數月甚至半年才覆診,難以調節藥物;「新平台每日提供病人數據,我們隨時可以聯絡病人,短時間內將想要又有用的藥物,提升至理想水平。」


及時發現心房顫動 解中風危機

平台亦幫助醫護監察病人心臟健康。蕭頌華解釋,心肌梗塞患者心臟功能變差,心房壓力增加,容易出現心房顫動;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為非患者的5倍,因此需恆常透過心電圖偵測心房顫動,預防中風,「出現心房顫動後不會馬上中風,通常需24至48小時醞釀」。病人每日測量心電圖,一旦發現心房顫動,只要在24小時的時限內,醫生召回病人用藥就能解除危機。

心肌梗塞出院病人遠程管理平台正處於研究階段,並在公立醫院試用,現正招募1000名病人接受為期兩年的研究,暫時只限瑪麗醫院的心肌梗塞病人。


「護心符」知多啲

‧屬手提式單導程心電圖儀,顯示心臟資訊雖然少於傳統12導程心電圖儀,但更輕巧易用,方便病人在家操作,亦足夠準確觀察心房顫動

‧無按鈕,打開手機App即自動開機、連線和操作,電池壽命約1至2年

‧回力標形設計符合人體工學。放在桌上,兩手掌輕放在電極上就能測量;測量還分不同導程,導程I(lead I)是左、右手之間電位差;半身不遂或導程I信號較弱病人可選導程II(lead II),測量左腳和右手之間電位差

‧團隊最初設計僅卡片大小的「護心符」,但發現實際使用時未必方便。負責研發的智康健醫療設備聯合創始人盧家源指,使用對象多為長者和中風患者,難掌握細小物件,可能需要很用力握緊或按壓電極,心電圖被肌電信號(electromyography)影響,令數據攙雜雜訊。將儀器做得較大部,則可以減少雜訊,「雖然可以用數位處理技術解決,但始終會影響原本數據,盡量在源頭減少雜訊較理想」


雲端×大數據×人工智能「診斷」心房顫動

運用PhysioNet、美國心臟協會(AHA)等大量心電圖數據去訓練人工智能(AI)。當病人的心電圖數據由手機傳送至雲端後,人工智能會自動「診斷」心電圖是否正常、有否心房顫動。如有異常,就提示醫生作最終診斷。


提供用藥建議

研究團隊同時讓AI學習AHA、美國心臟病學會(ACC)、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等心肌梗塞病情管理指引。當平台篩出病情有變異的病人,會提出治療和藥物建議,例如病人血壓升高,建議醫生加、減用藥。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醫患雙贏:「護心符」+App   病人更安「心」

這套遠程管理平台,為病人帶來3大好處:

(受訪者提供/明報製圖)

建管理健康習慣

病人安裝「心安你得」手機App,每天早晚檢測,輸入血壓、脈搏等健康參數,再以「護心符」測量心電圖,建立管理健康習慣。盧家源解釋,建議病人早晚檢測,是因為數據愈多愈準確,可幫助調整藥物,加上早晚血壓值升降或反映不同情况,「可能用藥後影響到血壓、心跳」,數據有助了解病情。

‧界面一目了然

界面以「九宮格」設計,顯示9個心血管風險因素,包括好/壞膽固醇、體重、收縮壓與舒張壓等。盧家源指,「紅色代表不達標,綠色代表達標」,設計讓病人對自身風險因素一目了然。應用程式亦有一些鼓勵字句,推動患者做得更好。

‧評估復發風險

透過TIMI Risk Score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TRS 2°P)心臟病風險模型,以1至9分評估患者再發生心臟事故的風險,愈高分愈高危,讓病人警覺(圖)。盧家源表示,「剛做完『通波仔』,病人初初很積極(管理健康),但隨時間過去就開始淡忘,以為自己很健康,但復發風險可能仍很高」。評分可以讓病人知道自己是否達標,積極依從治療。


AI幫手   更全面掌握病况

平台以AI自動篩選患者過去30日的心電圖紀錄,讓醫護更全面掌握患者病况,有助診斷出早期陣發性心房顫動。(受訪者提供/明報製圖)

新系統也為醫護帶來3大好處:

‧找出高危病人

公立醫院有數以萬計心臟病人,醫生難以每天逐一跟進,管理平台將病情有變動的病人篩選出來,例如當有病人膽固醇水平超標,就提醒醫生優先處理。盧家源指,「病情沒變化的病人,當日就可以不看,減少醫生工作量」。

‧提供治療建議

公立醫院病人覆診通常相隔數月至半年,蕭頌華指醫生調校藥物時有很多顧慮,未必能輕易加減藥物,「醫生很視乎(覆診時)病人當下的狀態、雙方的討論,如果病人病徵不明顯,通常(劑量)會按照上一次」。平台以演算法調整藥物劑量,若病人風險參數未達到標準,就會建議加藥,醫生有理可依,「毋須再諗諗下」。

‧自動篩選病人紀錄

早期陣發性心房顫動(paroxysmal AF)不容易發現,盧家源解釋,在心電圖上可能見到異常,類似心房顫動,但醫生有時亦未能肯定,或需要看更多心房顫動紀錄作判斷,甚至要求病人回醫院做詳細檢查。而平台的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篩選患者過去30日的心房顫動紀錄,減低人眼錯漏,助醫護更全面掌握患者病况。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