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二十四節氣|大寒易引發皮炎關節痛 中醫教食羊肉紅豆補氣血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今日(20日)正值大寒,註冊中醫葉麗斌表示,大寒期間本港天氣反覆,鼻敏感、感冒及寒氣引發的病症,如關節痛和腰痛容易發作,加上濕度低,容易令皮膚敏感乾燥,引發乾性濕疹及老人乾燥性皮炎等。葉麗斌建議,此期間應避風避寒注意保暖,為皮膚保濕,同時可選擇洋葱式穿衣法,隨溫度起跌增減衣物,亦宜早睡晚起。
Read more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今日(20日)正值大寒,註冊中醫葉麗斌表示,大寒期間本港天氣反覆,鼻敏感、感冒及寒氣引發的病症,如關節痛和腰痛容易發作,加上濕度低,容易令皮膚敏感乾燥,引發乾性濕疹及老人乾燥性皮炎等。葉麗斌建議,此期間應避風避寒注意保暖,為皮膚保濕,同時可選擇洋葱式穿衣法,隨溫度起跌增減衣物,亦宜早睡晚起。
Read more今天(12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大雪,是第三個冬季節氣。註冊中醫胡玘君表示,大雪養生要訣在於「冬藏」,意指冬天應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天萬物復蘇作準備。大雪期間勿暴暖或出大汗,以免損傷陰津,容易生病。暴暖即不要過度保暖,避免焗出一身汗或吃辣出大汗;此外,入夜後不宜做運動。
Read more今日(22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秋分,天氣漸變夜長晝短,溫差逐漸明顯,氣溫漸涼。註冊中醫周穎欣表示,秋分時期燥性乾澀,易傷津,而肺喜潤惡燥,秋燥最易傷肺。
Read more今日(6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暑,註冊中醫胡玘君表示,小暑溫度高,雨量充足,天氣雖然日漸炎熱,惟未去到最熱的時候。她介紹蓮藕、綠豆及淡竹葉三種適合小暑的食材,並講解食材的功效及進食注意。
Read more二十四節氣芒種,天氣悶熱翳焗,腸胃容易出現不適。註冊中醫鄭智仁表示,芒種時節天氣濕熱未能出汗,會造成暑濕、易感疲倦、食慾不振等情況。他建議,芒種期間飲食宜清淡,並可按4個穴位提神祛濕。
Read more今日(20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滿,意指穀穗等農作物逐漸飽滿。註冊中醫葉麗斌表示,小滿是夏天第二個節氣,普遍悶熱潮濕,身體出汗較多,容易出現皮膚問題(例如濕疹、汗疹、嬰兒的尿布疹等),濕熱體質及肥胖者容易感到不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