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傷護理Dos & Don’ts|曬傷應如何急救或處理?皮膚科醫生提醒:宜敷濕毛巾及穿著寬鬆透氣衣物 忌直接冰敷或敷西瓜皮

夏日進行戶外活動,若沒有做足防曬措施容易曬傷皮膚,曬傷後應如何急救或處理?皮膚科專科醫生胡惠福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稱曬傷徵狀會在日曬後4至6小時開始出現,到12至24小時後達到高峰,曬傷通常能在7天內逐漸康復。胡惠福提醒曬傷護理宜忌。曬傷正確處理方法:‧曬傷後宜在有冷氣或陰涼地方休息、用凍水沖涼及飲用充足水分為身體散熱降溫。‧可輕輕扭乾濕毛巾,敷在曬傷患處5至10分鐘,每日敷3至4次,以紓緩紅腫。

Read more

穴位保健。夏天宜養心|夏天經常出汗對身體好?中醫:出汗多易傷心 按摩大陵穴及行間穴紓緩出汗過多【附短片示範】

夏天經常出汗,出汗多對身體好?註冊中醫胡玘君表示,中醫認為夏天適宜養心,加上「汗血同源」,汗為心之液,若大量出汗,心容易受傷害,出現心悸等徵狀。胡玘君提醒,夏天要避免大汗淋漓,出汗後亦應立即抹身及換衣服,否則人體可能被風濕邪侵入,導致感冒。胡玘君教路,按摩兩穴位有助減少出汗。兩穴位紓緩出汗過多-1.大陵穴-位置:手掌與手腕交界處的橫紋中點

Read more

【有營食材。秋葵】秋葵營養價值高 低卡高纖含豐富維他命C 蒂頭煮熟才切走助減營養流失【附揀選及烹煮秋葵貼士】

5月開始是本地秋葵的當造季節,漁農自然護理署facebook介紹,現正當造的本地秋葵少蟲害、產量高,除深受本地農夫歡迎,亦是很多人喜歡的營養食材。秋葵小資料:.外形:呈長條狀,表面有毛,橫切面為五角形或六角形。分別有綠色及紅色兩種顏色,紅秋葵的紅色來自花青素,有抗氧化功效。

Read more

夏天。清熱消暑5瓜果|中醫推介進食冬瓜、西瓜、絲瓜、老黃瓜和南瓜【附進食注意事項】

夏天不少瓜果當造,註冊中醫鄭智仁推介適合夏天進食的5種瓜果,大部分有清熱消暑的功效,並提醒進食冬瓜、西瓜、絲瓜、老黃瓜和南瓜的注意。5瓜果適合夏天進食-1.冬瓜-功效:味甘淡,性涼微寒,有清熱解毒及除煩止渴的作用,暑天進食可消渴煩悶,對控制飲食和體重亦有一定的作用。冬瓜水分含量豐富,能補充水分兼有利尿之效,有助減少水腫,尤其適合水腫的人。選購冬瓜宜選表皮新鮮帶霜為佳。

Read more

消委會測試。方包|28款白方包和麥方包 17款低糖 2款高纖【附低糖、高纖方包名單一覽】

消委會測試28款市面預先包裝白方包和麥方包營養價值,發現麥方包的平均膳食纖維含量較白方包高,其中兩款麥方包(馬莎及嘉頓)更屬「高纖」。膳食纖維增加飽腹感,有助減低食慾,從而控制體重,亦能促進腸臟蠕動,預防便秘。另外,消委會指出17款方包屬於「低糖」食物。兩款高纖麥方包:(品牌/產品名稱/每包零售價/每100克膳食纖維含量)

Read more

【補水】補水一定要飲水?營養師:可以羅漢果水、薏米水代替 兩者同樣利尿避免晚上飲 孕婦及高血糖者慎飲薏米水【附飲用注意事項及製作方法】

夏天出汗要喝水補充水分,飲水覺得淡而無味,有沒有其他健康飲品可代替?香港營養師學會(HKNS)認可營養師李杏榆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時表示,自製羅漢果水和薏米水也是個好選擇,她講解羅漢果水和薏米水的好處、飲用注意,以及製作方法。羅漢果水助穩血糖利尿-羅漢果水甜味高,惟糖分不會被身體吸收,而且零卡路里,小朋友都適合飲。羅漢果水有助穩定血糖,容易利尿,因此盡量避免晚上飲。

Read more

【最新安心出行安排 | 政府最新防疫措施】放寬晚市堂食及599F章表列處所營運模式一覽

食肆「ABCD」四種營運模式今(29日)起展開,有食肆、食客表示對四種營運模式感到混亂。明報電子平台組整理相關詳情,供讀者參考。●A類-.餐飲業務可於每天早上5時至下午5時59分提供堂食.顧客數目不得超過該處所通常座位數目一半.不得多於2人同坐一桌-●B類-.餐飲業務負責人須採取指定防感染措施.顧客(購買外賣者除外)用安心出行,或登記姓名、聯絡電話及到訪處所的日期及時間.員工每14天進行一次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Read more

疫情下斥資擴建全新樓層綜合病房肩起社會責任 提供低收費病床舒緩新界西醫療負擔 荃灣港安力拓一站式優質醫療服務

隨着本地人口老化,社會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有增無減,不論公私營機構都不斷擴展服務。為了滿足新界西人口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香港港安—荃灣(荃灣港安)高瞻遠矚,早在2015年啟用全新醫療主座大樓,舒緩區內的醫療負擔,多年來院方亦持續提升硬件及軟件配套,醫院在疫情期間斥資擴建三層全新樓層,其中擴建的19樓樓層綜合病房工程已竣工,並於2022年第一季投入服務,目前全院提供62張低收費病床。

Read more

【慎防食物中毒。魚及魚製品】進食含大量組胺食物可致中毒 食安中心教你4招防組胺中毒

食物安全中心今日(8日)公布,正跟進一宗涉及吞拿魚柳的食物中毒個案,懷疑涉事尖沙嘴食肆的一個吞拿魚柳樣本,驗出每公斤含2600毫克的組胺,可能引致中毒反應。食安中心在facebook發帖指出,進食含大量組胺的食物可能導致組胺中毒(又稱「鯖魚中毒」),市民要加倍小心。組胺是什麼?.組胺是富含組胺酸的魚類例如鯖魚、吞拿魚、沙甸魚和鯷魚,變壞後產生的有毒代謝物

Read more

【上班族注意。「冷氣病」】夏天長歎冷氣易出現周身骨痛、手腳冰冷 中醫教你4招擊退「冷氣病」

上班族長坐冷氣房,容易出現周身骨痛、關節痛、頭暈頭痛、手腳冰冷等問題。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註冊中醫林冠​傑表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夏天從室外進入室內時有溫差,都可能會引發不適,俗稱「冷氣病」。從中醫角度來看,體質陽虛的人、小朋友、長者及手術初癒的人較易有「冷氣病」,林冠​傑建議4招改善及預防「冷氣病」。4招改善及預防「冷氣病」-1.進出室內外避免極大溫差。轉換地方時盡量減低溫差,例如從外面回家後最好不要立即涼冷氣,先在室溫陰涼處停留一會,待身體逐漸適應再吹冷氣。

Read more

【水果迷注意】吃水果消暑?營養師提醒:小心果糖致肥 吃過量或刺激腸道不適 避免進食罐頭水果

夏天炎熱,不少人會吃水果消暑。澳洲註冊營養師潘卓琳(啊家)表示,水果含豐富水分、膳食纖維、維他命及礦物質,是均衡飲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惟她提醒,水果不能無節制地吃,大部分水果富含果糖,吃過量或會刺激腸道造成不適,亦可能增加患上肥胖症的風險。罐頭水果應避吃-新鮮時令水果攝多種營養-潘卓琳特別提醒,應避免進食浸泡在糖水的罐頭水果,建議多吃不同種類及顏色的時令新鮮水果,多元化飲食能夠幫助攝取不同營養素和抗氧化物。

Read more