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級廚房】DIY濕潤版朱古力brownie 外脆內軟 選朱古力有秘訣!

【明報專訊】說起西式甜品,我的all-time-favourite,一定是布朗尼蛋糕(brownie)。現時坊間不難買到現成的brownie,但一般味道偏甜,用的朱古力不夠講究,細細嚿仲要賣得貴!所以我的家裏總是常備朱古力和可可粉,隨時焗一大盆,好食又抵食。如果你也喜歡brownie,而且願意自己動手做的話,不妨買點質素較好的朱古力,學我做一個fudgy(濕潤)的版本,面頭一層薄脆,內裏軟腍腍,又有朱古力和牛油香,快點跟我一起試做吧!

Read more

【遊走大灣區】深圳地鐵2號線食玩買系列:僑城北站三大必到好去處 歡樂時光OCT PARK、僑城坊q-plex、燕晗山郊野公園 5A級好玩體驗

今時今日的深圳南山區,已成為大灣區的地標,而地鐵2號線的僑城北站,紅樹灣站與世界之窗站,已成為區內的重要生活站點,食買玩,無出其右。作為守「尾門」的僑城北站,這裏不但有位於「5A級景區」的「歡樂時光OCT PARK」,亦有把商業空間「藏」進綠意的僑城坊q-plex,而位於華僑城中心地帶的燕晗山郊野公園,更是在購物Shopping和飲飽飯足後的最佳「放鬆」之所。

Read more

平安包以前叫幽包?包內有哪些餡?3分鐘講解平安包的由來!【有片睇】

長洲太平清醮今年雖再度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取消搶包山、飄色巡遊,但吃「平安包」的傳統依舊。純白的唐包配朱紅色「平安」蓋印,「平安包」叫法是近10多年才有。包子昔日叫「幽包」,包上印的是「壽」字,寓意長壽。「平安包」的典故由來,由長洲老字號郭錦記餅店的第一代老闆郭錦全,以及其長子、第二代老闆郭宇鈿(Martin)講解。

Read more

【遊走大灣區】深圳地鐵2號線世界之窗站 豪逛益田假日廣場 深入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細味全深圳最大的藝文天地

深圳地鐵2號線的世界之窗站,與上周介紹的紅樹灣站相隔一個站,同樣位處南山區,同時也是地鐵1號線的換乘車站。世界之窗站不但是內地首個建於地下、不出地面即可實現地鐵與公交的無縫接駁的地鐵換乘樞紐車站,其周邊更是購物商場以至主題公園的集中地。我一向沒有選擇困難症,來這裏,首選是益田假日廣場和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Read more

【王子煮場】鹹脆香口粒粒分明 王子教你炒鹹魚雞粒炒飯 公開炒飯秘訣!

鹹魚雞粒炒飯—作為茶記碟頭飯的首選,亦是王子小時候最愛的菜式。滾油炸的鹹魚粒酥脆鹹香,蛋炒飯亦炒得粒粒分明,當中的手藝功夫,亦非常考心思!今集的《王子煮場》,王子和大家分享至愛的鹹魚雞粒炒飯,讓大家可以在家品味!

Read more

Son級廚房丨清蒸雞蛋糕食譜 新手必學甜品 回味童年味道

【明報專訊】我今日示範的甜品,可能好多年輕人連聽都未聽過,就是蒸雞蛋糕。為何我突然想做這個蛋糕?最主要原因是母親節快到了,我不禁想起媽媽,她很喜歡做菜,我繼承了她的廚藝,之前教過大家一些菜式,都是傳承自她的食譜。有不少粉絲煮過後告訴我,說很開心可以重溫童年的味道,亦勾起了不少兒時回憶。母親節快到,我決定教大家做我媽媽非常拿手的清蒸雞蛋糕,現時坊間已很難買得到,為人子女的,非常值得親手做一個送給媽媽,讓她們可以懷緬童年的味道。

Read more

【遊走大灣區】深圳地鐵2號線紅樹灣站 走訪白鷺坡書吧 置身書香與海天一色之中 擁抱文化深圳

你對今日的深圳印象是甚麼?是高樓大廈林立?土豪遍地?樓價高得嚇人?我的答案是:這些印象是事實,但這絕不是深圳的全部!你只要去去紅樹灣站,當可見到深圳的另一面——文化深圳。白鷺坡書吧-書香與海天一色共舞-仍然是深圳地鐵2號線的選擇——紅樹灣站,由於紅樹灣站正好離深圳灣公園白鷺坡書吧非常近,就由這裏開始吧。

Read more

4招訓練防拗柴 練好腳力強腰腹

【明報專訊】預防拗柴及減低翻拗風險,必須從腳掌開始訓練,同時要針對小腿、大腿內外側和髖部肌肉。當髖旋轉肌有良好反應和肌力,有助穩定下肢關節,對足踝和足弓穩定度有一定作用。強健的髖外展肌肉,則有助提升在冠狀面(frontal-plane)活動穩定度,預防拗柴,同時加強腰腹穩定度。1.腳趾運動-針對腳掌小肌肉、掌板肌肉和局部伸展足底筋膜的訓練-第一階段:腳掌貼地,5隻腳趾盡量提起-第二階段:大腳趾貼地,其餘4趾盡量提起

Read more

【王子煮場】食完唔會懵?花膠冬菇炆懵仔魚腩 多肉少骨漁民之寶

食懵仔魚會唔會懵?「懵仔魚」正名為海鱺(離),常見於熱帶暖水海域,亦為鹹水魚的一種。最大特色為它的頭比扁,嘴闊,張口時令人有種「懵口懵面」的感覺。肉感實在,油感較重。接近比目魚與灰鱈,可塑能力一流!今集的《王子煮場》,王子利用美味的冬菇,配合充滿骨膠原的花膠,教大家煮一味簡單及超級送飯的「花膠冬菇炆懵仔魚腩」,啖啖肉之餘又有營養,大家快啲學做啦!

Read more

行山唔同行街!出發前計體能 測試腳骨力、平衡力

【明報專訊】行山遠足,要按自己能力預先計劃路線,量力而為不逞強。怎樣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路線?平時行商場逛街一整天沒問題,行山數小時也應該是「小意思」?物理治療師提醒,不自量力,可誘發各種痛症,建議出發前計計數!計距離:評估可應付路程、受傷風險-經常說行山要按個人能力,量力而為,不要做「周末戰士」。到底如何科學化地評估自己的能力?註冊物理治療師歐陽健表示,可以參考「短期:長期訓練量比值」(Acute Chronic Workload Ratio, ACWR),衡量自己能力所及的路程,評估風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