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肉丸】60款肉丸成分大檢閱!龍蝦丸無龍蝦 魚蛋最高鈉

肉丸是常見食品,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測試市面上5類共60款預先包裝及散裝肉丸樣本,14款牛肉丸和6款牛筋丸樣本中,六成半(13款)樣本同時檢出豬及/或雞的基因;而全部(10款)龍蝦丸樣本均檢不出龍蝦所屬的甲殼類動物基因,當中有樣本在成分表標示含龍蝦。消委會提醒,有宗教信仰者選購肉丸時,宜注意肉丸所含的肉類成分。測試亦發現七成半(45款)肉丸屬高鈉,以魚蛋類本檢出的平均鈉含量最高,進食一碗魚蛋粉(5粒魚蛋計),單是魚蛋鈉含量(約819毫克)已佔世衛建議每日鈉攝取量上限(2000毫克)的41%。

Read more

聖誕火雞熱量低、脂肪少 營養師建議配沙律或焗薯 即食火雞片留意鈉含量

聖誕節烤火雞應節,火雞有什麼營養價值?香港營養師學會(HKNS)認可營養師李杏榆表示,火雞幾乎不含碳水化合物,低熱量,脂肪比較少,而且含微量營養素如維他命B、鋅、鎂、鉀等。火雞蛋白質豐富,當中的色胺酸幫助身體製造血清素和褪黑素,有助穩定情緒和改善睡眠質素。李杏榆教大家健康烤火雞,並提醒進食火雞和即食火雞片的注意事項。

Read more

臘味購買、烹調、儲存小貼士 烹調前先用滾水煮?高鈉、高糖、高脂肪?

俗語說「秋風起,食臘味」,食物安全中心日前公布一項有關臘味的時令食品調查結果,約140個臘味樣本包括臘腸、膶腸、臘鴨及臘肉,全部通過化學及營養成分檢測。不過,食安中心提醒,臘味除含有硝酸鹽及亞硝酸鹽,亞硝胺亦帶來潛在風險,部分臘味的鈉、糖和脂肪含量也較高,市民不宜過量進食臘味。以下是食安中心有關購買、烹調和儲存臘味的貼士:

Read more

【消委會.芝士】18款芝士高脂兼高鈉 天然芝士、加工芝士營養大比拼

芝士是攝取蛋白質和鈣質的營養食物,消委會測試40款芝士,當中九成(36款)樣本屬高蛋白質及高鈣食物,惟亦有九成(36款)樣本屬高脂或高鈉,有18款更是高脂兼高鈉。根據食安中心資料,每100克食物含超過20克總脂肪,屬高脂食物;每100克固體食物含超過600毫克鈉,屬於高鈉。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進食芝士宜適可而止,以免因長期攝入過量脂肪及鈉而增加患上肥胖症或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

Read more

妙配食材解決自煮疲勞 營養師教你7招有營Tips

2020年一「疫」,改變了我們生活常態。無論衣、食、住、行都換上新模式。以「食」為例,為了避疫,無論擅長與否,不少人在家煮食的時間都增加了,而外出採購食物次數則盡量減少。短暫變化不難應付,可是,無人可以預計這場疫戰何時完結。在家煮食,亦出現疲勞的情况,苦無菜式點子時,甚至用上過多即食、加工食物。

Read more

高鈉湯水你要知!冬蔭功、肉骨茶、麵豉湯最高鈉

外出用餐或外賣選擇湯水,小心隱藏高鈉健康陷阱。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提醒,在日常飲用湯水中要留意鈉含量,以每碗(約240克)分量計算,冬蔭功湯的鈉含量高達1270毫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攝入不多於5克鹽,相當於2000毫克鈉,攝入過量或會增加患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等風險。

Read more

「鈉質減半」即低鈉? 魔鬼在細節 罐頭儲糧 營看標籤避伏

【明報專訊】疫情一波接一波,大家已不再盲目搶米搶廁紙,但都要學會未雨綢繆,儲備一點糧餉,應付隨時爆發的下一波疫情。

新鮮食物保鮮期有限,要儲糧,少不了罐頭和急凍食物。但雪櫃位置有限,罐頭又高鈉高脂;留家抗疫想食得健康,如何選擇罐頭?如何烹調減低邪惡度?新鮮食材又應如何儲存?

Read more

【留家抗疫】儲糧注意!消委會檢測罐頭魚 哪些含可致癌污染物、水銀、高鈉?一圖話你知!

消費者委員會檢測市面46款常見罐頭魚樣本,包括7款鯪魚、19款沙甸魚及20款吞拿魚,發現全部含有不同種類和含量的金屬污染物,主要是砷、汞、鎘和鉛。

其中9款沙甸魚樣本、1款鯪魚樣本、2款吞拿魚樣本驗出可致癌污染物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包括二噁英樣多氯聯苯或非二噁英樣多氯聯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